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槃在涧-心外有物趣男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考槃在涧 坐在垃圾堆上仰望星空

博文

他们为什么不道德(完结)

已有 14974 次阅读 2009-2-23 13:17 |个人分类:哲思|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道德, 智慧, 哲思, 静夜狂思

故事一:狼和羊谁道德

在广袤苍凉的草原上,生活着羊群和狼群。千百年来,羊以草卫生,狼以羊为生。突然有一天,狼群进化出了自我意识,具有了思考能力。它们审视“狼间”的这一切,突然感到罪恶。狼发现,它们的生存必须是羊的死亡为代价的,而如果它们不吃羊,自己就会死亡。于是一些狼认为,狼吃羊是不道德的,应该改吃素;而另一些狼则认为,羊吃草,草也是有生命的,那么羊吃草也是不道德的;既然羊吃草也是不道德的,那么狼吃羊不过是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罢了;更有狼群通过观察生物界百态发现,弱肉强食、物竞天择乃是生物界亘古不变的真理,于是呼吁建立起强者为王,适者生存的道德准则,让羊心甘情愿地被狼吃,狼也不必为吃羊感到愧疚。狼们对几种道德观莫衷一是。然而,不管狼们怎么争论,所有狼都必须吃羊;那些对羊持有最大同情心的狼,在饿到最后也不得不吃羊,确实有狼因为不吃羊而死,那也只是因为它们饿到连追赶最虚弱的羊羔的力气都没有了。

 

无独有偶,羊群也进化出了自我意识。羊群以一种宿命的方式审视自身的命运,它们之中也分化出了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是狼强羊弱,羊应该接受被吃的命运;另一种观点是羊应该伙同老虎或者狮子打跑狼,作为回报,从羊群中选出最虚弱的那些供老虎们享用,因为即便不如此它们也会被狼吃掉。由于老虎的数量比狼少得多,所以更多的羊获得了生存的机会。而羊中最聪明的那些发现,被狼吃掉的羊多半是老弱病残,这些羊如果不被吃掉,会和其它羊争吃草,最后草很容易被吃光,大家都会饿死,所以狼吃羊对某只羊看来是不公平的,但客观上是保证了羊群的健康成长,高效生存。

 

恰好,有一天人也来到大草原,看到了狼和羊的这一切。人以悲悯的心态看待狼群和羊群,他们之间也有诸多争论。他们的争论看起来眼花缭乱,其实同狼与羊们的思辨并没有本质区别。

最终,一个聪明人说:如果这个世间有普适而不变的道德准则的话,那就是生存。生存是生物界唯一通用的道德准则。羊吃草为了生存,狼吃羊也是为了生存。所谓道德,不过是生物以自己为中心而得出的狭义观念,凡符合自己生存利益的,则为道德;凡不符合自己生存利益的,则为不道德。如果从狼的角度看,狼吃羊很容易被定义为符合道德;而如果站在羊的角度看,羊吃狼很容易被定义为不符合道德。因此,道德的第一个特性是:道德总是具有两面性,站在这个角度看是道德的,换一个角度就不道德了。

 

最能够震撼我们心灵的故事,大多体现着对生命的尊重,而非对道德的尊重。

 

故事二:道德两难

柯尔伯格[1]将皮亚杰的"对偶故事法"改进为"道德两难故事法"。他编制了一系列的道德两难故事。"海因兹偷药"的故事就是其中之一:

      在欧洲,一名妇女得了一种特殊的癌症,快要死了。医生说只有一种药或许能挽救她的生命。这种药就是本城药剂师最近刚发现的一种镭。每一剂药的成本是400美元,药剂师要价4000美元。患病妇女的丈夫名叫海因兹,他找到他所认识的每一个人去借钱并尝试了每一种合法的手段,但他最终也只能筹到总共2000美元,仅够药价的一半。他告诉药剂师说他的妻子快死了,求药剂师将药便宜些卖给他或者让他以后再付钱。但是药剂师说:"不行,我发明这种药就是要用它赚钱。"所以,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海因兹感到绝望并考虑砸开药店为他妻子偷药。(Kohlberg,1984)

    当这样一个道德两难故事呈现给孩子们之后,让他们接着回答与故事有关的下述问题:

     1.海因兹应该偷药吗?为什么?

      2.他偷药是对的还是错的?为什么?

      3.海因兹有责任或义务去偷药吗?为什么?

      4.人们竭尽所能去挽救另一个人的生命是不是很重要?为什么?

      5.海因兹偷药是违法的。他偷药在道义上是否错误? 为什么?

      6.仔细回想故事中的困境,你认为海因兹最负责任的行为应该是做什么?为什么?[2]

其实我这里还要再问一个问题:为什么药剂师不肯降价把药卖给海因兹?类似的事例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

 

在我们生活中,最让人难受的不是在道德与不道德之间做出选择;而是在道德与道德发生冲突时做出选择。当一个人遇到道德两难问题时,做出什么样的选择不会出于他的道德感,只会出于他的知识和智慧。而更多人在做出不道德选择时,根本就不知道这种选择是不道德的。而尽管任何一个社会都有这样那样的,或者成文的,或者约定俗成的道德规范,然而在应对每个具体事件时,指导我们行为的不是道德感和道德条款,首先是我们对具体事件的分析和判断。这些分析和判断,从根本上与道德和道德感无关,它们主要基于人们过往的经验和知识;而事实上,一个人形成何种道德观念,从根本上说也是基于他既往的经验和知识,尽管这些知识和经验也包含了说教式的道德条款,但显然,他们在其中起的作用极其有限。

 

 

故事三:医生的艰难选择

老傻是著名神经外科医生,他说他经常遇到这样的两难问题:面对一个病人,有两套方案。保守方案肯定不会危及患者生命,但治疗结果是患者会有某种程度上的残废;乐观方案患者有20%的可能丧生,但一旦手术成功,患者将完全康复。老傻为每次做选择题痛苦不已,我们完全可以感受到老傻的压力。

