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溪阁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卫军英 博客原名整合营销传播研究。

博文

立夏抒怀遂我细雨清风

已有 1356 次阅读 2023-7-24 14:36 |个人分类:诗词歌赋|系统分类:诗词雅集

立夏有雨。断断续续的雨,入夜更觉淅沥。清早想到数日疏远诗词,值今日立夏须得写点什么。网上下单买了几本书后,便坐下来填词。昨夜仿阮步兵咏怀诗有作,难免要受到他风格影响,今日见朋友言及欧阳公《采桑子》,遂仿照欧公风格也填此调。

image.png


      《采桑子》二首


           其一

绿肥红瘦花先逝,细雨迷濛。付水飘零。最是无端立夏风。

夜来仙迹知何处,隐隐浮踪。渺渺飞鸿。且惜流年但悟空。


              其二

闲园行遍东君老,雨也潇潇。绿也陶陶。几许芳华犹未凋。

清风吹夏心无扰,天也舒昭,人也逍遥。不管凡尘任寂寥。

image.png

两首小令,前面一首填罢,看窗外雨已停歇,便索性楼下走了一会,看看花儿是不是都已凋谢。出门即见楼前的枇杷树上,结了不少枇杷,每日进出竟然不曾注意。本以为绿肥红瘦花已尽,且喜芳华并未全凋,归来遂再吟一曲。两首《采桑子》前后相隔不过一个小时,其间意蕴微有差异,大概是走了一圈,感觉舒展了一些吧。

image.png

其实立夏之诗起自前一天(5月5日)。近来孟夏初临,天气变得有点闷热。午后渐阴云密布,下了场雨算是清凉了许多。阴阳分判才过去几个月,据说疫情第二波又来了。令未阳人惶恐的是,晚餐后突然发现,按照严控时的规矩,自己突然变成了次密接。于是赶紧吃了点药,吃了药又核酸自测,还好一道杠是阴性。便想阴了才好,今天(5月5日)是农历的三月十六,原本应该是月色清妍,暮雨过后云阴遮月,随以拟韵仿阮籍咏怀第二十九首,潦草数句且以为咏。

image.png

停云方立夏,暮雨落云颠。

凉热无季节,阴阳变幻天。

风起欲向晚,旋归犹独怜。

本应十六夜,月色照清妍。

倏然忽生忧,辗转不得眠。

不眠知何意,风雨又经年。

image.png

阮籍咏怀第二十九首云:昔余游大梁,登于黄华颠。共工宅玄冥,高台造青天。幽荒邈悠悠,凄怆怀所怜。所怜者谁子,明察自照妍。应龙沈冀州,妖女不得眠。肆侈陵世俗,岂云永厥年。阮步兵诗用典甚多,寄托邈茫,往往不逮其意。首句两地名:大梁、黄华颠。前者即今河南开封一带,后者在河南安阳之林州太行山,应该都属于当时竹林七贤活动区域吧。初以黄华颠用典,近人陈独秀也曾作感怀二十首,其中有云:美哉武灵王,梦登黄华颠。便疑惑这登黄华颠当为同典出于何处。颇觉烧脑,偷懒随问,有老友计君代为查找,从昨日到今日甚为用心,查阅《战国策》《史记》《资治通鉴》等多部典籍。其说如下:

image.png

陈独秀诗用赵武灵王登黄华山顶,梦处女鼓琴,胡服骑射以教百姓等事是明确的。阮步兵《咏怀》第二十九首杨慎《升庵诗话》认为诗中“妖女”影射魏明帝郭后毛后妒宠相杀,所以也是引赵武灵王登黄华山顶,梦处女鼓琴,将军吴广献女儿孟姚,后立为惠后,及赵简子前七世关于此事之梦以阐释,但可能心有所疑,又引南朝宋颜延年语:“阮公身事乱朝,常恐遇祸,因兹《咏怀》虽志在讥刺,而文多隐避,百代之下,难以情恻,故粗明大意,略其幽旨也。”吴景旭《历代诗话》本杨慎说,文字几乎一样,但略去了颜延之语。

image.png

至于赵武灵王所登黄华山具体所在,查以往主流的有两种观点:一为唐张守节《史记正义》“西河侧之山名也”。《辞源》“黄华”条据此,称在山西山阴县北。“黄花堆”条称“一名黄瓜堆,或曰即古黄华山。”所列具体地点同“黄华”条。二为《重修林县志》《大清一统志》:“黄华山,在林县西二十里。”同样引《史记》“赵武灵王……西至河,登黄华之上”及张守节注解。此外,近有学者考证,提出新的观点,认为赵武灵王所登黄华山应该是现在的贺兰山。又,杨慎说有个问题,据《史记》记载,也包括《资治通鉴》(来源应该也是《史记》),赵武灵王登黄华山是在他梦见处女鼓琴,将军吴广献女孟姚之后三年。且杨慎称《战国策》。我查《战国策·赵策》,未见其事。其所引,大体上就是《史记》《资治通鉴》那几句话,可能是他记错了书。另外,步兵诗“昔余游大梁,登于黄华颠”,大梁与黄华并提,应当相距不远,但也不必就在一地,我想就是现在河南林县的黄华山是可以的,而从近人读阮诗为规定功课而言,陈独秀诗的句式、遣词受步兵影响应该也在情理中。又近人训诂学大家黄侃先生《咏怀诗补注》:“共工强霸今已消亡,而世之愚夫矜其明察,岂知祸有先伏,智有不通,肆侈陵人,徒为衰减之兆。以求永年,翩其反矣!”没有跟杨慎、吴旦生的阐发有相反的意见,只是补充、引申、议论了一下。再说到陈独秀诗“梦登”,其实不确,容易误解成“梦游天姥”之梦里登山。

【原文作于:2023.05.06.】

image.png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8418-1396466.html

上一篇:夏日禅心古意文化向往
下一篇:浮生只在一瞬间
收藏 IP: 58.100.36.*| 热度|

3 尤明庆 杨正瓴 许培扬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22: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