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吴飞鹏
大家不要学这样的人,骨头硬也硬不过权头,还是不要做无为的牺牲,活下来才是硬道理。
博主回复(2012-4-7 08:28):孤魂这就多虑了,这样的人是学不来的,因为大家都没有这样的学问和心性。
[19]张杰
现代社会看似多样,实在死寂,思想的禁锢,难有自由的空间。小人掌权,脱俗清寡的人现在依旧难容于世俗,时代是进步了,还是本来就是选择性固有的类型?是不是处于境地而产生的一类人,必将遭遇这些?
博主回复(2012-4-7 08:43):严重同意:现代社会看似多样,实在死寂,思想的禁锢,难有自由的空间。
[22]冯大诚
2011年12月21日,朱季海在苏州家中去世,享年96岁。 这是一位令人尊敬的当代学者。 博主回复(2012-4-7 09:12):他应该是当代国宝级的硕学鸿儒,只是他一直没有进入体制内,所以保持了陈寅恪那种孤怀,却不会有钱钟书那种盛名。[23]匿名
真正的学问家必须有所创造,只有创造才能传承和发展优秀文化。
只读书,不创造新思想和新知识的人算不上真名士!
比如:鲁迅的重要价值在于他的文学作品,而不是他的性格。
博主回复(2012-4-7 09:40):呵呵,这点你就错了,连老毛都说鲁迅的价值不在于作品,而在于“他的骨头是最硬的。” 也许还要补一点毛泽东思想吧,哈哈。
[25]陈奎孚
人文类的"大师"靠回避现实发展的诸多问题而能彰显"自我洁癖";
现实中"技匠"为发展技术必须依赖社会的投入而"委曲求全".
博主回复(2012-4-7 09:41):引两句孔子的话吧:君子固穷,君子不器。
[26]陈学雷
没看出他的学问,只看到他是一些有学问的人的学生或者同学。没看出他对学问有什么贡献,只看到他给老师的课记了点笔记,然后凭自己的资格或者关系发表了一篇论文。没看到他对学问有什么追求,只看到成心为难那些想让他的学问有所发挥的人。也许,这种为难不是狂狷,而是故意:明知自己没有学问,但已经被别人误认了,怎么办?还是提些无法实现的条件,留下一段狂狷的故事算了。但是,这样过一生,又是多么可惜和遗憾!?还是老老实实、真实地过一生吧。
博主回复(2012-4-7 09:56):你看过他的著作吗?
[27]李豆豆
我想这个老先生恐怕是不愿意得到这个评价吧。
想一想,一个能够随随便便就拿出 3个大洋跑去听课的家庭是什么样的人家?
3个大洋!
博主回复(2012-4-7 10:04):他家应该是有钱的,父亲也是早年留学日本的知识分子。不在于他想怎么评价,而在于他本身是一种文化符号,前面引用孔子的话“君子不器”,无非是想说知识分子的最高使命乃在于价值的承担者,而不是简单的“有用”。普世价值?
书读得再好,不做事,一点用都没有,再说,他所谓的才学无法验证,传得神乎其神,只怕容易先入为主。
如果他真有博主说得那么厉害,他总得收些弟子吧,同样是不著,苏格拉弟和孔子都是高徒满天下。朱季海有什么,什么都没有,如果是受现代教育而不干事,再有才学也该骂,浪费钱。
我看这个朱季海还不如鲁迅先生笔下“郁郁而死”的人。
博主回复(2012-4-7 10:05):
[29]focus
南大当年未能聘得朱先生任教,还是容人之量不够啊。
博主回复(2012-4-7 10:09):南大匡亚明这样做已经很不简单了,当时给他的那个待遇至少应该是三十年代就成名的二级教授才有的吧。至于其他的尤其是最后一条,估计体制内谁也不敢擅做主张。老先生也有他的执拗,比如他说: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文革时候一个星期开三次会,时间用在开会上了就不能用在读书上。
[30]CCEMR
博主说他无法融入体制,体制是什么?为什么融入不了就选择了回避。
体制没有好坏,坏的是人,如果体制出现问题,读书人当问第一大罪。
博主回复(2012-4-7 10:19):呵呵,我前面都对你 了,你既然追问,那你看看我说过“融入体制”这话了吗?
[32] 匿名
如果一个知识分子的名气主要来自于"骨头硬”或孤僻行为,而不是他的新思想和新知识,那其实是一种自我悲哀!
骨头硬或孤僻行为,人人都能做到,没有多少智力!
中国古代文人普遍缺乏智力追求!
博主回复(2012-4-7 10:29):他把智力追求留给了你,不然都追求完了你不更难追求了吗?古代马其顿的亚历山大在东宫的时候,每当听到他父亲在外打了胜仗就大哭。为什么?他怕他老子把天下都征服了,轮到他时候没有可征服的了。所以你要感谢“中国古代文人普遍缺乏智力追求!”