在这个案例中,老傻没有必要自责。老傻的责任是把两种方案的信息完全透明的告诉患者及其家人,如果老傻没有做到告知权,事实上违反了法律。如果没有相关法律,只能说法制不健全。而如果老傻告知了患者,患者把皮球踢给老傻,要老傻给一套建议的方案,那么老傻无论从法律上还是道德上应该免责。因为患者自己自愿放弃决策权利。一旦患者自愿放弃权利,他就不应该要求老傻为事件结果负责无论是实质上还是“良心”上。

当然,老傻很可能因为手术失败,为自己的医术不精而自责,然而如果我们把这种人格上的伟大当成道德上的典范,就完全错了。因为老傻是为自己没能挽救一个生命而自责而非他破坏了什么道德规范?所以,老傻自责只是因为其对生命关怀的高尚人格而非屈从于道德准则,这种人格是超越时空和所谓的阶级阶层的,如果你要把它归为道德,我并不反对;只是,如果要这样的话,又有什么不可以归结为道德呢?

我们为什么会为《辛德勒名单》和提灯女神感动流泪?他们是道德典范吗?甚至,有些让我们感动的人,他们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是不道德的,他们不但获得了原谅,反而因为其人格伟大受到尊敬。

如果你没有看过《海上劳工》、《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那么一定要看。在《悲惨世界》里,冉阿让为了孩子去偷面包,是道德还是不道德?小说结尾沙威放走背负马吕斯的冉阿让,道德还是不道德?事实上,沙威的行为不但触犯了法律,更不遵从警察的职业道德。沙威的行为是对还是错?

在生存和人性面前,连法律都不算啥,更不要说道德。我并不反对你用道德来要求自己和他人请记住这一点。但有几点你更要记住:

1、              当一个人有不道德行为时,往往并非他没有道德观念,只不过有比道德更重要的东西让他不得不失德;

2、              有人担心不道德会影响秩序,这一点我们后面会详细分析,但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会有人不顾身败名裂去做一些不道德的事情?是因为失德引起秩序混乱,还是因为秩序混乱造成了失德?

3、              如果一个人已经失德而你又想用道德去约束他,你多半会失败。一个心中没有道德感的人不会因为你的指责放弃追名逐利;而一个心中有道德感却又失德的人,要么他不知道他的行为失德,要么他有不得不失德的理由。前者出于无知,而后者出于生存压力。如果你真的希望他有德,要么教他以知识,要么给他一条生路。或者,干脆杀了他,一了百了。

4、              一个人触犯了法律或者道德,我坚决支持你处罚他,但处罚他之后,以道德讨伐之更有价值,还是分析事件背后的社会生存环境更有价值?

 

那些不道德

李大侠对道德分了层次,我并不反对他这么分,但我认为分不分于问题的实质没有影响。我通篇没有对道德进行定义,因为我认为不需要定义。事实上,在科学网讨论问题,即便你给出了比较明确的定义,也有人会不在你定义的基础上讨论问题而自说自话。李大侠当然不是胡搅蛮缠的民哲,即便我们不能就道德的定义达成一致,但我们总可以就一些不道德行为达成一致。

随地吐痰和公众场所抽烟

我认为这是两种不道德行为,不同意者可以反驳。我一直在思考为什么总是有人垃圾桶明明就在眼前而不愿意吐痰入桶,或者把烟头扔到桶里。也许原因有:

1、  他们不知道这些行为是不道德的;

2、  他们养成了这些不道德行为的习惯。注意,如果你懂一点心理学,懂一点行为塑造与改变,你应该知道,行为的习惯化和去习惯化需要练习,而不是靠灌输道德。认知改变从根本上来说是行为的内化,而非道德指挥大脑。谎话重复一千遍成为真理,那是在一个人还没有形成习惯时。如果一个人的习惯已经养成,洗脑的方式不会起作用。所以,你要让随地吐痰的人不再随地吐痰,最好的方式是通过奖惩机制让他形成出门带纸巾,有痰入桶里的习惯,说服教育收效甚微;

3、  他们是没有公德/道德的人。这种人你认为可以通过宣教改变其态度和行为吗?

事实上,我发现很多时候失德是因为无知。比如在手扶电梯上占住急行道,很多时候占道者并不知道应该把左侧让出来。当后面的人或者同伴提醒后,绝大多数占道者都能心平气和地让道。比如在地铁里经常有人抢上。有一天一个人抢上被夹在两道车门中间差点丧命,有小孩因为抢上腿掉到列车与站台间的缝隙里,磨得血肉模糊;在场的没有哪一个不是唏嘘说以后还是得慢点的。你并不知道你的行为会带来致命的危害,于是你总会为沾了点小便宜而沾沾自喜。正常成年人绝对不会故意去碰高压线,除非你想偷铜线卖钱。

我们把事情推广开去深入分析。我们假设,随地吐痰的人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农村长大再到城市的。注意,我只是假设,并且,只是一部分。我们完全可以从环境和行为关系来分析这种行为的内在动因。农村地广人稀,树多楼少,其生态系统较城市比自修复能力强太多。大家随地吐痰的影响无论是美学意义还是医学意义上,都要远比城市小得多。因此,人们随地吐痰的代价是很小的,小到既不需要有人为此清扫、维护,也不需要大家达成一个共同的行为规范道德。而在城市随地吐痰不但要消耗社会资源清扫,更容易引发、激化流行病,因此,在城市里不随地吐痰必须作为道德准则,甚至,在一些国家上升为法律法规。没有人反对你在家随地吐痰,因为你的行为只会妨碍你自己的健康。而不少落后地区的人即使在家也是随地吐痰的。当然,新农村越来越重视生存环境,这一方面是经济发展带动需求和观念,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人类活动频繁使得农村的生态系统受到破坏。

这是对随地吐痰行为的分析,如果你愿意,你完全可以对任何失德行为进行“生态学”上的分析。我可以断定的是,一定有极少人的行为是不能用任何分析来描述的,我们需要以道德来约束他们吗?也许,在这种时候,法律是管用的。如果立法司法成本太高,这就是我们不能不容忍的小毛病;你老婆完美无瑕的脸上长了一粒青春痘,有必要就此休妻么?

