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uzzywanglixi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uzzywanglixin

博文

“非升即转”比“非升即走”更符合国情 精选

已有 25685 次阅读 2021-6-9 09:02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国内高校现在普遍实行的“非升即走”制度,是从美国进口的种子,然后播撒到我国的土地上。由于美国的土壤和我国的土壤在许多核心方面有着重大的不同,“非升即走”制度在我国水土不服的情况近年来表现的越来越明显。前天发生的惨剧又一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认真检讨现行的“非升即走”制度,以积极的态度解决问题而不是轻描淡写地回避问题,应该是正确的态度。

  本文首先分析“非升即走”制度在美国赖以生存的土壤,然后对比我国截然不同的土壤,接着讨论美国“非升即走”制度在具体执行中的人性化处理,最后给出改革我国高校“非升即走”制度的几点建议。

一、美国“非升即走”制度赖以生存的土壤

  1、单纯而浓厚的学术氛围

  二战之后,大批全世界最优秀的科学家聚集美国,从此美国成为了现阶段人类科学发展的中心。由于政府不干预,科学家们形成了自己的科学共同体。做学问就是做学问,没有其它的目的。科学家们生活在纯净而浓厚的学术氛围之中,静心思考、热烈讨论,生活简单而纯粹。这是美国“非升即走”制度成长发展最基础的土壤。

  2、客观公正的评价体系

  在美国,科研成果以及学者学术水平的评价,是在科学共同体内完成的,没有行政干预,都是内行评价内行。各种学术组织以及学术委员会的领导,只是一个组织者的角色,和其他成员一样,也只有一票的投票权。由于是内行评价内行,虽然学者们由于观点不同、门派不同可能相互攻击,但对方学问做得如何,彼此心里都是有数的,在评价时基本上能够给出比较客观公正的结论。

  我自己在这方面就深有体会。由于我做的模糊理论是一个非常有争议的领域,一直被传统领域的学者们打压。然而,对于我个人来讲,从最开始博士毕业找工作,一直到后来工作合同续签、拿长聘教授等,都没有遇到多大的困难。被邀请来评价我的学者,基本上是系统与控制领域、美国和欧洲的知名学者,他们几乎清一色都非常反对模糊理论。但是,他们没有为难我,他们认为模糊理论不行,但觉得我做的不错。他们只是觉得我做模糊可惜了,应该做他们的传统理论。

  这就是国际学术界客观公正的评价体系,是“非升即走”制度赖以生存的基础。

  3、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

  在现代西方社会,工作是为人服务的。每个人有着不同的生活目标,工作的目的是挣钱来满足或者实现这些生活目标。工作开心了就做,不开心就换一个工作,这是很正常的思维。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之下,在设计一个工作时,就要首先考虑做这项工作的人的感受。

  大学工作岗位的设置也是如此。一个“非升即走”职位的设立,不是说干不好走人就行了,而是给予年轻学者一条健康成长的路径,最终的目的是不走,而不是走。也就是说,一个“非升即走”职位需要一整套辅助的资源配备,协助年轻学者从科研新人成长为优秀的行业专家。这种人文关怀,是美国“非升即走”制度的重要土壤。

二、我国“非升即走”制度的生存土壤

  1、政府对学术的全方位领导

  从1952年起,我国将大学纳入国家事业单位编制,教师是国家公职人员,需要服从国家分配。也就是说,学术活动不再是由科学家们组成的科学共同体自己的行为,而是要接受政府全方位的领导。学术研究不再是静心思考、认真钻研这样简单而纯净的生活,而是要完成各式各样的任务。

  美国设立“非升即走”制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保障学者的学术自由,使其免受权力的干扰。从这个意义上讲,我国高校根本就不应该引入美国的“非升即走”制度,因为美国“非升即走”制度的这个根本目的显然不是我们所需要的。也就是说,从根本目的上讲,美国的“非升即走”制度并不适用于我国(《破四唯,简政放权是关键》: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999994-1251471.html)。

