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人人关心的话题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qpzeng 写“正能量”博客,做“富营养”科普

博文

中国哪些大学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大学水平? 精选

已有 12099 次阅读 2011-4-24 19:30 |个人分类:建言献策|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清华大学, 开幕式, 教育部部长, 中国政府, 太平洋

 

    昨天,来自40个国家和地区的130余所大学校长齐聚清华大学,出席“全球大学校长峰会暨环太平洋大学联盟第15届校长年会”。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开幕式演讲中说,中国政府去年颁布了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整体水平全面提升,“若干所大学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大学水平”!对于这种说法,大家同意吗?如果事实确实如此,应该是值得我们自豪的一件大事。由于我们有了“世界一流”,因此在世界名校的校长面前也不怕“班门弄斧”。相反,不敢在鲁班门前秀秀木匠活,怎能让别人服气呢?

    在今年2月28日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科技部副部长曹健林就表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要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建成一批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高等学校,这些高校会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将袁贵仁部长与曹健林副部长的话串起来理解,似乎在2011年中国若干大学接近世界一流大学水平、2020年中国若干大学达到世界一流大学水平的说法更靠谱一些。

    那么,现在的中国,究竟哪些大学已经接近世界一流大学的水平呢?先来看清华大学,据今年1月25日《北京晨报》报道,在清华大学与媒体交流座谈会上,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宣布,要争取在2011年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之际,让清华跻身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在百年校庆前夕,校党委常务副书记陈旭在新闻发布会上列出了清华大学进入世界一流大学的时间表:力争2020年总体上建成世界一流大学,力争2050年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对于如何评价是否达到“世界一流”,陈旭认为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主要办学指标达到国际较高层次,二是为中国经济发展做出突出贡献,三是若干优势学科率先达到世界水平,四是形成中国特色的办学理念和独特的大学文化

    署名张鸣的作者在今年1月27日发行的《重庆时报》上发表文章,对于顾校长关于100天内将清华大学建成世界一流大学的说法提出质疑:“中国有这么牛的一个以工科为主的大学,什么电子工业也好,机械工业也罢,到目前为止,怎么还在给西方做加工,核心部件都是人家的。莫不是这么多年清华的成果从不在国内推广?毕业生从不在国内就业?这是一种中国人看不明白,外国人也看不明白的世界一流。这种一流,其实关起门来做就好,用不着跟人家比。到本年4月26日那天,清华的主要指标,肯定会排在世界的前列。至于这样的指标,这样的数字,对于中国和中国人有什么用处,那可就不好说了”。该作者似乎很不看好清华大学已经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说法!

    再来看北京大学,去年4月12日晚,在华中科技大学举办的“科学精神与实践”讲座上,原北京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许智宏说:“中国目前没有世界一流大学”。许智宏认为,世界一流大学主要有3个标准:一是有从事一流研究工作的国际知名教授;二是有一大批影响人类文明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三是培养出一大批为人类文明作出很大贡献的优秀学生“如果满足这三个条件,才能称之为世界一流大学。”许智宏表示,虽然莫斯科大学的校长,还有季羡林教授都讲,北大已经是世界一流大学了,但他认为中国目前还没有真正的世界一流大学。许智宏介绍,现在的北大与耶鲁相比,论文数量上的差距不是那么大了。但他认为,中国整个大学的软环境建设,都没法和国外一流大学比。中国在这方面和世界一流大学相差“很远,很远”。

    这样看来,清华不行,北大不够,我真不知道中国还有哪些大学接近世界一流大学水平!亲爱的网友们,你知道吗?如果让我说,我觉得“一流”不“一流”,自己不要主动说,还是应该由别人来评价。清华和北大,“一流”不重要,“个性”、“特色”最重要,你们要敢为人先,锐意改革,扮演好中国大学“领头羊”的角色!



一流大学之路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81238-436852.html

上一篇:科研团队要主动出击寻找“狗鱼”
下一篇:学识渊博得益于“空杯”心态
收藏 IP: 14.215.72.*| 热度|

32 许培扬 冉思伟 刘庆丰 苗元华 蒋继平 张志东 许洪光 校金友 王大中 翟远征 刘世林 王云 黄晓磊 白向贺 徐耀 唐小卿 翟因虎 肖陆江 汪梦雅 胡孙铃 李志俊 于锋 吕新华 刘秀群 dreamworld xqhuang zhucele zs01504230 goudan1 liuzhan001st ethz greensleeves

该博文允许实名用户评论 评论 (11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3: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