所以,类似的不道德行为,本质上源于无知。而那些有知的人,当他面临不同生存环境后,他总是能够通过观察发现一些行为规范和不得不遵守这些行为规范的内在原因,从而尊重新环境的文化和准则。这种有知表现出来似乎是道德、谦逊,从本质上仍然是“知常则明”。而那些罔顾新环境文化的行为与其说是失德,不如说是无知。

以职场为例,好的职业经理人总是能够尊重新公司的文化,迅速融入环境;不是他们有什么美德,只不过是他们知道,任何一个环境形成的文化都必有其合理性,如果不喜欢这种文化,最好的办法是离开,而不是抱怨,或者,以上帝救世主自居要求他人改变。我从来没有听说哪个强势的职业经理人在空降以后罔顾企业原来的文化而获得过成功的,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很快就会滚蛋。反而是那些尊重新公司文化又保持自己特色的人,能够慢慢地把自己的风格带入到工作中,润物细无声地影响环境。

这些都不是道德,恰恰是一个人的知啊!只要一个人有知,他就能做出合乎道德的事情;尽管不是所有失德都与无知有关,但大部分失德都可以通过知而改善。

        

董事长的道德准则

我希望我下面的这些分析不要被和谐。如果被和谐,我绝对不会从道德层面去分析网监,他们只不过是机器,连机器人都称不上。

我仔细读了三鹿奶粉案件的审理过程,在三鹿集团董事长田文华知道三鹿奶粉里三聚氰胺超标后,她的想法和做法是什么呢?“当时医生并没有确定三鹿奶粉是导致这些儿童患病的直接原因,三鹿已经开始垫付患病儿童的医疗费了。”、“这是董事会集体的决定,而且当时并没有人提出不同意见。[3]再看另一些人的分析:“有位专家谈了3个方面的可能: 一是田文华虽知问题存在,但怀着侥幸心理,认为少量的三聚氰胺不是敌敌畏,没到伤及人命的严重程度,不会出太大问题,没有充分意识到其危害性。二是她可能认为添加剂行为是行业潜规则,我也能如此。三是田担心公布真相后,会使三鹿品牌受到一定影响。到底怎样处理,她很犹豫。结果,错过时机。 田文华在企业声誉、企业利益和公共安全的几种选择中,最终放弃了公共安全。 [4]而三鹿奶粉事业部经理付新杰说,在20087月他参加的一次经营班子会上,会议要求,要为消费者换货、退货,让消费者情绪稳定,不要让媒体知道消费者投诉三鹿奶粉情况,不能影响公司的利益[5]

田文华的想法和做法体现的恰恰是她那个年龄社会骨干的无知而非道德感确实。她天真的认为捂就能解决问题,就能维护自己企业自己品牌的利益。在田文华心中,甚至可能有一种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勇气和神圣感,正如我们在电视电影里经常看到的,那些声称“我x家百年基业,不能毁在我手里”的老男人老女人们,你不能说他们没有道德感,他们维护的是自己代表集团的利益;一旦他们成功,他们将是千古功臣。可惜,他们狭隘的道德感和无知非但没有挽救他们的家族(企业),反而让他们的家族(企业)速死。

在这个案例里,田文华的无知至少体现在这几个方面:

1、              没有迅速准确、定性地了解三聚氰胺在这种浓度和摄入量下对婴儿的影响,只是凭自己的经验断定不会出太大的问题。这是方法论上的无知,无知得一塌糊涂;

2、              在风险不明朗时,没有做好最坏结果的推断和准备。我坦白说,我不知道田文华是怎么管理一个大企业的,但在这种情况下先进行风险最大化假定才是正确的做事方式,田文华的处理方式极其业余;

3、              不明白悬崖勒马还能够通过公关重新赢得消费者和市场,而通过捂的方式一旦东窗事发对企业的形象就是毁灭性打击。如果坦陈问题并尽快收回产品,在法律上也容易获得同情,可能只以渎职论处;而瞒报被发现后定罪可不是渎职这么简单了!这又是方法论上的无知,无知得彻头彻尾;

4、              把企业利益和消费者利益对立起来,不明白只要还能赢得消费者的心,企业就还可以东山再起,从头再来,这是世界观上的无知,无知得幼稚可笑;

5、              以为董事会决定自己就可以免责,这是心理学意义上的无知。责任分散是比较基本的社会心理学概念,很多时候采取集体决策就是为了分散责任,然而,分散了责任就等于能够得到正确的决策么?这是常识性无知,无知得低级可笑;

6、              以为这样就可以瞒天过海,简直藐视现代媒体的力量和网民的智商,又是一种常识性无知,无知得笑掉大牙。

我们当然可以说,田文华没有站在消费者和广大人民群众思考问题,就是不道德的。前面说过,道德是由你处在的系统决定的。对于一个企业和企业家,赚钱和维护企业利益就是道德。所以,尽管你可以从道德上审判田文华,但你的审判对警醒后人没有任何帮助。如果没有方法论上的提高,后来再来一万个董事长,他也会按照这种方式去做,因为在当时他心里真没有觉得这样做不道德。

我们为什么要把企业和消费者的利益对立起来呢?如果你明白企业的基础是消费者这一事实,你就不会把企业的利益放在消费者之上,因为只有消费者好企业才是真的好。这事它只不过是一个观念和认识的问题,根本无关乎道德啊。

田文华的思维方式做事方式难道是孤立的么?你纵横考察这几十年,有几个骨干、精英不是像田文华这么思考和做事的?我只能说,并不是他们的道德感出了什么问题,只不过是他们集体无知罢了。不懂现代管理学和心理学,认为权力在握就能搞好管理,你不出问题上帝该哭了,他这么无知还混得这么好,他该怎么混啊?

