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渔民们以出海捕获鳗鱼为生是要承担很大风险的,因为当渔船刚刚离开深海区还没有返回岸边时,堆积在船舱里的鳗鱼就很快死亡了。死鱼卖不到好价钱,渔民们为此损失惨重!可是,有一位老渔民天天出海捕捞鳗鱼,不管他多久回来,鳗鱼总是鲜活的,因此都能卖出好价钱。原来,老渔民每次出海前,都要事先在船舱里放几条狗鱼。狗鱼特别好动,在船舱里游来游去,到处挑起争端、制造摩擦。鳗鱼则视狗鱼为异己,狗鱼的“鼓噪”让鳗鱼如临大敌,非常紧张,也随之上蹿下跳,搅得水花四溅,结果无意中使得水中的氧气供应更充足,于是大多数鳗鱼就存活下来了。这样整船鳗鱼运进渔港后仍然是活蹦乱跳的,老渔民当然就赚得盆满钵满。后来,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为“狗鱼效应”。
我理解的“狗鱼效应”有两层意思:一是来自内部的竞争意识,二是来自外部的激励机制。如果鳗鱼本身就是一种喜欢“折腾”的鱼类,那么就用不着狗鱼来“撒欢”了。正是因为鳗鱼天生就不好动,所以狗鱼才能在此“大闹天宫”!
日本本田汽车公司创始人本田宗一郎曾对公司内部人浮于事、销售一蹶不振的状况感到束手无策,但在听了副总裁宫泽讲完“狗鱼”的故事后,他就果断地引进了松和公司销售部副经理武太郎。年仅35岁的武太郎充分发挥了“狗鱼效应”,凭着自己的销售经验取得了骄人业绩,博得销售部全体员工的一致好评,而他惊人的毅力和高亢的热情把员工们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了,于是公司的销售业绩和经营状况出现转机!
作为科研团队,竞争意识和激励机制都很重要!换句话说,既要鼓励内部人才拔尖,又要从外部引进人才。按照这个逻辑,团队负责人应该有意识地在团队内“安插”一个“竞争对手”,这个对手既可以是内部突变的“鳗鱼”,也可以是外部的“狗鱼”。这样以来,整个团队中那些懒惰的“鳗鱼”都会因突变“鳗鱼”或“狗鱼”的加入而产生“触电”的感觉,从而在一种人为制造的紧张气氛中达到增强团队活力的目的。
常常见到这样的现象,团队内没有一个人做出结果时,大家都做不出结果,而当一个人出了结果,其他人也纷纷出结果。这就是“狗鱼”式的竞争意识在起作用。团队负责人应该以鼓励一个人而带动其他人的方式进行项目管理,这比动不动就训人并骂遍全组要好得多!
如果将“狗鱼效应”的概念扩展开来,那么团队负责人还要主动物色国内外本领域的超强“狗鱼”,并自觉地把它们树立为本团队最强劲的对手,有意给自己的团队施加压力。随着世界一流团队不断发表最先进的科研成果,自己的团队也会在一种白热化的残酷竞争中得到好处:那就是整个团队“劲往一处使,汗往一处流”,团队的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必将大大增强!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81238-436291.html
上一篇:
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下一篇:
中国哪些大学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大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