  2、权力领导下的科研评价体系

  政府对学术的全方位领导,科研评价体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起着指挥棒的作用。因此,不同于西方科学共同体的内行评价内行,我国的科研评价体系受权力的影响非常之大,产生诸多不合理不公正问题。比如,用论文篇数以及发表论文期刊的影响因子来对学者进行评价,就是违背科学发展自然规律的错误做法。另外,以科研经费这个科研活动的“输入”来评价学者,而不是学者的科研产出(成果的质量),也是很不合理的做法。量化考核制度本来只是为工业化大生产而设计的,并不适用于科研这种创造性脑力劳动。

  由于评价体制中诸多不合理、不公正、不符合科学发展自然规律的问题,在我国高校“非升即走”制度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升”与“走”的具体标准往往难以令人信服。这一点对于海归博士来讲显得更为严重。因为,海归博士是从西方科学共同体的评价体系中走出来的,他们知道正确的评价标准是什么,让他们接受国内这种不合理不正确的量化考核标准,从心理上往往很难接受。曾经沧海难为水,让海归博士们放弃正确的标准而接受错误的标准,许多人在心理上难以跨过这个坎。

  以我自己为例,我在美国读博士时,老师们的教导是:博士期间把一个问题做深做透,写一篇大论文。在这样的熏陶之下完成博士学位,你让我为了考核的量化指标而写灌水论文,我从心理上无论如何过不了这个坎。比如,2013年我和西安交大签订的三年聘用合同就有下面这些量化指标:主持国家级项目1项,科研经费到款50万以上,发表SCI论文6篇以上,招收硕士研究生3-5名,博士研究生2-4名,....。2016年底合同结束时,我只发表了4篇SCI论文,其它指标都没有完成。所以,我不敢奢望续签合同,就灰溜溜地跑到国科大来任教了(这当然是调侃,我的具体情况可参见《隐居六年:给人的交易行为建立数学模型》: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999994-1223703.html)。国科大和当年我在港科大时差不多,合同上只有一句简单的“完成学院交给的任务”,没有具体的量化指标。一流学校就是一流学校,境界与情怀比其它学校高出许多。

  所以,不合理不公正的量化考核体制,让原产于美国的“非升即走”制度在我国的实施完全变了样。“升”和“走”都令人不服气。

  3、人是拿来用的

  在我国,人们把工作的地方叫做“用人单位”。也就是说,在我们眼里,人和其它东西一样,是拿来用的。你对我有用,我就用你;你对我没用了,我就把你丢掉。这很正常,我们没有觉得这样做有什么问题。在这种文化氛围之下,再加上以权力为脉络的等级化管理架构,就使得“非升即走”制度被当做完成上级任务的工具而引入我国高校的管理体系。

  具体地讲,我国高校的“非升即走”制度没有考虑“走”的人的出口问题:“走”到哪里是你自己的事情,与我无关。加之我国高校管理体制中的各种年龄限制与年龄歧视,使得“走”的人的出路变得非常少。这种缺乏人文关怀的文化氛围,使得我国高校的“非升即走”制度缺乏配套的人性化设计,其结果就使得“非升即走”制度成为了许多年轻高级知识分子的炼狱与陷阱。

三、美国“非升即走”制度的人性化操作

  1、顶级高校“走”的比例较高,但“走”的人基本上都能在低一级高校中找到职位

  我知道许多这样的具体例子。比如,我们电机系新毕业的博士都很喜欢去MIT电机系做助理教授,虽然最后能在MIT电机系拿到tenure是很少数的人。因为,你经过MIT六至七年的磨炼,即使没有达到MIT电机系tenure标准,但你已经上升到了一个很高的学术台阶,成为其它低一级高校所欢迎的目标人选。在MIT任助理教授,你是不敢随便发表论文的,因为同事压力、发不好的论文同事们会说你败坏MIT的名声,对你的学术生涯有致命的影响。

  所以,“走”的人有好的出路,是美国顶级高校敢于实行高“走”比例的前提。

  2、一般高校“走”的比例并不高

 以加州大学(University of California)为例,2012年的报告指出(https://lao.ca.gov/reports/2012/edu/uc-faculty/uc-faculty-121312.aspx):同一年入职的助理教授,8年之后,大约70%拿到了tenure并且留在了UC,大约10%拿到了tenure但是选择离开UC,另外大约20%在这8年之中辞职离开了UC。见下图:

