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导读】
记得我还在读硕士生的时候,就听说隔壁课题组有人做“饿死”肿瘤细胞之类的课题,好像是克隆人血管生成抑制因子基因并在酵母中表达,用重组人血管生成抑制因子注射荷瘤小鼠就能阻断肿瘤组织的新血管形成,这样肿瘤细胞就会因为得不到足够的营养供应而被“饿死”!
这个创意听起来似乎很美妙,但多年后也未见在临床应用,可见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毕竟血管生成抑制没有选择性,虽说肿瘤细胞因比正常细胞生长旺盛而“挨饿”的可能性更大,但估计正常组织没了血管也会变得“要死不活”。
更糟糕的是,不久前《美国科学院院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说抗血管生成疗法不仅“饿不死”乳腺癌细胞,而且还能促进其快速繁殖和转移,只不过所用的药物不是血管生成抑制因子,而是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单抗。血管生成抑制可导致缺氧及HIF-1α表达上调,经Akt/Catenin通路可激活Wnt。
研究肿瘤的人都知道,实体瘤组织中大部分肿瘤细胞都是非致癌细胞,只有其中一小部分癌干细胞(CSC)才能使肿瘤组织不断增殖。通常临床上化疗或放疗杀死的肿瘤细胞,多半是外层的非致癌细胞,而不是核心的CSC。也就是说,被保护起来的CSC才是肿瘤迁延不愈的“罪魁祸首”,只有找到清除CSC的良方,才能有效地治愈肿瘤。所以说,“擒贼”必须先“擒王”!
最新一期Cell杂志上发表一篇文章,描述了加拿大科学家找到一种专门对付CSC而不针对正常干细胞的药物——甲硫哒嗪或称硫醚嗪(thioridazine),可以让CSC“改邪归正”。这个药物其实早已在临床上应用,只不过是用来治疗神经精神疾病。这项研究的成功之处在于找到了CSC特异的分子靶点——多巴胺受体,而这是正常干细胞所不具备的。
一般来说,某些关键基因(如激酶基因)失活可能是CSC转化所必需的,但基因失活不一定是基因突变,甲基化修饰或其他表观遗传变异也能导致基因失活。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蛋白质的修饰失活。当然,这些可能性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加以澄清。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81238-584971.html
上一篇:
舌尖上的“错觉”——肥胖之殇下一篇:
唤醒“斗士”——起死回生的T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