而这种集体无知的原因正是因为我们秉承了一种错误的道德:屁股决定脑袋,领导永远正确。就好像那些在开枪杀死无辜平民的纳粹,他完全可以说他只不过是奉命行事,你能说他不道德吗?可是他确实杀了人!田文华在当上领导前,一定也是某个领导的乖孩子,在田文华的部下里,一定也有一个听话能干的好苗子……可是,田文华,田文华的上级,田文华的下属,你们的知在哪里?你们本可以自己判断一切!

我读本科时痛恨那些偷税漏税的企业家,可是有一天我想创业我发现一个老实纳税的企业生存实在太困难了;而当我在一个小公司做到比较高的位置,知道公司的财务状况后,我更彻底忘掉了我自己的这些道德:如果你要自己的企业生存,在某些阶段不偷税漏税几乎是不可能的,尤其是没有一个强大财团给你投资时。有几个创业者又能得到大投资呢?以后我再也没有鄙视过企业家的偷税漏税行为,尽管其中有不少是明明有纳税能力而又不纳税的。我并不认为这种行为是合理的,但我明白,鄙视,是于事无补的。

所有在我们看来的失德行为背后一定有深刻的非道德因素;而我们对他人道德审判,往往不是狭隘就是无知。所以我不会去拷问董事长的道德准则,我只会看他有没有资格做董事长。

  

剽窃教授的道德准则

写到这里,我必须要先总结和强调:

1、  我不反对任何人用道德来要求自己和他人,我也并不否定道德能在一定程度上起作用;

2、  道德能起的作用非常有限,并且,道德并不是一个独立的产物,某种意义上,道德只是一个副产品,最多是个催化剂,是秩序决定道德,而非道德决定秩序。道德的广泛缺失正好反应了秩序混乱,而秩序混乱的根本原因不是道德缺失,是群体性无知。

3、  道德只是个表象,你可以把一个人的行为定义为失德,但这种定义没有任何实质性的作用。甚至,很多时候道德连美学意义都没有。

 

好,还得继续卖关子。我们容易把教授剽窃定义为失德,我不反对。但我们有没有看到教授剽窃背后的无知?

1、              专业无知。教授剽窃不外两种情况,一是引用或者审核自己学生论文时没注意,未注明出处,算是无心之失;二是明知道不是自己的东西还当成是自己的东西发表,算是明知故犯。前者是职业技能的无知,后者是专业能力的无知。如果一个学者没有发表论文的能力,要靠剽窃过活,算不算一种无知呢?

2、              自欺无知。一个人没有学术能力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总得有人去扫大街。发表不了论文,不肯承认自己没有学术研究能力,没有自知之明,这是最愚昧的无知;

3、              无能无知。据说不少人会问:我不做这行能做什么呢?我的天,如果一个学者还必须要依靠学术体系才能生存的话,那这人真不该做学术,最好去做技术性不强的重复劳动。一个人不适合干一行最好的办法是换行,不是通过作弊的方式蒙混过关。学术研究是某一类人适合做的事情,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做;不适合做学术研究既不是什么丢脸的事更不是世界末日。要靠作弊来维持生存,不是缺乏生存技能,就是对生活缺乏最起码的认识,同样是无知;

4、              盲从无知。很多人作弊的时候心存侥幸心理,其心理范式无非是:官员作弊升官发财,学者作弊发表文章。他们不知道,尽管概率上确实有人可以绕过规则而不被发现;但是对某个具体的人来讲,不管群体被发现的概率有多小,自己被发现的概率永远是50%。这种盲从和侥幸心理,一方面来源于社会对作弊行为某种程度上的默许和惩罚力度不够,另一方面也是作弊者自己对风险的低估,两方面的根源都是无知。

我还可以分析出三五种无知来,暂时不去展开了。总的来说,剽窃也好,其它学术中的不端行为也好。尽管从事实上它破坏了学术界公认的道德,但单纯从主体的道德感缺失来分析问题,并以道德自律来要求其他人,收效甚微。最后我们会发现什么情况呢?那些没有破坏规则的人并不需要以道德去约束他,因为他的学术能力足以保障他从事正常的学术活动,而那些敢于破坏规则的人无论你以何种学术道德去规范他都收不到成效。因为他必须要以破坏学术道德的行为来保证其生存,在生存和道德面前,你永远不要指望任何人能够优先选择后者。

当然,肯定存在有人已经活得很好了,还要通过学术不端来获取进一步利益。我们同样可以对这种行为进行心理层面的分析和社会生存环境层面的分析,先不赘述,有人感兴趣我们再讨论。这种现象从社会层面说是秩序的混乱,从个人层面说就是无知。而社会层面秩序混乱正好就是微观个人无知的集中体现。

所以,对学术不端行为举道德旗帜实际作用有效,最好的办法有两个,一是给其培训,让作弊学者再从本科读起;一是干脆将其踢出研究队伍,免得浪费粮食。

      

道德这东西

我本来不想写这一大段,刚才开会的时候我突然冒出想法,临时决定做一件不道德的事:加塞。

尽管我不想去给道德下定义,我们还是可以讨论道德的来龙去脉和道德的功用。

羞耻心和道德感应该不是人类固有的天性。从动物界似乎很难找到这两个东西,从孩子身上也可以发现这一点。心理学研究也倾向于认为儿童的道德发展有一个过程,这个在柯尔伯格的理论里也可以看到,不再多说。

我们可以断定,道德不是生物的普适天性,是社会、社会化的产物。我猜这一点异议并不多,生物的天性多半和环境和进化有关,而道德在社会环境中起什么作用呢?