[33]丁邦平
赞同博主的分析(“谁能说朱季海所表现的不是一种独立自由的人格呢?又有谁能说朱季海的坚守是一种无谓的牺牲呢?真正的中国士人本质上是很讲文化操守的,同样也是很有家国意识和宇宙情怀的。即便是穷困潦倒,他们也是充满自信,这种士人的自信是计长远而非谋眼前。他们为了传承中华文明的文心学脉艰苦自守不畏贫穷,箪食瓢饮自得其乐。”,不苟同一些评论者的看法)。总算看到了另一个类型的脊梁骨没有打断的中国现代文人。其“创造”的价值不是经济的,而是文化的、道德的。我把创造二字打上引号,是说朱先生用无为的人生态度和处世方式表现出他的文化和道德价值。虽然一生未必为社会做出有形的贡献,但在20世纪中国社会最为专制的时代成功地逃避了体制的精神摧残,这已经很了不起。想想北大校长马寅初先生,他也是一个没有被体制打断脊梁骨的少数智识分子之一,他是一个类型。
博主回复(2012-4-7 13:32):此为知言:其“创造”的价值不是经济的,而是文化的、道德的。我把创造二字打上引号,是说朱先生用无为的人生态度和处世方式表现出他的文化和道德价值。
[34]蔣勁松
看看留言及其回覆,可以觀察本網眾生的各種心態,很有意思。
博主回复(2012-4-7 13:57):科学网的好处就是不惟看文章,评论也很有看头。当初改版之初,先前的评论不见了,俺急急去问编辑,幸好这些现在都保留了。所以41楼有关评论的建议俺也不敢采纳。
[41]CCEMR
对体制有意见是好事,说出来,真不好,改就行了。这是邓爷爷说的。
想把那些对体制有想法、有意见的人请到国务院,听听他们的意见。这是温爷爷前不久说的。
以科学网大神们的智商不会相信美国电影里的跨省追捕吧。
遮遮掩掩的私下讨论算什么啊。
博主肯定想把这评论删了。我想说明的是,这不是针对薄主说的。
博主回复(2012-4-7 13:27):关于第一句:“真不好,改就行了”——真那么容易,不是早就说了N年N遍财产公开了吗?
关于最后一句:为什么要删评论啊,科学网是实名注册,人家都是公开表达自己的想法的啊,我随意删掉那不是侵犯别人的权力了吗?
[42]魏民道
大家都如此也不行,只能是一种榜样,做人原来可以如此洒脱!
博主回复(2012-4-7 13:48): 大家都这样肯定不行,当然肯定大家也不会这样,何况大家也没有资本这样。
[44]yunml
回复32樓:非常同意該評論。沒有智力的追求而空有道德的追求,這樣的道德必然會變成無根的。
樓主的回复笑死人了。智力的追求有邊界嗎? 如果那位老先生也如是答,那簡直墟偽透頂了!
博主回复(2012-4-7 23:15):连续三个回一个,很多时候学点幽默也是一种智力追求。
[48]蔣勁松
本文的主題不再表彰朱先生的學問,而主要是強調其恃才傲物鄙棄世俗的風度,質疑朱先生有無學問有無著述的朋友自己可以去查,博主未必有義務寫,這個道理不難理解吧?
博主回复(2012-4-7 23:24):诚如你先前所言:“看看留言及其回覆,可以觀察本網眾生的各種心態,很有意思。”刚来玩的时候很少回复评论,后来觉得要尊敬对方,也是一种讨论所以基本都回复。但也有在谈论一些问题的时候,你会觉得对方在某种程度上还根本没迈进可以探讨的门槛~~一笑置之。
[49]王庭
有点疑惑:关于朱季海的有些部分好像与百度百科等材料雷同,是转载还是原创是否可以注明?
博主回复(2012-4-8 08:58):谢谢提醒。文中关于朱季海的故事主要参考朱树、曹鹏、徐云鹤等先生的记述以及相关记者采访报道,百度百科也多源于此,我选择材料侧重其狂狷个性而舍弃了学术,随笔写作就没有做学术引注。朱季海本来就是一个传说,他虽然活了近百年但是生活其实很简单的,诸多传说难免雷同。听从建议略为注明。
[51]毛宏
现在中国缺少的是这样的人,最需要的也是这样的人.
博主回复(2012-4-8 08:42):你讲“现在中国”,这文章写出来原本是推崇一种鄙弃世俗的气度的,但有读者不断延伸,似乎这种肯定就是某种意义的“反动”,陡然使人有以言获罪的担心。其实这样的人什么时代都需要,不管是清明盛世还是昏暗凋敝之时,独立特行甚至是批判精神永远是一种难得的风范。中国今天还远远没有达到盛唐时期在世界上的地位,无论是社会昌盛程度还是文化发展高度,至少那时候GDP世界第一,文治武功也傲视诸国,至于文化艺术的繁荣更是星汉灿烂……即便在那个时候独立特行乃至于对现实的批判精神也是一向受到推崇的。诗人李白都被皇上召到宫里了,还不满意还要写“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过了若干年后,有一个批判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更不要说了,甚至诗歌里面直截了当说皇上“重色”,上官婉儿曾经参与武氏谋篡,但年轻的李隆基在重新定夺大唐天下后,还是为她出集子……一个真正伟大强盛的帝国,必然是一个胸怀开阔自由自信的帝国。
[50]王春艳
虽然古语有云:人要有傲骨,不能有傲气。但是有时可以用三味真火杀杀别人的虚火。哈哈。有傲气就要冲天放!
博主回复(2012-4-8 08:51):嗯哪,世界很精彩,所以更需要个性。人有傲骨必有其所恃。前面评论回复意犹未尽,这里再说几句。纵观中国历史,思想文化最为发达的时代,往往都是在大动荡大变革的时期,如春秋战国时期、汉末建安魏晋替代时期等。当此之际各种社会枷锁和禁锢受到冲击濒临解体,人的思想自由和社会需要得到更大的激发……我常想民国时期虽然周期不长,但是却出了很多了不起的学者和思想家,这也许不是因为那时候制度怎么样,而是因为当政者没有精力顾及到那么多也来不及禁锢,所以……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23: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