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人人关心的话题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qpzeng 写“正能量”博客,做“富营养”科普

博文

细菌好不好,食物说了算 精选

已有 5136 次阅读 2015-5-28 15:32 |个人分类:建言献策|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细菌, 肥胖

让我们先来看看下面这张图,这是非洲儿童(上)与欧洲儿童(下)肠道菌群组成的对比。



从图中可见,非洲儿童的肠道菌群以拟杆菌(Bacteroidetes)为主,占73%(53%+20%),欧洲儿童以厚壁菌(Firmicutes)为主,占51%(12%+25%+5%+9%)。非洲儿童以吃素为主,身形较瘦,所以拟杆菌被称为“瘦菌”或“好菌”。相应地,欧洲儿童以吃肉为主,身材较胖,所以厚壁菌又被称为“肥菌”或“坏菌”

产内毒素细菌是“好”菌?不产内毒素细菌是“坏菌”?

请注意,拟杆菌是革兰氏阴性菌,属于产内毒素的细菌,而厚壁菌是革兰氏阳性菌,属于不产内毒素的细菌。为什么产内毒素的细菌是“好菌”,不产内毒素的细菌反而是“坏菌”呢?当然,这里的“好”与“坏”仅仅相对于“瘦”和“肥”而言。

假如“好”细菌导致“肥”,而“坏”细菌导致“瘦”,岂不是与人们已有的常识相悖?所谓“内毒素引起炎症性肥胖”的理论岂不是要破产?这实际上是一种误会,里面是有玄机的,且听我慢慢道来。

肠道不必区分“好菌”与“坏菌”

肠道里面除了有细菌外,还有很多其他微生物,如真菌、病毒、寄生虫等。另外,也有吃生食带入的抗原及半抗原。理论上,只要遇到外来抗原,我们的肠道黏膜免疫系统就要做出免疫应答。不过,如果身体对进入肠道的每一种抗原都要做出反应,那岂不是太过敏了?

大家一定听说过“免疫耐受”这个词,就是说我们的免疫系统对于肠道中的抗原,基本上采取“不理不睬”的态度。这一方面是因为有坚韧的肠壁屏障可以把抗原挡在血管之外,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微生物本身对机体免疫功能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比如,大肠杆菌及其产生的内毒素就能使促炎症细胞因子表达下调。

食物决定细菌“好”与“坏”

再回过头来说上面的肠菌组成,无论产内毒素的拟杆菌也好,或不产内毒素的厚壁菌也好,“好”与“坏”并非由细菌说了算。由于细菌在完整肠道中的存在不会对我们的身体构成任何实质性威胁,所以也就没有好坏之分。因此,即使非洲儿童肠道满是产内毒素的细菌,但只要它们不突破肠道屏障,不进入血流,它们就不会加害于人,非洲儿童的免疫系统也就懒得理它们了。

事实上,真正能赋予肠道细菌“好”与“坏”属性的是食物种类,也就是细菌的好坏由食物说了算!此话怎讲?非洲儿童的肠菌之所以好,是因为他们吃素(低脂高纤维),而欧洲儿童的肠菌之所以不好,是因为他们吃荤(高脂高蛋白)。这里又有什么奥妙呢?

食物决定肠道完整性

原来,肉类含有各种有机硫成分,它们的存在会诱导肠菌的硫酸酯酶基因表达,使这些细菌分泌硫酸酯酶,以便分解肉类中的有机硫。对于细菌而言,“兽肉”与“人肉”都是“肉”,没有理由只吃“兽肉”不吃“人肉”,因为它们的有机硫成分都能被硫酸酯酶降解。

这样一来,吃素如蔬菜、水果的人因为不诱导硫酸酯酶而保持肠道完整,什么微生物都不会渗漏到血管中,也就不会触发免疫反应。相反,吃荤尤其是肉类的人由于诱导硫酸酯酶而出现肠道渗漏,不仅内毒素而且其他抗原都会进入血流而刺激免疫应答。

所以,一个人是否健康,取决于他的肠道是否完整,即有无渗漏,而肠道的完整性则取决于他吃什么。吃素者血液中内毒素含量极低,而吃肉者血液中内毒素含量很高,甚至出现内毒素血症。因此,人体血清内毒素的含量水平应能反应其炎症状况,可以作为健康与否的有效指标。

中国儿童的肠道健不健康?

中国儿童的食物理应按“乡村型”与“城市型”划分,前者类似于非洲儿童,后者类似于欧洲儿童,所以农村孩子一般较瘦弱,城市孩子则较肥胖。不过,由于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农村与城市的食物差异也没有那么巨大,所以中国儿童的食物应归于“杂食型”。

我推测,假如城市孩子与农村孩子一样,拟杆菌与厚壁菌各占一半,那么他们肥胖的可能性大致相同。假如城市孩子的食谱及菌群更像欧洲人,则产内毒素肠菌少,肠道渗漏后果不太严重,而农村孩子的食谱及菌群更像非洲人,则产内毒素肠菌多,肠道渗漏的后果更严重!

中国人吃西餐更危险

也就是说,农村儿童进入城市,而且改变原来的食谱,其健康的风险更高。原因就是这么简单:素食者变成荤食者,原本“吃素”的细菌就变成“吃荤”的细菌,而素食者的产内毒素细菌占优势,一旦肠道出现渗漏,其诱发慢性炎症的可能性更高。

据此可以进一步推论,若以素食为主的中国人改吃荤食,其身体变得肥胖及患糖尿病与高血压的风险比西方人更高。所以,我劝国人还是少吃点黄油、牛排等西餐西点,多吃点五谷杂粮、蔬菜和水果等高纤维食品。

我上面的解释应该可以解决有关肠道菌群与肥胖关系中存在的矛盾现象,希望再也不要出现只讲细菌好坏而不顾食物种类的错误说法。正确的表述应该是:细菌好不好,肠道完整性说了算,肠道完整性又是食物说了算!