一般我们经常说道德是法律的补充,我不满足于这个说法,到底怎么补充法,我见过说得清楚的不多。

管理学里有胡萝卜与大棒,前者是指给人甜头,后者是指给人惩罚。因此,道德是胡萝卜,法律是大棒。大棒好理解,说下胡萝卜。比如立贞节牌坊、十大杰出青年、感动中国等就是道德胡萝卜。道德胡萝卜的全部含义是:一不会给所有人吃,二没人可以仅靠胡萝卜为生,三胡萝卜多少还是有点甜味。从这个半假设性的定义,我们可以得到一些推论:

1、  法律(大棒)适用于所有人,至少名义上适用于所有人,他的目的是用强制性的手段规范社会中所有人的行为;

2、  道德由于社会资源紧张,它只能奖励社会中极少一部分人,然后靠这些人去带动其他人的行为。也就是我们俗称榜样的力量。因此,道德不适用于所有人,只有当某种道德体系经过多年的进化后,适用群体才会广泛;

3、  道德逐渐进化也会获得一些强制性半强制性的功能,有人会因为做了不道德的事情良心难安,有人会自觉不做不道德的事,有人会用道德规范要求他人;甚至,我们可以用猪笼沉江这样的东西来对付失贞妇女,而宣判者行刑者既不会获得法律上的惩罚,也不会产生负罪感。

4、  刑不下士大夫”这玩意推动了当时历史的发展,但现在产生极其负面的影响。“刑不下士大夫”实际上是权力集团和知识分子之间的相互妥协和利益交换,从那时起,中国的知识分子再也没有独立过。失去了知识分子帮助的平民,很容易被愚弄,而平民的造反由于没有理论指导也很容易被摁死,要不然刘备还得找诸葛亮,李自成还得找几个秀才?封建中国权力集团和知识分子在事实上构成为了一个精英集团,这个精英集团很大程度上独立于法律之外,大部分时候仅靠道德自律。在封建体系强大时,大多数精英有良好的道德自律使得社会和谐发展。而一旦权力集团的核心-皇帝或者知识分子集团的核心-宰相失去了道德自律,国家就会变得非常危险。本质上两类人失去道德自律是一回事,当独立于法律之外的系统失去道德支持后,社会就彻底失控了。因此,我们今天看到秩序混乱道德丢失,本质上也是一回事:“刑不下士大夫”某种程度上还在起作用。

5、  一个不道德的人,可能遵守法律;但反之,一个不遵守法律的人,要他遵守道德非常困难,尤其是传统道德观在今天已经不起作用时。也正是如此,一些有识之士呼吁恢复传统道德以恢复秩序。我坚决反对这一点。很简单:人类系统也好,物理系统也好,都是不可逆的;更何况,我们百年来的革命,不就是要摆脱封建系统么?如果现在又把传统道德观捡起来,算是什么回事呢?今天的道德缺失,主要由三种情况构成:精英集团肆无忌惮,某种程度上独立于法律系统之外,同时传统道德观又不再起作用,结果就是大家见到的那样;有人暴富,就一定有人穷,由于生存机会事实上的不对等,在生存和道德面前,社会底层人士逼上梁山抛弃道德选择生存;由于精英集团的榜样作用,社会中间阶层学习到不道德行为既能给自己带来实际利益,还能藉此进入精英集团,风险又不过分大,于是他们中的一些人选择了市侩而不是道德。在这三种失德之外的失德,都可以忽略不计。

所以,尽管我们今天见到的很多不道德行为表象上是不道德的,但其内涵却不能用不道德来归纳,找回道德也不能在事实上捍卫我们的生活。国家主席发出“八荣八耻”号召,他的号召绝对没有问题,但这个号召在事实上起了多少作用呢?

那些不受法律约束或者不怕法律约束的人,他根本不会在意道德虚弱的约束力;而恪守道德和恪守法律的根本是同一个人,那又何必多此一举大谈道德呢?那些不道德的人,他们当然乐于呼吁别人道德、看到别人道德,因为他正要你心甘情愿地奉献呢。

从宏观层面,唯一的解决办法是恢复秩序,这需要知,不需要德;从微观层面,能让个人获得生存的机会而不用铤而走险的去做违背道德和法律的事,同样需要知不需要德。如果一个人能够通过自己的劳动过上幸福生活,他不道德、不守法的成本就会提高,自我约束力就会增强,这些都不是靠说教式道德就能做到的,只能靠知啊!

为什么恢复秩序需要知不需要德,后面会讲到。

     

道德,还是秩序,这是个问题

李大侠最后说,“我们之所以捍卫日常生活的道德,是因为我们不想在买牛奶的时候,吃到XXX,不想买到假烟、假酒、假药,不想借朋友的钱不还,不想看到美女,就凭着沙包大的拳头抢占过来,不想被欺骗,不想在上街的时候,就被人无端杀掉。秩序很重要啊!没有道德,谈何秩序![6]我认为这是李大侠提纲挈领式的总结,因此最重要。前面那些细枝末节的东西就不费劲掰斥,只说这段,李大侠要是认为我理解得不对,可以批评。

秩序很重要啊!没有道德,谈何秩序!李大侠的意思,看来是道德是秩序的保障。如果李大侠是这个意思的话,我不能同意。什么是秩序?李大侠没有定义。从李大侠这段话里列举的例子来看,秩序实际上是一种保障,一种共同的行为模式,既受法律约束,又受道德说教。我们看下图:   

 

 

 

