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znf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znf

博文

番薯的故事 精选

已有 10749 次阅读 2015-9-20 15:55 |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番薯的故事

曾雄生

 

有人说因台湾岛形似番薯,故台湾人喜称自己是番薯人。著名的考古人类学家张光直先生就将自己早年生活的自述叫做《番薯人的故事》。不过也有人说,“番薯人”是数百年前移民到台湾的汉人对自己的戏称。数百年前,以当时的地理和地图知识,对于大多数移民到台湾的汉人来说,也许并不知道台湾岛形似番薯,何以自称“番薯人”呢?这可能与他们的食物有关。这种食物就是番薯。

番薯之所以称“番”是因为它是舶来品。番,意思相当于英文的foreign.番薯的老家在美洲,墨西哥以及从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到秘鲁一带的热带美洲是它的出生地。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于1492年带回欧洲第一批番薯,并把它献给了西班牙女王,16世纪中期后番薯在西班牙广泛种植,后来西班牙水手又把它也带到了菲律宾,再由菲律宾传至亚洲各地。

番薯传入中国,并非一时一地,但大致时间都是在明代万历年间(1573~1619),地点则是广东和福建沿海一带。此前闽粤先民对于薯芋类等块根作物并不陌生。他们在栽培谷物之前,甚至就已经通过无性繁殖的方式栽培块根块茎类作物。即便是在种植谷物之后的几千年,薯芋仍然是人们重要的的食物来源。曾经流放到海南岛的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就提到当地所产稻米“不足于食,乃以薯芋杂米作粥糜以取饱。”他过有一首诗提到“红薯与紫芋”。不过这种首诗也引起了一些误会,因为番薯在引进中国之后,有些地方也称为“红薯”,因此,有学者认为苏东坡吃的就是番薯。把番薯引种到中国的年代一下了往前推了几百年,实际上苏轼所说的红薯和紫芋等,在植物学分类上属于薯蓣科,而引进的番薯属旋花科。宋代没有旋花科的番薯是肯定的。

有三个传奇的故事讲述番薯在中国的引种,故事的主人翁分别是广东东莞人陈益,广东吴川人林怀兰和福建长乐人陈振龙。他们分别在今越南(古称安南和交趾)、吕宋(今属菲律宾)等地经商行医,在当地接触到这种植物,发现了这种植物的价值,而当时这些国家都严禁薯种传入中国,于是他们设法取得了薯种,并带到了中国。从此番薯在中国扎下了根。

细数番薯在中国的推广,陈振龙及其子孙功不可没。从16世纪末到18世纪后期,在近二百年的时间里,陈氏子孙拿着祖先传下来的薯藤和推广招贴等,行走于大江南北,黄河内外,把番薯从家乡福州近郊的纱帽池旁边的空地,种到了京师齐化门外(今北京朝阳门外)。这一漫长的过程中,他们也得到了地方官员和有识之士的支持。福建巡抚金学曾就专门写了《海外新传八则》,下令全省推广。也因此番薯又被称为“金薯”。1608年,在家乡上海松江为父守孝的徐光启曾讬友人自福建莆田“三致其种”,试种成功,并作《甘薯疏》,力陈番薯的优点,介绍藏种和栽培方法。1749年,山东布政使李渭亲自撰写《种植红薯法则十二条》。1768年,陈世元将推广番薯过程中形成的文本文件结集,编成《金薯传习录》一书。

番薯推广的成功,除了陈氏祖孙的努力和有识之士的支持之外,也与番薯自身的特点有关。徐光启将番薯的优点归纳“十三胜”,指出它具有高产益人、色白味甘、繁殖快速、防灾救饥、可充笾实、可以酿酒、可以久藏、可作饼饵、生熟可食、不妨农功、可避蝗虫等优点。这些优点适应了明清时期中国人口增长和农业发展的需要,是这一作物得以广泛种植的主要原因。目前中国大陆的甘薯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均占世界首位。全世界年种植2.2亿亩,中国种植1.7亿亩,面积和产量都占世界七成以上。广泛的栽培也在番薯的称呼上得到反映。番薯又名甘薯、山芋、朱薯、红山药、番薯蓣、金薯、番茹、红薯、白薯、土瓜、红苕、地瓜等。

台湾是最早引种番薯的地区之一,它可能是由福建、广东的汉人带入的,也可能是台湾的原住民直接从海外引种的。1603年,陈第撰写的《东番记》首次提到了台湾番薯。1661年郑成功大军攻台时,就曾因粮食不足而向民间征集番薯,充作军粮,可见番薯早已在台湾落地生根。

1757年,陈云将番薯种到了京师齐化门(今北京朝阳门)外,从此在北京的小吃中又多了一道风物——烤白薯,卖薯者推着经过改装的平板车或三轮车,支着一只大圆桶,穿行在大街小巷,是旧时北京秋冬一景。“唉,烤白薯,热乎”的叫卖声,伴随着香气,飘满街巷,勾引着行人的食欲。

1946年,吃着烤白薯长大的番薯人十五岁的张光直,从北京去了台湾。约一个花甲之后,北京市面上卖烤白薯的小贩日见稀少,取而代之的是店铺销售的“地瓜坊”,店面上写着醒目的招牌——来自台湾的美味。番薯人将“烤地瓜”卖到了北京,让人不得不感慨,番薯藤牵着的时空转换。

原载《科学月刊》,2009年9月號第477期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61678-922111.html

上一篇:橘詩和橘史― 北宋陳舜俞《山中詠橘長詠》研讀
下一篇:三十年的缘分——白馥兰教授自然科学史研究所讲座开场白
收藏 IP: 221.216.86.*| 热度|

18 蔡小宁 张晓良 黄永义 史晓雷 徐令予 鲍海飞 虞左俊 黄育和 陈沐 陈敬朴 武夷山 李兆良 水迎波 韩玉芬 杜新豪 wqhwqh333 biofans yunmu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23: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