科圃弄斧者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pe 关于消防工程的历史/随感/趣闻

博文

说说香港迷你仓大火

已有 8144 次阅读 2017-3-5 13:06 |个人分类:消防析灾|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大火, 迷你仓

说说香港迷你仓大火


至少在1993年之前,我国的消防队员是不必进火场灭火的,所以培训不足不是问题。当时的北京隆福商厦火灾,全北京的消防队员都调过去了,却没有自助呼吸设备,所以都进不了火场,都在外面干瞪眼等火灾熄灭,当然不存在火场伤亡问题。1994年的克拉玛依大火和1996年的伊犁大火,也没有任何消防队员受伤。关键是火场战术依赖于设备。设备不足,战法保守;设备提高了,火场的战术调整了,消防队员的危险也就来了。现代化的消防设备,提高了消防队员的火场生存能力的同时,也降低了他们对人类逃生本能的依赖性,产生一种虚假的安全感,在火场停留时间过长,是产生火场伤亡的主要原因。对此的解决办法,除了把气罐的供气设定在30分钟,不让他们在火场停留太长时间以外,还需要提供对火灾原理的训练,让他们主动观察火场失控的苗头,理性作出逃生的反应和安排。

消防员之死,通常是比较忌讳的话题。消防员是救人的,救人的人就不能死的,有违传统道德观念和职业伦理,尤其在中国,应当用牺牲,而不是死亡。不过,这是文字上的差异,我一向认为只要自己不是为了贬低而犯忌,用一些非传统的词汇是可行的,毕竟现在不是“文字狱”流行的年代了。今天,我们面对消防员之死,除了发出一声声叹息以外,还要作出一些理性的总结,才能让英雄不会白白牺牲。如果我们的消防队员能够加强理论学习,至少会减少火场伤亡(美国消防队员的伤亡只有1/4到1/3发生在火场,所以,火场伤亡不是主要危险,而对年轻气盛、朝气蓬勃的中国消防队员而言是)

在日常生活中,消防员之死还是经常发生在我们的周围,让我们叹息这些年轻人的早殇,更关注消防员的技能储备和技能维持。社会期望,甚至要求消防队员拥有一定的能力和提供必要的服务。满足这种期望,需要培训和维护一定程度的多元化的技能。这些技能包括核心(室内)灭火能力,扑灭野火能力、危险品事故控制、急救药品、车辆救人、高空救援、坍塌救援、冷水救援、驾驶操作和操作泵浦能力。为了维持这些基本能力需要广泛的培训、在职的经验和不断的再培训。从消防培训的角度,古罗马人要求兵役制消防队员Vigile必须服务26年(Vigile的地位与罗马军队当兵等价,那些贵族公子不愿上战场的,都愿意到Vigile,换取从政的社会服务资本),法国要求兵役制消防队员服务7年,而中国只有2年。

我觉得,救火这个职业,经过近200年的职业化发展,已经相当成熟了,火场伤亡在理论上不会发生。如果发生了火场悲剧,一定是某个环节的认识不足造成的后果,所以我希望通过对过去重大消防伤亡事故的分析,来认识救火工作的特殊性、火场生存的艰巨性、消防职业的专业性和火灾理论的重要性。无论你经历了多少火场,拥有多少救人的经验,如果不能把某一事故说清楚,还是对这一职业没有达到专业水准。得不到职业化的待遇,我们是否付出了专业水准的消防服务?


2016621日,香港观塘牛头角淘大工业村迷你仓发生大火,造成2名消防员牺牲,12人受伤的悲剧。这一场火灾,以甲类燃料的深度燃烧(Deep-seated Class A fire)为特征,存在这发现困难、扑灭困难的扑救困境,是一类典型的阴燃火灾。


1. 香港牺牲的消防队长张耀升

阴燃(smoldering,有时也称作闷燃、缓燃,甚至无焰燃烧glowing)是一种低温低速的灼热燃烧形式,通过氧气与固体燃料在表面发生接触,直接发生氧化反应生成热量来维持。阴燃通常发生在多孔介质(可以维持氧气供应)上的,是一种没有火焰的、加热后可以自持的缓慢燃烧过程。如果室内供氧不足,也会发生因为缺氧造成的阴燃,俗称闷烧。香港迷你仓大火,发生的是后一种情况。在这种情况下的火灾,往往已经闷烧了一段时间,如果突然爆仓(打开仓门),阴燃有可能因为氧气供应的突然增加而爆燃,形成回燃现象,所以非常危险。所以,火场逃生的一条起码的常识是,遇到防火门,首先要用手感知把手的温度,如果温度很高,就不要开门。否则,门一开,烟一冲,就没有再关上的可能性了。很多火场受害者,都是在这一条逃生常识上摔跤跌倒。