围绕图展开。社会资源和财富积累总是线性增长的, GDP增长约在7%-10%之间,我们姑且认为这个数字没有任何水分,考虑到人口增长、物价上升(其实还有需求增长)等因素,所以在一个不长时间如三五年内,社会财富积累趋于稳定,个人所得也就相对稳定了。在资源一定前提下,我们看普通人如何一步一步决定他的行动。

第一步:社会分配。现在有A先生,只是普通人。社会分配以某种机制给他一定劳动报酬,我们认为这是全社会达成的契约。契约体现全社会知的总和,因为社会财富总是有限的,给甲行业多一些,给乙行业必然会少一些。如果给乙行业太少,那么就不会有很多人从事乙行业,于是乙行业必须提高工资才能吸引人才,就会有人加入乙行业,代价是其它行业的工资相应减少。经过看不见的博弈,最后分配机制会相对稳定,这种稳定结构体现了全社会对不同工作价值认可的积分值,因此是全社会的知。

第二步:自我评估。好了,现在A先生每月可以拿到1000元。他将会对自己的劳动和所得做出判断。这个判断有可能是他自己的,有可能是从社会习得的。如果社会过分渲染诸如生活品质、崇尚奢侈,那么更多人会倾向于判断自己的所得偏少,即便他的所得已经超出了他的能力。一个成熟的社会倾向于尊重各种不同的价值观,人们按照自己的价值判断得失;而在一个不成熟的社会里,盲从者总是要多些。对自己劳动和所得的判断体现个人的知和社会的知,有时候二者是纠缠不清的,我们也没有必要把它们分开。

第三步:未来预判。现在,A先生认为社会分配不公平,他认为仅靠这点工资自己的生活无以为继。A先生接下来分析,在可以预计的未来,所得能否提升从而符合期望;或者,通过努力是不是可以改变生存状况。这同样体现社会的知A先生自己的知。如果A先生年复一年失望,那么他会习得无助。[7]习得无助者容易自卑自闭,如果当他们受到威胁,可能产生攻击行为,而不是通过正常渠道解决问题。在一个朝令夕改,政策最大的社会里,普通人容易习得无助,因为个人力量和政策比总是很小。一些人钻政策空子并成功,但更多人总是被政策摆布。当命运不被自己掌握时,要么麻木,要么亡命。

如果A先生认为未来可以期待,那么他很可能选择等待;而A先生习得无助后,他必须另找出路;或者换行,或者铤而走险。如果A先生认为换行也不会让自己过得更好,或者A先生认为自己不可能进入那些自己羡慕的行业,在他面前只剩铤而走险一条路。

第四步:收益评估。A先生在决定铤而走险之前,必须预估这会给生活带来多大程度改善。任何年代任何地方违反法律和道德都能轻轻松松赚大钱,因此不详细分析了。一个人心生邪念,他自己病了;一大堆人心生邪念,整个社会病了。病根不是缺德,是无知。

第五步:风险评估。A先生虽然知道铤而走险能让自己暴富,但还是下不了决心。他必须评估一旦事发自己将得到什么惩罚。增加每个人犯法或者不道德的成本最省事的办法是用大刑,用重刑。秦用苛刑,若耕牛病死县吏也被鞭挞,后果就是当百姓揭竿而起时,没有几个人愿意为秦卖命,最后拉胡亥一把的居然还是十万囚徒!所以兵者凶器也,圣人不得已而用之,滥用刑律收效最快,但人民敢怒不敢言,一旦暴发就不可收拾。最好不要把人逼到评估违法给自己带来风险的境地当人开始计算违法收益和事败惩罚之间的得失了,违法只在早晚

必须注意。对风险的评估可不只是对法律条款的学习。这里还有社会助长[8]和观察学习[9]。当A先生认为社会中其他人,尤其是社会的骨干力量罔顾法律和道德的行为给他们带来极大利益而又免于处罚后,他就非常容易学习这些行为。最为可怕的是,是否在事实上存在这些现象并不重要,只要A先生认为存在就足够了。

第六步:道德管理。A先生在实际行动前最后和自己的良知较量一番。个人的道德感如何形成,我这里不探讨。我想我们能够在某种程度上达成一致:道德感虽然和受教育程度不是完全一回事,但正常情况下,受教育多的人道德感会更强烈。大多数时候,受教育多的人生存能力总是强一些,于是我们发现,道德感强烈的人,很多人生活得很好;而道德感不强烈的人,需要改善生活。所以,你可以鄙视草根,但是你挽救草根的唯一办法就是交给他知,哪怕只是谋生的技能

一些人明明腰缠万贯还是为富不仁,其实也是无知:不知满足。所以,道德不过是防止你裸奔的最后一块遮羞布,它既不能帮你御寒,也不能让你看上去很美。我仍然不反对你寄望道德,只是你必须清楚,当你看到社会满是敢于挑战道德的人,就一定有十倍百倍的人认为社会分配不公。在生存面前,道德只能延缓矛盾,不能解决问题!

出现岳飞、文天祥这种道德典范的时代,都是糟糕得不得了的,我宁愿大家都是俗人但过得很开心,也不希望万世敬仰的大英雄,大模范出在这个时代。老子说: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在失去秩序的年代里呼唤道德,就像在漫漫长夜里呼唤萤火一样,只能陪你走一时,不能陪你走一生啊

也许,说到这里你已经明白什么是秩序了。我一直在想秩序和道德的关系符合什么样的物理现象。秩序是一个大型惯性参考系,参考系本身的性质决定了系统内一切规律和行为的极限;法律是系统内某个局部最强有力的场,约束着场内的运动;道德是在惯性参考系里被力场约束的物体,只能在一定范围内进行涨落。比如太阳系里的秩序是由太阳决定的,而人是处在地球引力直接影响下的物体。人能做的就是蹦几下,有人能跳一米高,有人能跳两米高,拿根竹竿跳十米,但始终跳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太阳-秩序,地球-法律,肌肉的力量-道德。

只可能先有秩序,不可能先有道德;道德只可能助推、催化秩序,不可能重构秩序。社会的道德标准和道德现象由秩序决定,如果社会道德标准超出了秩序,社会同样动荡不安,这是有历史事例的。

其实我们还可以从社会总成本的角度去看秩序和道德的建立。社会的知将决定社会推行某种秩序的成本。如果社会的知还不够建立起更合理的秩序,那么社会仍然会自发选择较低成本的秩序。卖个关子,不展开说了。

思考题:

1、              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到公元前134年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并被汉武帝采纳这近百年间,为什么会有几十年的纷争和混乱?在这其中秩序和道德的关系是什么?

