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将帅恩怨之三野(华野)
(谢绝转载)
前言
三野前身是山东部队和新四军。在抗战中的延安整风时期,山东和华中两地虽然出现过惨烈的斗争,如湖西肃反(被罗荣桓紧急制止),但大部分都遵从了“不杀人”的原则。内部虽斗争不断,矛盾众多,但多以批评教育为主。
抗战结束后,山东部队和新四军都有极大发展,在内战开始时,两支部队中除开拨东北后,留在原根据地的部队在国军的军事压力下,解放区缩小,部队最终也集中整编,形成了华东野战军,即后来的三野。
选择分析三野军队内部矛盾,是因为三野终究是一个团结的部队,并且是个取得了极大功劳的部队。其内部矛盾也有尖锐的时候,但总归平和渡过,可称得上是一个在错误中成长的典型部队。
背景:山东野战军和华中野战军的成立及合并前的作战情况
一、山东野战军和华中野战军的成立
抗战胜利后,中共定下抢占东北的战略,山东根据地负责人、中共山东分局书记罗荣桓率山东八路军干部、部队9万余人分批从海路、陆路前往东北。同时,新四军一部也奉命出关。
1945年10月,新四军军长陈毅从延安返回华中的路上被临时派往山东,与罗荣桓交接工作。陈毅于当月就任山东军区司令员。与此同时,中央拟山东分局和华中局合并为华东局,华中分局部分干部和新四军军部分批入鲁。11月,中央任命原华中局书记饶漱石为华东局书记,新四军兼山东军区政治委员。停战协议生效后,饶漱石即奉命前往北平参加美国主持的国共军调会,并参加中央工作,直到1946年底才返回华东。
1945年12月,中共中央华东局正式在山东临沂成立。饶漱石任书记,陈毅、黎玉任副书记,张云逸、舒同为常委,统一领导山东、华中两大战略区的党政工作。
1946年1月,新四军调入山东的部队与山东军区的部队7万余人组成山东野战军,陈毅任司令员,黎玉任政委,宋时轮任参谋长,唐亮任政治部主任,张凯任副主任。
与此同时,原华中局改为华中分局,邓子恢任书记,谭震林为副书记。同时改组华中军区,华中军区以张鼎丞为司令员,邓子恢为政委,粟裕、张爱萍为副司令员,谭震林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
1945年11月,留在华中解放区的新四军4万余人组成华中野战军,粟裕任司令员,谭震林任政治委员。
二、山野和华野合并前(内战前几个月)
1、内线作战战略
在1946年1月13日国共停战协议生效前,山野和华中野战军都取得了较大战果,华中野战军在停战协议生效前几天开展的陇海路战斗还把山东、苏北解放区联成一片,成为了中共最大的一片根据地。因而在双方军调期间,中共中央一度考虑将办公地点从延安搬迁至原华中局总部所在地淮阴(时国民政府已经从重庆还都南京)。但这一考虑尚在提议时,全国解放战争就已经打响了。
因华中解放区、中原解放区与国统区核心相邻,特别是前者与南京、上海隔江相对,且野战部队兵力在1946年6月已经扩大到6万人,对国民党统治更具威胁,所以在内战初期承受了更大的军事压力。中共中央为避免过大伤亡,要求中原部队紧急向西突围(皮定钧旅担任掩护任务,为迷糊国军,选择向东突围,突围后编入华中野战军)。
对于华东解放区,拟定了三个战略,一是山野和华(中)野各个外线出击,予以配合中原军区;二是山野和华(中)野集中优势兵力,在淮海一带迎击国军,打几个大仗;三是依托解放区遥相互应,在内线迎击国军。
然而国军迅速开来,战争迫在眉睫,其中因粟裕建议内线作战,中央、山野和华(中)野几次电报往来商议,但随着战争展开,中央和华东解放区自然地选择了第三个战略。
2、山东及苏中的胜利
山东方面,国军以12万部队打通胶济路,付出1万余人伤亡;以5万部队向鲁南进攻,与山野陷入拉锯和对峙局面。山野部队全歼的多是国军团以下建制,歼敌数量也多在4000人以内,但积少成多,也造成了国军较大伤亡。不过一些攻坚战也对山野造成了较大消耗。
苏中方面,李默庵指挥5个整编师计12万人大举进攻,于是华中野战军在7月13日至8月31日,举行苏中战役。虽然国军部队更多,但华中野战军在多次战役中能够迅速集中,从而以数倍兵力全歼敌人一部。经过连续多次作战,歼敌5万余人。其中7、8、9三个月,华东解放区两支野战部队共歼敌8万左右。
为了宣传,苏中战役被称为七战七捷,与同时进行的中原突围、定陶战役(刘邓大军),被《解放日报》评为当时的三大胜利。
3、泗县失利
7月上旬,国军在薛岳部署下,集9万余部队进攻淮北,陈毅率山野主力进入淮北。但苏中战役正酣,华(中)野分身乏术,难以支援淮南、淮北。于是山野部队陷入山东、淮北多地分散作战的状态。
山野在7月27-29朝阳集歼敌5000后,于8月7-9日,集中22个团(一说19个团)的优势兵力进攻驻泗县的桂军第七军(号称钢七军)172旅,但因为攻城的只有6个团,且天降大雨河水暴涨不利攻城。攻入城的山野八师5个营伤亡极为惨重,好几个连都拼光。山野在敌援军将到时撤围,约损失2000人。