附:新加坡《联合早报》署名文章


少吃肉多运动才能防病

2015年05月28日


黄信勇

全国肾脏基金会执行理事长郭健康5月21日在《联合早报·交流站》发表有关《从洗肾到预防,治标更治本》的文章。他揭示我国每五个小时就出现一个洗肾新病例,让我惊讶万分。十几二十年前听说每年我国有200个新病例,现在增速惊人。每五小时增加一个,一天至少四个,一个月120个,每年不是1000多个吗?

郭先生强调如何预防肾脏衰竭的宣传,也广泛地向学生宣导如何预防肾脏疾病。但为什么洗肾的比率越来越高,究竟哪个环节出现问题?其实,当局并没有找到预防的根本原因所在。

我国很多医学界专家都大谈饮食不正确造成糖尿病、高血压,偏偏这两种病就是肾脏衰竭的祸首。大家都知道改变饮食是主要方法,但如何吃得健康才是关键。正如郭先生说的“在生活中做出改变,比如饮食少糖、少盐、少油、多运动”。这个呼吁看来很对,但是所有的人都忽略了一点,那就是少肉,多蔬菜,多运动。很多人都以为糖尿病是因为多吃饭造成的,并没注意到动物蛋白才是罪魁祸首,那是美国医学专家柯林·坎贝尔(T.Colin Campbell)提出的见解。

柯林·坎贝尔是美国康奈尔大学教授,几十年来研究饮食如何影响人类疾病,出版一本书《救命饮食》。他提出动物蛋白与脂肪是各种疾病的罪魁祸首,认为减少动物蛋白的摄入,可以预防现代的很多富贵病,如癌症、糖尿病、高血压、中风等等。该书其中有一段指出,科学家们检测了居住在华盛顿特区的美籍日本人的膳食和糖尿病的发病情况。这些美籍日本人都是日本移民的后代。但是他们的糖尿病发病率与同年龄居住在本土的日本人相比,差异非常显著,是后者的四倍。这是什么原因呢?那些患糖尿病的美籍日本人也是摄入动物性蛋白、动物性脂肪和膳食胆固醇最多的人,而这些蛋白、脂肪和胆固醇都是来自以动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

另外,这些美籍日本人摄入的总脂肪量也更高,这类膳食也是导致他们肥胖的主要原因。与在本土出生的同龄人相比,这些患病的第二代美籍日本人,他们膳食中含有更多的动物性食物,植物来源的食物很少。研究者总结说:很明显,居住在美国的美籍日本人,其饮食习惯更接近美国大众,而不是日本本土居民。而这种饮食习惯的后果是:美籍日本人糖尿病的发病率是日本本土居民的四倍。

在中国文革时期(1966年至1976年),人民吃到的肉类非常少,主要都是以米面为主食的膳食结构,那时看不到中国有几个胖子。现在中国富有了,他们进食大量肉类少量米饭,现在北京胖子随处可见,高血压与糖尿病也大幅度升高。

我们在认知上有一个误区,以为吃饭造成肥胖,那是不对的,其实肥胖原因,最主要还是动物蛋白。我们吃进去的饭变成葡萄糖,储存在肝脏,成为糖元,以备身体随时应用。如果糖份不足,身体就会调动脂肪到肝脏合成糖以供应急需,而身体细胞缺乏糖份五分钟,就出现问题。有些打胰岛素的病人如果吃饭少,就会出现晕,时间拖久了甚至出现生命危险。

如果我们摄入糖份不足,身体调动太多的脂肪到肝脏用以制造糖份,就会发生油包肝的现象(脂肪肝)。再者,由脂肪或者蛋白转变为糖份的过程,就会出现毒素,所以,我们绝对不可以多吃动物蛋白,少吃饭。很多人认为吃肉才有力气是错的,我们肌肉的力量是糖份分解产生热能,才有力气。

新加坡人生活富裕了,饮食由蔬菜改为多吃肉类,看到胖子也多了,专家又没有提醒多摄入动物蛋白的坏处,往往错误地叫病人少吃饭多吃肉,致使人们没办法控制体重。坎贝尔建议最健康的饮食是每餐摄入6%的肉食,就可以减少各种疾病。如果这种饮食习惯一时改不过来,也可以逐步修改。可以从20%肉食一段时间,三几个月再改为10%肉食,再逐步到6%肉食。根据他的几十年研究结果,要确保不患上糖尿病、癌症、高血压与中风,只有保持6%肉食,与积极运动才能够达到目的。

平常我看到的肥胖病人都被不厌其烦地提醒,应该以少吃肉作为减肥的方法。但是他们说我已经少吃肉了,再问他有吃鱼吗?他们说吃很多鱼。我说不对,鱼也是肉,量也不可以多。只有连鱼也减少,才能够真正达到减肥。

再者,运动不可少。年轻人可以做体育运动,而年纪老了,也应该参与太极或者各种气功锻炼。比如八段锦、智能气功、返老还童功、郭林气功、气功十八式等等,老年人起码选一项坚持锻炼,必然有效果。

作者是中医学博士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81238-893770.html

上一篇:大胆假设,小心论证——兼论研究生培养
下一篇:鱼肉也是肉,吃多也不妙
收藏 IP: 219.130.238.*| 热度|

16 陈小润 李土荣 孟佳 陈筝 陈佐龙 马德义 叶建军 陈惊海 肖陆江 应行仁 何保昌 鲍海飞 shenlu yzqts biofans yunmu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9-2 08: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