2、              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到今天这近百年间,我们面临什么样的混乱?这其中秩序和道德的关系是什么?

知,还是不知,这是个问题

写到这里,我发现“谁喜欢道德”,其实前面已经交待过了,不用再写了,于是做第二件不道德的事:食言。直接谈知。

我们前面谈了一万字的知,到底知是什么,没说。苏格拉底说,“我想找到一个有知的人,但最终我发现,所有的人都无知,我自己也无知,不过,我知道自己无知。”所以,相对于浩瀚宇宙,所有人都是无知的,这是知的绝对性;但是如果人比人的话,还是有人有知,有人无知的,这是知的相对性

在小说《寻秦记》里,特警出身的项少龙被送到秦朝,文化程度不高的项少龙,由于有两千年的历史积淀,到了秦朝却成为一个深刻睿智的人,仅靠一句剽窃的诗“此时无声胜有声”,就获得了两大美女纪嫣然和琴清的芳心。可见,在现代无知的人,到了古代可以变得学识非凡。这是利用时间差异造成信息不对称,产生了相对的知。

但反过来就不一定成立了。比如今天的一个合格大学生,知识面广,知道很多孔子不知道的东西,但是我们能说比孔子知道得多的人,就一定比孔子更有知吗?显然我们不能得出这个结论。

尽管知识量(信息量)是知的一个重要指标,但并不是充要条件。所以有人说,那些剽窃的教授,难道还是无知的吗?这句话看起来很对,经不起推敲。同样是无知的,尤其是在考核、晋升标准不合理的体系里。当然,教授肚子里肯定装了不少信息,但是要比记忆能力,谁也别跟电脑比,不管你能记住多少东西,电脑总能记住更多。

其实,知的相对性不但体现在人与人比较上,还体现在人与事的匹配上。比如,一个普通技术工人,只要高中同等学历就能做得很好,至少在他的工作岗位上,他是知的。而一个不能正常完成学术研究,发表论文的教授,至少在他的工作岗位上,是无知的。套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合适的就是知道的”。

如果在这个岗位上的人并不能胜任岗位,而他又不愿意学习或调整自己的工作,他能做的事就是前面分析的那样,铤而走险。为什么他不能胜任岗位呢?社会的选拔机制出了问题。而不胜任的人很难被鉴别出来,社会的监督机制出了问题。鉴别出来了,惩罚的力度不够以至无法警醒后人,社会的惩罚机制出了问题。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要去抢自己并不能胜任的职位呢?因为低层职位生存困难,社会的分配机制出了问题。这些机制问题,归根到底是全社会的无知。如果你对社会的期望超过了系统的容错能力,那么发展必须要以牺牲相当一部分人的生存条件为代价。你希望系统有差异,这样才能形成进步的推动力,这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差异必须在社会“总知”能够企及的范围内。也就是说,社会发展速度不能无视社会“总知”。我们当然可以认为快速发展反过来能够拉动社会总知,但你怎么能指望一头气喘吁吁的老牛追上一列飞驰的列车呢?如果二者的距离太大,够不着了呢?如何判断发展速度超过了社会总知呢?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看基尼系数。基尼系数衡量贫富差距,贫富差距过大,说明一定有人的生存环境相比他的期望是恶劣的;也一定有大群人处在自己不胜任的职位上。因为社会发展会创生大量职位,而培养人才的速度(创造个人的知)跟不上。

社会总知(K)是怎么产生的呢?我们可以用这个公式来表达:K=G-W),G是所得,W是欲望。社会总知是个人所得和欲望之差的总和。一个高速发展的社会总知是负数,因为只有社会处于不满足状况,才会有更多的动力去创造财富。但是,如果负得太多,就必然造成社会秩序混乱。这是一对冤家,社会越有序,其发展动力相对来说就会弱一些,而一个失序的社会,某种程度上却是有活力,有创造力的。我们用热力学可以理解这一点,因为如果系统处处相等无差异,那么系统就“热寂”了。

我很无稽地猜测,社会发展速度是跟K成指数增长关系的:V=a-k + b,而社会的混乱度是社会发展速度的对数:S=logcV+d(bd是修正常数),社会秩序Z则是混乱度的倒数:Z*S=NN是常数)。这个公式纯属瞎猜,我只想表达一个观点:社会知和秩序是一对冤家,知越大(注意知正常情况下是负数),秩序就越稳定,但社会发展速度就会慢;而知越小,秩序就越乱,但社会发展速度会更快。只是,社会的发展速度必须在一定范围内,如果超出了这个范围,发展和秩序就不再受社会知控制,道德就开始混乱。我创造一个新词,叫“发展溢出,说白了,就是大家的素质这个杯子,装不下那么快的发展了,于是大家就会“造”,会“作”,会“折腾”,就跟杯子里装满了水,再往里倒,倒多少漏多少一样。想装更多的水,那您得让杯子长大点。

以上两段纯属胡诌,我自己看都觉得有很多问题,所以斜体标注。下面再胡诌个人的知。这是你经常见到的太极图,我们一直在想它到底是怎么回事。

 