此后在山野休整期间,薛岳命国军先后攻占台儿庄、睢宁、宿迁,占据了战场主动。同时,淮南军区(属华中分局)被国军占领,淮北敌情更为严重。
4、两淮保卫战打响
8月26日,山野向中央提出了三个作战方案,不再提华中野战军外调,并在第三个方案中主动提出转入华中,集中两部兵力作战。山野于9月初又提出了几个作战方案,中央、山野、华(中)野之间不断商议作战方案。
这时薛岳派国军69师佯攻怵阳,命74师,桂系第7军,28师及26师一个旅隐蔽待命,伺机进攻淮阴、泗阳。果然山野主力于9月8日开赴宿迁宿迁怵阳一线,待机歼灭由宿迁向怵阳进攻的敌军,只留华(中)野9纵张震几个团防御泗阳淮阴一线。
华(中)野感到如两淮保守不力,一旦失守自己会被国军包围,9月7日,建议山野先在淮泗附近歼敌,9月8日又建议加强两淮防守,并说自己放弃将要执行的军事行动,计划向两淮靠拢,但未被采纳。两封电报均指出敌军真正意图可能是攻陷两淮,如果山野移师北上,可能两淮不保。9月8日,华(中)野围攻海安未果,粟裕向中央要求撤围北进。9日中央回复,可以放弃攻打海安,休整10天后向北机动。
但薛岳查明山野主力移出两淮,立即令74师为首国军的大举进攻泗阳淮阴一线,两淮保卫战打响。
因那里只有华(中)野九纵张震部几个团防御,两淮告急,中央也感到不妙,于11日电令山野和华(中)野紧急赶赴两淮阻敌歼敌,并在电报中希望“……陈(毅)、宋(时轮)现应独立作战,务于粟(裕)、谭(震林)到达前歼敌一两个旅……”。
5、增援迟缓
11日山野主力回援,但进军速度太慢(王营大桥被毁),受到桂系第七军牵制。可能山野认为华(中)野赶得上解两淮之围,或者感觉这路敌军对自身威胁太大,又或者希望对两淮起到围魏求赵的效果,因而决意歼灭桂系第七军,因而电令华中部队速援两淮。
粟裕12日晨收到军委11日急电后,当即令第1师、第6师由海安附近分路兼程北上,但路程更远250公里,且路上水网多,不利急行军。他报告:因天雨路阻,先头5旅于18日方可到达,1师和6师可能于20至25日抵达。
12日,国军从泗阳向淮阴进攻,谭震林坐阵淮阴指挥。华(中)野9纵节节阻敌,伤亡颇大。
14日下午,粟裕抵达淮阴城外,华(中)野5旅于16日抵达参战。
6、三日陷两淮
15日,国军向淮阴城发起猛烈攻击。华(中)野向山野发电,称主力部队(一师、六师)要到20号才能到达,建议山东野战军主力即移淮阴附近,首先集中兵力全歼第74师一个旅,然后与华(中)野主一同歼灭第74师主力。
15,16两日,华(中)野电示陈毅并报中央,请山野主力放弃当面的第七军,赶赴淮阴作战。
17日,华(中)野连电山野,称局势很坏,请山野主力南下赴淮阴参战,否则淮阴不保。
17日,陈毅同意调2纵前来支援,并急电华(中)野:“此次出毛病,没有估计到敌迅速南下。原想避开桂军,控制主力于河北,不料蒋军又不来,未碰着它。山野9日过六塘河,14日又转回来;部署调整完毕,当面敌情未能分清楚,故丧南移时机。8师即可转移,二纵转移不及,15日桥又破坏,与桂系接触,总之此次淮北作战,由于主观指导错误,贻误全局;五内俱焚,力图挽救,当尊重兄等建议。”
陈毅18日致电华中野战军,又称很难派部队支援,说:“桂顽三个团猛攻渔沟,我各部遂加入战斗。现除守备渔沟之六十一团外,余均在战斗中。但仍尽可能一二个团今夜南下淮城,不知可能如何。明晚如能过河,则更多抽调。你们明日坚持一天即是伟大胜利。”
然而18日夜,74师师长张灵甫派两个连从守城部队结合部奇袭入城,9月19日凌晨,国军里应外合突入城内。
粟裕等鉴于死守不利,于下午主动率军撤出淮阴,与城外赶到的华(中)野主力会合。22日,淮安又告失守。这就是国军74师的“三日陷两淮”。
7、两淮失守后的战斗
山野和华(中)野对失败开始争议,但战斗仍在继续,10月4-8日,解放军攻占邵伯高邮,打通运河线;10月13-23,东台战斗,解放军主动撤走;10月17-19日,丁塘坊战斗,10月19日至11月1日,第一次涟水保卫战,击退国军74师;11月17-22日,淮沐路战斗,击退敌军……
期间大大小小战斗连日不断,国军节节进攻,解放区不断被占领。这些战斗中,以第一次涟水保卫战最为惨烈,因为进攻涟水的正是攻陷两淮的号称五大主力之一的74师。该战役中,10纵司令员谢祥军牺牲,皮定钧日记11月1日记录:“涟水我们战了十多天,根据当时的情况我们是不能再打下去了,……野战军来电要我们去开会,我们按时到了。粟司令把战况都谈了,征求大家的意见是打还是休息,各部都表示不愿意再打下去……”
8、部队和解放区因败仗出现问题
山野部队自8、9、10三个月来无持续胜利,歼敌少,并连失5城,自身有较大消耗,难免有挫败情绪出现。因两淮突然失守,解放区军政人员深感焦虑,其中部分立场不坚者开始向国军投降,华中分局也因此下发《关于开展反退却逃跑斗争的决定》。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4 11: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