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明庆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oumingqing 何苦来哉?心不忍耳!

博文

如此课表能保证教学质量吗? 精选

已有 21714 次阅读 2014-9-26 09:26 |个人分类:教学|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教学, 课表, 心不忍耳

贴出这篇博文后又说了两年,似乎课表的问题仍没有解决。请看

采矿14-6-2016 for examle.pdf力学14-2-2016 for example.pdf

后者13周~16周的课程是英语、语文、体育,而17周后仅是体育,

当然前12周课非常多,计入公选课最多可达周44学时,另有开会一次;多天出现十节课。

而实验课时没有排入课表,许多试验得在课程结束之后再做,即“馒头吃完了集中吃咸菜”。

下学期的课表能有所改善么?2016年7月4日补记

不能,当然不能。请见

安全15-1-2016下.pdf采矿14-4-2016 下.pdf   表中课程均须学习。

不计公选课、试验课和党课,已有多天出现十节课的情形;又,13周全校停课考试。

不过,前者只有中国近代史可考啊;而后者在第12周时需要学习7门课程并准备3门课程的考试。

三年级课程则不算多,但同样排课不匀,如消防14-1-2016 下.pdf力学14-2-2016下.pdf

后者前两周实习;从土力学/岩石力学/机械/英语 选5学分以上,约可四选二。

今天上午在新生家长见面会上,听到一位院领导又说,

上学年能源学院有16名同学被退学,有14名同学被退学警告.

80% 是2015级即一年级同学.全校则是更多啊.

至于每年拿不到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同学的数字,则不敢在这儿说了.

当然,都是"教师和同学没有*****,应该******",就是没有领导的责任啊.

课表真的没有必要略作改善吗?真的对教学没有影响吗?

2016年9月9日备忘

今天2016年9月18日上午在918警报声中又与一位校领导说及课表。

  我说,培养计划的总学时并非每天十节课的原因,第7学期可能完全没有课程呢。

回来找到一张没有课程的课表煤层气07-1-strange.pdf

不过,仅有一两门(选修)课程的课表还是很多的,如

数学08-1-strange.pdf测绘14-10-2016 下 strange.pdf以及广告13-1-strange.pdf

2016年下半年的一张课表交通14-2016下.pdf

2017年上半年的一张课表 力学15-2017上半年.pdf

2017年9月初说了,以后只看自己的课表 邹博士好 20170922.pdf


今天又向某位校领导提及课表问题,并说“从2008年以来已向多位领导提及,给教务处交有书面报告,并给许多人发过电子邮件,可惜没有收到答复”。刚才看了一下本学期课表,似乎问题仍没有解决,请看采矿13-7.xls不过,能源学院高年级课表已显著改善

我向许多领导说过:“今天五顿,每顿3个馍;明天一顿,只一个馍;能将小孩养好吗?尽管有许多营养师研究蛋白质、维生素”。

20099月某日遇到时任教学副校长的周英先生,说“每天十节课,同学不可能学习好呢”。周英先生竟然说,每天十节课,不可能吗?我真是生气,说:“你教学校长都不看课表”,转身就走。后来因为一个特别的事情,写出意见和统计分析,打印件送教务处办公室,并电子邮件送相关领导;因未收到回复,再致信教学副校长。当然是没有结果。

河南理工大学

教务处处长:

2009426日上午本人开设的16学时公选课《生活中的力学》考试。考试形式闭卷,时间为壹小时。教务处一位领导巡视考场。因有同学开考后20分钟即交卷,那位领导对本人提出严厉批评,并就试卷出题、考试方式等对本人予以指导。

我觉得那位领导并不知道学生为什么提前交卷,也不了解现在的教学情况;因而我不能接受批评,也不会按所指导的方式对同学进行考试。

这学期我继续开设公选课《生活中的力学》。此次同学到课率很低。除最后一次在90%以上,其余各次都在40%~60%之间。因而我在试卷中添加了一道陈述题:

现在同学缺课较多。请就你所了解的情况,介绍其原因及可采取的措施。

根据同学答卷以及我课间与同学的闲谈,我觉得有一个问题需要教务处解决:

教务处排课不够均衡,有时一天有10节课,甚至达到12节课。

本课程与安管07之毛概、地质07之地学史的上课时间重叠,另有部分同学上党课。而毛概、党课的老师都是点名的,缺课不让考试,严得狠;地学史的教师据说来自外校,因而辅导员协助点名,缺课需要写书面检查。(所述三门课程都是开学之后确定或调整的授课时间,因而上课时间重叠与学生选课无关。)

又,对交通07级课程表的统计分析发现: 6~8周为36学时(公选课在6~9周开设),另有5周为10~18学时。同一周内的学时也是极不均匀。如6~8周内,有两天为10节课,而星期五只有两节课。若计入试验课、公选课和党课的学时,学生难以进行正常的学习。

