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槃在涧-心外有物趣男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考槃在涧 坐在垃圾堆上仰望星空

博文

呼吁重视教材的严谨性!

已有 3576 次阅读 2007-9-3 10:20 |个人分类:入世

我于两周前在中关村图书大厦购得美HallidayResnickWalker等人著,清华大学张三慧、北京大学李椿等人译的《物理学基础》一本(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此书内容详实,图表丰富,例子和习题生动有趣,是一本好书。

然而,今晨看了十数页,发现了不少问题。

在正文第5页讲科学计数法时举例“0.000000492s=4.92×10(-7)s”,然后认为可表示为“4.92E7,读到这里我充满了疑惑,4.92E7应该是49200000才对吧?

在正文第11页,有原文描述如下“现在根据-133Cs 1³³)......”。铯-133,到这里变成了绝-133。虽然说稍微有点常识的,对这个小错误都不会有误解,但在长达1300页的书中,仅开始11页就发现了两处明显的纰漏,让人担心接下来的内容。

有错字还可通过读者的推断得出正确的判断,但如果出现读者无法推断的谬误,问题就大了。此书宣称是“国外高校优秀教材精选”,从内容和形式等方面确实也当得起此评论,但出现这些错误不知是原作如此还是翻译时的问题(错字应当是翻译或者校对的问题)。

如果说普通的文学著作或者畅销书出现这样的问题,倒也罢了,作为教材,作为追求真理的物理学教材,出现这些纰漏,无论如何是不应该的。我大学时听说过本系彭聃龄教授的故事,老先生70高龄,对博士生送上来的论文,一个字一个字的看,从早上一直看到下午,中间连饭都顾不上吃,一个标点符号都不放过。一篇普通论文的份量,我想同一本可能作为高校通用教材的书的份量比,还是有差距的。如果不做到严谨无误,是会误导很多人的呀。

我们讲科技创新,讲百花齐放,讲成果,但是如果忽视了细节,忽视了基本层面的东西,这些更高层面的创造无从谈起。

翻译的技术含量,我想无论如何是比不上发明创造(当然,要翻译好本身其实是需要很高的英文功底、中文功底和专业知识,同样是高技术含量的工作),如果翻译都做不好,让人怀疑是否真的能够出真学术成果。

千古文章,天日昭昭。作为育人传道的教材,更应该严谨求实,不应有任何引起歧义的纰漏,甚至是根本的谬误!在此呼吁,我们的学术界,我们的媒体和出版界,一定要严格把关,杜绝谬误的传播,真正的树立起科学精神!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638-6803.html

上一篇:从合资公司看转型期国家管理-序章
下一篇:从合资公司看转型期国家管理-文化重塑
收藏 IP: .*| 热度|

1 李宇斌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6 14:0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