由于供氧不足,阴燃过程的特殊性质导致产生大量不完全燃烧的产物。一氧化碳的火场生成率显著提高,虽然比有焰燃烧产生量小,但其他有毒气体的产生增加了中毒的风险。一项1979年的研究用小鼠来研究不同化合物的阴燃产生致死性气体。在体积为244升的动物室内放置一块80x20厘米的软垫。利用棉织物和聚氨酯泡沫垫发生阴燃,在90分钟的实验中有12%的小鼠死亡,另有40%的老鼠在实验停止14天后死亡。用棉织物和棉坐垫的软垫阴燃,在35分钟内因一氧化碳中毒所有实验老鼠都死了。另一项1982年的研究表明,阴燃产生的一氧化碳带来的致命条件大约是50150分钟后产生,阴燃向有焰的转换也是这个时间水平。也就是说,当人们发现失火之时,危害已经造成,不可逆转了,比如2000329日发生的焦作天堂录像厅大火,是第15号包间的石英电暖器烤燃邻近可燃物,在人们发现火灾之时,录像厅内74人早已死亡,显然阴燃转有焰的过程,产生了大量的有毒气体,在人们发觉之前,让受害者丧生。

由于阴燃发生的过程异常缓慢,经常需要几个小时,往往是夜间发生,给火灾的报警和检测带来很大的困难。感烟报警器有离子型和光敏型两者,前者适合检测有焰燃烧造成的正负离子随烟气流动的场合。而阴燃过程进行得相当缓慢,产生的烟黑粒子有足够的时间进行碰撞结块,俗称Aging。所以阴燃更容易产生的大颗粒的烟尘,使用光敏型火检装置火检更敏感更有效。通常,后者用于预报,后者用于确认火灾,如果两者都动作时,火灾发生的可能性几乎是百分之一百了。

迷你仓的困境在于,

1.  燃料虽然是分割布置的,但分割的墙体却导热,无法满足防火墙的阻火要求,因此对传热过程而言却不存在蔓延的困境;这一点与海上船舶火灾非常相似,虽然你觉得火灾被封闭了,可是能量的传递是不受铁板的制约的,很容易穿过铁板点燃隔壁空间的燃料。

2.  由于空间被隔离成小块,反而不利于发现火情和发出警报,人们不会为每一个迷你仓准备火检装置,所以从火检角度来看,阴燃火灾的发生,往往要形成更大的规模才会被感知检测的,这意味着消防队员需要对付更大规模的火灾。

3.  迷你仓储存的都是固体燃料,而且是堆放到一起的,因此燃料负荷(Fuel Load)高,能量密度大,烟气生成量大,现场作业条件恶劣,看不清真正的起火燃烧点,容易浪费水源;

4.  作为甲类燃料的深度燃烧(Deep-seated Class A fire),灭火工作的最大挑战是如何让灭火剂穿透上升的羽流(plume)和堆积的燃料,到达正在燃烧的燃料床。由于水的一项特殊性能表面张力的存在,消防水是不会自动到达燃烧位置的,所以消防队员通常使用某些添加剂,如Class A FoamWetting agent,来降低水的表面张力,以期水分能够渗透得更深入一点。由于缺乏有效的手段感知火情,所以对这一类火灾需要经常性地洒水,以巩固灭火的效果。

5.  由于建筑存在复杂的死角,阴燃过程只需要微量氧气即可以自持,所以阴燃火灾往往持续很久,存在很大的复燃机会。如2006台北县汐止东方科学园区一栋26层大楼大火,持续42小时,差一点把某著名电脑公司的总部(数据库)烧掉,引发全世界的大公司纷纷作出分散风险、云端储存的战略决策,对商业消防的影响极为深远。

6.  甲类燃料的深度燃烧型火灾很难诊断、很难扑灭、很容易失控,如衡阳大火和乌鲁木齐德汇大火,对此不能采取太积极主动的战法,这一次香港消防指挥部门的战术被人非议的地方,就是过于主动进攻,低估了甲类燃料深度燃烧型火灾的复杂性和艰巨性。

7.  夏天的香港,还是比较热的,穿着重装的消防服,进入高温的火场,所以受伤的消防队员很多是类似于中暑虚脱的症状。好消防服与差消防服的关键性差异,除了基本的阻火不燃能力以外,关键是透气排汗能力。不能正常排汗,是消防队员体力消耗过快的关键性原因。

8.  香港消防的传统,来自于英国的作法,也就是James Braidewood创办的类似于保险消防的职业化消防制度。任何制度,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身为英国消防之父James Braidewood也是葬身于仓库大火(带来的墙体倒塌)。迷你仓这种独特的风险形式,只存在于用地极为紧张的香港,是香港的地方灾情,值得深入研究。

9.  这次两名队员先后倒下,可能与氰化物的解毒剂有关。一般火场烟气的毒性主要看一氧化碳和氰化氢。前者有高压氧舱来有效应对,后者是急性中毒,氰化氢可以通过皮肤摄入,高压没有特别的效果,而且需要专门的解毒剂,因此是消防队员的主要敌人。

每一项重大灾情的发生,总是有着具体的地理、气候和文化的背景,是地方性的应急,也是全球性的挑战。我们消防工作者,是透过这些专业的灾情分析,深入火灾的能量守恒原理,从源头解决火场的风险问题,从动力学的角度来认识技术性的难题。虽然面对高度流动性的消防用人制度,这样做的效果十分有限,我不做,总会有人做;我做了,只是因为我想比别人做得更好。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02992-1037606.html

上一篇:另眼看儿童坠楼事件
下一篇:中美消防不好比
收藏 IP: 58.247.135.*| 热度|

9 代恒伟 侯沉 李亚平 樊采薇 赵凤光 王春艳 宋泽阳 晏成和 刘圣林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09:0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