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uzzywanglixi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uzzywanglixin

博文

创新型论文真的难发表吗? 精选

已有 9748 次阅读 2021-1-3 12:02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有一种颇为流行的观点认为:创新型论文难发表。尤其在《科学网》上,这个观点有一呼百应之势,几乎听不到反对的声音。这个观点的基本理据是:论文的创新性越高,与主流理论或观点的偏离程度就越大,因而得到审稿人肯定的可能性就越小。这种观点认为:科学家从事研究工作越久、知识积累得越多,就越执着于旧理论,因而排斥新思想新理论的倾向就越严重。

  这种观点对吗?基于我自己三十多年科研生涯的亲身体会,无论做为作者、审稿人、或者编委,我的结论都是恰恰相反:创新型论文不仅不难发表,而且很受欢迎。下面从四个方面来分析阐述。

  一、创新型论文首先必须是严肃的科学论文,这是前提。一篇严肃的科学论文,从理论构思、模型建立、数学推导,到实验设计、数据采集、编程仿真、数据处理等等各个方面与环节,都必须下足功夫、严肃认真。如果只是给出基本思路,然后用一些抽象的数学符号或公式,概念来概念去地论述一番,这不是科学论文。做为审稿人或者编委,我见过不少这样的所谓创新型论文。拒稿这些论文的原因不是因为其论点新颖,而是因为其论证肤浅,不足以支撑其成为一篇严肃的科学论文。Idea is cheap (观点是廉价的),只有经过严肃论证的观点才是有价值的。

  二、创新型论文是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之上创立出来的,是科学大厦的一部分,不存在什么“横空出世”。连牛顿都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之上”,更何况我们这些凡人。做出创新性成果,首先要对本学科以及相关学科的最前沿成果有着全面、深刻的理解(是理解,不是了解)。然后,在此基础之上,再进行创新型研究,推进学科向前发展、向前跨越。也就是说,要花大量的时间精力去读论文、读经典著作。而且,在读的过程中,要诚实地问自己:我读懂了吗?我理解其中的细节吗?如果不能得到肯定的回答,那么就要问问自己:我有能力做出这些真正的创新型成果吗?哪些方面我还要付出艰辛的努力?

  三、创新型论文的作者需要经过长期艰苦的专业训练与积累,而且往往是一路走来(本科、硕士、博士)各个阶段那些最优秀的人才。现代科学发展越来越细、越来越深,做出一个学科创新型成果所需要的专业基础也越来越多。只有深刻理解这些专业基础,并且有相当好的科研天赋与悟性,才能进行真正的创新型研究。好高骛远、空喊口号,是科学创新之大忌,也做不出真正的创新型成果。

  四、创新型论文要经过科学共同体的同行评议。当一篇论文投稿被拒,许多人的第一反应往往是认为审稿人不公、或者审稿人不懂,而真正首先从自己方面找原因的人是少数。在我三十多年的科研生涯中,论文被拒是常态。每次论文被拒,我都当成是改进论文的一次机会。即使是对于审稿人水平差、看不懂论文而拒稿的情况,我也是想:我如何能写得再简单易懂一些,让更多的、专业功底没有那么好的人也能看懂?其结果是,我的大部分论文最终刊出时要比最初投稿时长许多,论文的整体质量也要好许多。所以,我觉得同行评议是科学研究的一个积极的、正面的、建设性的过程,给作者一些重新思考的机会,把论文的内容做得更好、也写得更好。

  总之,真正的创新型论文是稀缺的,也是很受欢迎的。如果你真的认为自己有开创性的成果,那么就应该把论文投到国际上相关专业的主流刊物,接受专业学者的同行评议,烈火炼真金。

  科学研究本来就是“黑屋子里抓黑猫”,抓到什么是什么,研究者们自己根本做不了主。这是科学发展的自然规律。至于抓到的猫是创新猫、原创猫、颠覆猫、...,等等等等,随便说了,反正就是这只猫, 不会因为给它冠以一个好听的名字或者一个难听的名字而有所改变。莎士比亚说:What’s in a name?(名字是什么东西?)。科学大厦是人类一砖一瓦建立起来的,不是“颠覆”起来的。这一砖一瓦,有些成为了支撑的栋梁,有些成为了辅助的非承重墙。但无论其归属如何,它们“本是同根生”,都源自于“黑屋子里抓到的黑猫”。

  新年伊始,涛声依旧。做为严肃科学家,对于“创新”,我们要有敬畏之心。我们应该推崇一步一个脚印的“工匠精神”,扎实认真地做好每一项研究、写好每一篇论文。要大力宣传“黑屋子里抓黑猫”才是科学创新的自然规律,营造符合科学发展自然规律的科研氛围。

  新年新气象 ---- 希望《科学网》越办越好,以宽容的态度海纳百川,这毕竟是全球华人科学家的实名交流平台。

 

相关博文

“唯论文”不好吗?》: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999994-1163654.html 

“早发表,晚评价”:如何晚评价?》: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999994-1223873.html 

为什么创新论文发表难,而创新成果推广更难?》: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427112-1257604.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999994-1265480.html

上一篇:教育孩子,我的第一句话是:Be honest to yourself --- 对自己要诚实
下一篇:原创,浮躁,与绩效工资
收藏 IP: 183.238.13.*| 热度|

43 郑永军 曾杰 王善勇 周忠浩 王崇臣 梁洪泽 闵应骅 文克玲 许培扬 姚伟 钟定胜 武夷山 檀成龙 贾玉玺 王安良 徐耀 朱鸿源 孟佳 王林平 张照研 杨辉 李东风 王庆浩 刘立 黄永义 张启峰 贺玖成 周健 张明武 帅凌鹰 谢力 黄河宁 汪晓军 蔡宁 徐志刚 LetPub编辑 农绍庄 杨正瓴 朱良君 谭平连 李昌 张坤 李培都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3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9 05: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