其实,平面太极图是信息加工的高维图像在二维空间的投影。首先,世界由大量无序信息构成。这些信息,你可以随意加工,由于人的观测能力有限,所以在一个给定时间段内,人所知的信息总量是有限的。而人的观测能力在不断扩大,比如以前不能观测微观世界,现在能观测到了,于是,信息总量扩大了。

人这玩意,不能或者很难处理无序信息,能干这事的,得是上帝。人只有两条路可走,一凭直觉,一凭逻辑。实际上就是一个对无序信息进行编码解码让他有序的过程。表面看起来二者是对立的,其实二者是一致的。你对无序信息编码的同时,也就在解码。同样,你解码的同时,也是在编码。你编码的信息越多,层级越高,就越符合逻辑,同样,你对信息解码越多,层级越高,你的逻辑能力就越容易形成一种直觉。当二者达到一定程度,就形成了我们所谓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所以,知有两个层面,一是记忆,一是编码解码。人类的知识、科学是怎么进步的呢?张三看到了大量的无序信息后,创造出了一套编码解码体系。然后李四记住了他的编码解码体系,注意,光记住不行,还得朝前走。张三创造出了编码体系,对于李四来说,这套体系仍然是无序信息,他必须对张三的体系进行再加工,等于再创造出一套编码体系。所以,死记硬背是知的第一个层面,这个事,计算机也能干;计算机甚至能够通过机器学习一定程度上改变自己的程序规则,但有一件事它干不了,就是改变最底层的运算法则:0-1。而这事人干得了。人学习的最高境界,就是彻底改变底层运算规则;到了这个程度,新的运算规则将超越人的现有知识体系,想象力和创造力就是这么来的。不要得意,你改变了运算规则,等于创造了新的信息,于是,对于你来说,你还是无知的,因为你还得记忆新的无序信息,再重新编码解码。这就是爱因斯坦说的:每个人知道的都是一个圆,圆越大,不知道的就越多。所以,直觉只能帮助你解决你编码解码达到顶峰的那个领域的问题,用到别的领域,正不正确就纯粹看运气了。达到了直觉=逻辑这个层面的人,相对于那些编码解码能力比较低的人,还是要高出一筹,所以相对有知。

我们可以对编码解码能力进行分级,这样也许我们就可以定性的评价各类人知的水平了。能够创造出一个学派的大师(编码),和用一个简洁公式描述复杂信息体系的大师(解码),其信息加工实质完全等价,因此,他们的贡献也是类似的。如果你真正理解了一个学派,你总能用尽可能短的信息描述出这个学派的精髓;同理,你要真正理解E=mc2的精髓,必须学习大量相关物理知识。同一个公式,在初学者眼里和大师眼里是完全不一样的,差异就是相关信息的丰富程度和信息编码解码的深度。

我们回过头来看孔子和今天大学生的差别。今天大学生记忆的无序信息可能比孔子多,但是,由于他们编码解码能力差得太多,所以他们还是不如孔子有知。

 

十诫

写到这里,我要做这篇文章里最后一件不道德的事:反悔。

我在构思这篇东西时,想到了这十诫:不知知、不知识、不知人、不知己、不知常、不知无常、不知有限、不知无限、不知道、不知无道。

现在我决定不谈它们。我读过一些知识分级或者学习分级的东东,我觉得他们都不足以判断一个人是否有知。

我发现我越来越倾向于成为一个结果论者,所以我说,判断一个人是否有知的标准就是他吐出来的信息是否比吃进去的信息多。

当然,一个人一辈子会读成百上千本书,但会写成百上千本书的人恐怕没有,要有写出来的也多半是垃圾。

所以这有个信息密度的问题。如果你能用一个词语把前人需要用100个字才能说清楚的事情说清楚,而又能让大家理解的话,由于你降低了大家需要储存的信息量,所以本质上你浓缩了信息,也就产出了新东西。

我决定草草结束这篇文章,但我非常同意AISTguest的评论:“知与不知是一个动态,永远在学习与不知道,再学习的过程中前进。”所以,对于人类来说,“知”实际上是一种状态,而不是一个事实;是一个过程,而不是结果;知有本征值,但知是测不准的,只会坍缩,不会确定。

所以,我看到很多人声称坚持真理,不得不说:真理,就是不坚持。

那种自以为智珠在握而又不知圆通的,实际上是最终极的无知。

 

[1]  维基百科  柯尔伯格

[2]  故事参考:科尔伯格道德两难法发展儿童的道德判断力

[3]  三鹿原董事长田文华受审时称很多事不知情

[4]  三鹿掌门田文华受审情绪平静 法庭不准带纸笔

[5]  三鹿集团由出现问题到走向崩塌全过程调查

[6]  捍卫日常生活——答杨玲

[7]  Wiki—learned helplessness

百度百科:习得无助

堂吉诃德的博客:习得无助

     在这里我对这个概念的应用进行了迁移,欢迎批评。

[8]  社会助长实验

Wiki --Social facilitation

社会助长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9]  百度百科 观察学习

     Wiki -- Observational learning

参考文献:

迷惘时代的道德两难

几个关于道德两难的疑问

 

全文完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638-216703.html

上一篇:静夜狂思-58-道德是蟑螂
下一篇:终极无知
收藏 IP: .*| 热度|

30 王朔 武夷山 蒋新正 薛长国 徐磊 廖永岩 何琴玉 孟津 王桂颖 刘玉平 郑融 朱林 祖乃甡 阎建民 郭向云 沈海军 马昌凤 张素芳 曹广福 王春艳 曹聪 寸玉鹏 钟炳 杨秀海 陈国文 迟菲 牛丕业 shareworld kexuetansuo iluay

发表评论 评论 (3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4 00: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