  我熟悉的UC Berkeley电机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系,“走”的比例要高一些,但“走”的人都找到了满意的工作:一些人在低一级的高校找到终身教职,另一些人觉得更喜欢去工业界发展(挣钱更多)。下表给出教师离开UC的原因(数据来源是上面的链接):

  3、“非升即走”制度的目的是培养人、留住人,而不是选拔人

  一个“非升即走”职位,需要一整套资源安排,包括经费、空间、辅助人员等等,而且需要持续许多年。“非升即走”制度的目的,是为学校培养并留住优秀的学者,成为学校长期发展的中坚力量。也就是说,既然把你招来了,就是打算把你长期留下来。

四、我国高校“非升即走”制度的几点改革建议

  1、以“非升则转岗”替代现行的“非升即走”制度

  由于我国现有的体制安排并没有为“走”的人提供通畅的出路,所以不应该把“走”的人抛向社会而了之,而最好在校内安排另外的工作。国家培养一位博士不容易,他们都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是民族的精英、是国家宝贵的财富。高校作为国家单位,有责任为这些暂时看来“多余”的博士们创造新的工作岗位。比如,可以进一步推进小班教学,创造更多的教师岗位。工资可以低一点,但只要工作稳定,相信不少人愿意接受。

  另外,应该增加研究生博士生课程。有一种观念认为,博士生做课题就行了,没有必要修许多课程。这可能是由于在欧洲读博士不用修许多课程,但我们在美国读博士是要修许多课程的。从我自己的亲身感受来讲,多修课程对我做研究的帮助非常大。多修课不仅在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上得到很大提高,而且多修课可以向导师之外的众多其他老师学习,对自己的科研帮助很大(见《也谈“人才是发现的,不是培养的”》: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999994-1153295.html

  所以,可以考虑多开设一些研究生课程,让“多余”的青年教师来上。选课的人数不要求很多,3-5人就可以开课。这不是浪费资源,因为小班教学增加师生互动的机会,可以让青年教师和青年学生们在互动中共同提高。另外,通过鼓励研究生博士生跨学院选课,可以把更多的课程开起来,增加更多的教学岗位。

  2、采取国际通用的评价体系,形成正确的引导

  引入国际评委,减少行政干预,无论是“升”还是“走”,都让大家心服口服。取消现行的量化考核,尤其是取消“以刊评文”以及“论文数数”顽疾,采用国际通用的代表作同行评议。

  另外,更重要的是,取消“非升即走”制度中对科研项目、科研经费的硬性要求。因为,许多领域,比如信息科学、应用数学、经济金融等等,科研经费并不是做研究的必需品。对于这些领域,有普通电脑和数据就行了,而做为研究之用的数据基本上都可以从网上免费下载到。

  3、加强“非升即走”制度的辅助支援,协助年轻人成长

  从根本上改变“非升即走”制度的目的,将其目的从目前的“选拔人才”、“使用人才”变为“辅助人才成长”,构建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环境。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999994-1290377.html

上一篇:“躺平”是释放社会压力的重要途径
下一篇:你的最高水平就是最近一篇论文
收藏 IP: 161.81.76.*| 热度|

61 郑永军 田灿荣 刘立 谭平连 李毅伟 钟定胜 白蒲 朱兵 武夷山 李东风 段含明 陈杨 王宝民 王琛 鲍海飞 曾跃勤 王安良 王庆浩 余国志 徐明昆 姬海鹏 姚伟 魏金光 张明武 曾杰 郭文炎 黄永义 杨金波 冯兆东 郑强 周忠浩 刘进平 梁发云 操振华 关勇军 杨正瓴 段法兵 罗娜 曹须 梁洪泽 朱朝东 孟佳 郁志勇 夏志乐 白禹 岳建军 苗君 杨顺楷 耿爱莲 杨志远 刘浔江 郑波尽 雷宏江 吴昊 王少亨 刘舒 赵凤光 焦阳 齐泮晴 孙建成 葛及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7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7 22: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