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一种颇为流行的观点认为:创新型论文难发表。尤其在《科学网》上,这个观点有一呼百应之势,几乎听不到反对的声音。这个观点的基本理据是:论文的创新性越高,与主流理论或观点的偏离程度就越大,因而得到审稿人肯定的可能性就越小。这种观点认为:科学家从事研究工作越久、知识积累得越多,就越执着于旧理论,因而排斥新思想新理论的倾向就越严重。
这种观点对吗?基于我自己三十多年科研生涯的亲身体会,无论做为作者、审稿人、或者编委,我的结论都是恰恰相反:创新型论文不仅不难发表,而且很受欢迎。下面从四个方面来分析阐述。
一、创新型论文首先必须是严肃的科学论文,这是前提。一篇严肃的科学论文,从理论构思、模型建立、数学推导,到实验设计、数据采集、编程仿真、数据处理等等各个方面与环节,都必须下足功夫、严肃认真。如果只是给出基本思路,然后用一些抽象的数学符号或公式,概念来概念去地论述一番,这不是科学论文。做为审稿人或者编委,我见过不少这样的所谓创新型论文。拒稿这些论文的原因不是因为其论点新颖,而是因为其论证肤浅,不足以支撑其成为一篇严肃的科学论文。Idea is cheap (观点是廉价的),只有经过严肃论证的观点才是有价值的。
二、创新型论文是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之上创立出来的,是科学大厦的一部分,不存在什么“横空出世”。连牛顿都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之上”,更何况我们这些凡人。做出创新性成果,首先要对本学科以及相关学科的最前沿成果有着全面、深刻的理解(是理解,不是了解)。然后,在此基础之上,再进行创新型研究,推进学科向前发展、向前跨越。也就是说,要花大量的时间精力去读论文、读经典著作。而且,在读的过程中,要诚实地问自己:我读懂了吗?我理解其中的细节吗?如果不能得到肯定的回答,那么就要问问自己:我有能力做出这些真正的创新型成果吗?哪些方面我还要付出艰辛的努力?
三、创新型论文的作者需要经过长期艰苦的专业训练与积累,而且往往是一路走来(本科、硕士、博士)各个阶段那些最优秀的人才。现代科学发展越来越细、越来越深,做出一个学科创新型成果所需要的专业基础也越来越多。只有深刻理解这些专业基础,并且有相当好的科研天赋与悟性,才能进行真正的创新型研究。好高骛远、空喊口号,是科学创新之大忌,也做不出真正的创新型成果。
四、创新型论文要经过科学共同体的同行评议。当一篇论文投稿被拒,许多人的第一反应往往是认为审稿人不公、或者审稿人不懂,而真正首先从自己方面找原因的人是少数。在我三十多年的科研生涯中,论文被拒是常态。每次论文被拒,我都当成是改进论文的一次机会。即使是对于审稿人水平差、看不懂论文而拒稿的情况,我也是想:我如何能写得再简单易懂一些,让更多的、专业功底没有那么好的人也能看懂?其结果是,我的大部分论文最终刊出时要比最初投稿时长许多,论文的整体质量也要好许多。所以,我觉得同行评议是科学研究的一个积极的、正面的、建设性的过程,给作者一些重新思考的机会,把论文的内容做得更好、也写得更好。
总之,真正的创新型论文是稀缺的,也是很受欢迎的。如果你真的认为自己有开创性的成果,那么就应该把论文投到国际上相关专业的主流刊物,接受专业学者的同行评议,烈火炼真金。
科学研究本来就是“黑屋子里抓黑猫”,抓到什么是什么,研究者们自己根本做不了主。这是科学发展的自然规律。至于抓到的猫是创新猫、原创猫、颠覆猫、...,等等等等,随便说了,反正就是这只猫, 不会因为给它冠以一个好听的名字或者一个难听的名字而有所改变。莎士比亚说:What’s in a name?(名字是什么东西?)。科学大厦是人类一砖一瓦建立起来的,不是“颠覆”起来的。这一砖一瓦,有些成为了支撑的栋梁,有些成为了辅助的非承重墙。但无论其归属如何,它们“本是同根生”,都源自于“黑屋子里抓到的黑猫”。
新年伊始,涛声依旧。做为严肃科学家,对于“创新”,我们要有敬畏之心。我们应该推崇一步一个脚印的“工匠精神”,扎实认真地做好每一项研究、写好每一篇论文。要大力宣传“黑屋子里抓黑猫”才是科学创新的自然规律,营造符合科学发展自然规律的科研氛围。
新年新气象 ---- 希望《科学网》越办越好,以宽容的态度海纳百川,这毕竟是全球华人科学家的实名交流平台。
相关博文:
《“唯论文”不好吗?》: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999994-1163654.html
《“早发表,晚评价”:如何晚评价?》: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999994-1223873.html
《为什么创新论文发表难,而创新成果推广更难?》: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427112-1257604.html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9 05: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