建议教务部门设立专门教学研究课题组,解决课表编排问题。这或许会成为国家级的教学研究成果,造福于教师和同学。

又,上学期本人所授课的班级,曾出现一周内有3天每天10节课的情况。也曾向有关领导反映,可惜毫无作用。这是什么教学呢?毫无疑问,如果学生不来上课,那么肯定不能很好地解答试题,当然就要提前交卷。增加试题分量或难度是没有用的。教师只能降低考试标准,将考试内容预先发给同学复习,以期同学能通过考试。

随信附上本学期交通07-课表及统计.xls

愿教学能成为一个愉快的工作

尤 明 庆 2009年11月6日

河南理工大学

教学校长:

因课表编排问题提交给教务处办公室报告,三个星期啦,没有收到任何回复。现将报告再转送给负责教学的校长。我一直知道,职务与人是应该分开的,只是偶尔有些疏忽

我过去只看自己的课表。不过,在2008年上半年给实用人才班上课时觉得学生缺课率突然增加,写信劝说(随信附上),也只是略有效果。同学反映,课很多,听不懂。2008年下半年是交通06的课程,只有两个小班,缺课率总在10% 以内,还好。2009年上半年又是人才班的课,同样是人越来越少。这一次我看了课表,一周内有3天每天10节课学生缺课不可避免。而通过点名、签到等方式强迫学生到教室,课堂纪律就无法维持。向技术学院、能源学院有关领导反映问题。

2009年下半年是交通07的课程,有三个小班,学生到课率在第8周后开始下降,从90%以上降到现在的70%。我认为这与课表编排有直接的关联。遵循逐级向上的原则反映问题。某领导说,交通07一学期11门课程可能含有选修课吗,并不是都上。不过,据我的核实,这些课程全部同学都是学的。领导可能不了解情况。

我在给教务处的报告中说,“排课不够均衡,有时一天有10节课,甚至达到12节课。本课程与安管07之毛概、地质07之地学史的上课时间重叠,另有部分同学上党课”。所述三门课程都是开学之后确定或调整的授课时间,因而上课时间重叠与学生选课无关。

我对课表编排提供如下建议(因道理简单,不作详细论述),供领导参考:

(1) 公选课每周一次,全部安排在星期二晚上,每次3小时,共6周,最后一周考试;

(2) 党课也安排在星期二晚上,但与公选课时间不能重迭。

(3) 只要教师同意,课程以周6学时(减少学生和教师的课程头数)安排在星期一、三、五,须去现场做课题的老师,其课程以周4学时安排在星期二、四。

(4) 学期中间结束的课程与后继课程衔接处至少留一周时间给学生复习,准备考试。

(5) 课程表初步排出后应由教学院长而不是教师或教学秘书进行全面检查;学生四年期间的各种学业安排似乎也应该仔细研究。这些或许是教学院长的日常工作

(6) 学生一天要上10节课或12节课、教师下午和晚上要连续上6节课(据说教师也可能每天上10节课20140926 补注),假如真如某领导所说,这是教室紧张和计算机排课造成的,难以解决;那么建议以后课表还是印刷下发,千万不要利用校园网下发,免得被人家转挂到高教论坛上。

(7) 在没有解决上述课表问题之前,且慢讨论学导创之类的教学方法问题。

通常认为,向直属上级反映问题是汇报,隔一级反映问题是建议,隔二级反映问题是告状,向更高级领导反映问题或在网络上公开讨论问题那就是诽谤。问题要留在内部解决。像我这样的教师,基于教学问题的领导有:教研室主任、系主任、学院教学院长、等等、等等。考虑到系一级较虚,似乎最高可以向教学院长反映教学问题。不过,教学院长若不能解决问题,应该代替教师向其直属上级汇报,而不能害怕被批评“找事情”。

我也不想管这些闲事,得罪了某些领导自己还不知道。只是作为教师,良心不允许我不说:这样的课表把学生的学习兴趣 --—— 读书的胃口毁啦。真是可惜。

又,请不要因我的建议批评教学秘书以及课表具体编排人员。他们对此无能为力,也毫无责任。假如他们因我而受到领导的批评,我只能公开这封信以求得他们的谅解。

尤 明 庆 2009年12月3日

现在仍有学生每天上10节课,不得已在科学博客公开,以期问题得到解决。

学年之间课程的不平衡,似乎更需要研究解决。

相关博文:何苦来哉?侨居是山,心不忍耳!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75648-826775.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5648-830919.html

上一篇:关于石转磨力学原理的注记
下一篇:鸡蛋的直立及潜体的平衡
收藏 IP: 1.195.108.*| 热度|

54 俞立平 何小阳 文克玲 史晓雷 梁光河 孙学军 李东风 黄永义 孔梅 冯大诚 武夷山 李健 葛兆斌 黄永焯 刘永和 路卫华 张忆文 刘波 王小平 张骥 孙友甫 逄焕东 翟远征 许方杰 任利敏 曹周阳 何学锋 郭战胜 徐耀 陈筝 戴志超 梁洪泽 关法春 韦玉程 刘全慧 范会勇 吴浩宇 朱晓刚 李宇斌 郝正同 秦伟伟 葛素红 姬扬 曹长青 biofans chenhuansheng dulizhi95 littlesunshine bridgeneer dchlin ldydy YanCivilE taoshl layota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1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3 09:0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