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非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罗非

博文

中医学里的肾与胃——心解濒湖脉学(之十一)

已有 3453 次阅读 2018-3-29 13:18 |个人分类:科普|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经络, 脉象, 脏腑, 神经系统, 内分泌

       讨论到此,我们可以大致得出一个关于经络的综合印象了。经络现象中的经脉部分,必然与血液的运行有关。而血液在经脉框架下的运行现象,又与气息有密切的关系。而由全身分经诊断缩减为独取腕脉的寸口,又把脉诊由具体的生命现象观察转变为对的观察,也就是说,它是诊者认知活动中对患者综合状态感知的投射。

      患者的经络运行把自己的动向表达在手腕体表的皮部上,再由诊者通过自己的触觉,与其它途径所获得的信息综合起来,投影到认知空间中。就得到了对患者的生理和病理状况的感知。本节接下来就讨论经脉现象的内在机制。


**********


资始于肾,

【首先,什么是资始?最早的用法见《周易》: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可见资始有凭依以开始之义,即所谓本源。因此,本句揭示出,经脉现象的本源凭依为肾。那么,肾又是什么呢?肾的资始乾元的资始又是什么关系呢?

      如果单纯从训诂的角度,肾在五行属水,《周易》也曾说天一生水,地六成之。看起来肾和中国文化中代表本源的最初生的有密切的关系。但如果仅仅这样望文生义,那么中国文化就又要陷于空谈了。必须认真了解在中医学中的内涵,才好明白为什么经脉资始于肾。

      首先要了解,中医的也好,其它脏器也好,都并不仅仅是解剖死人时看到的那个物理脏器本身;而是在活着的时候,可以观察到的与该脏器有关的各种作用的集成。因此,中医学把它叫做脏象。也就是说,中医学所谈的脏腑,也是在的层面,也就是在认知空间中的呈现层面来谈的。

      中医学关于肾脏的脏象有许多描述,其中提及最多的是先天之本主水藏精腰为肾之府,和主骨、生髓、上充于脑。可见,肾的功能和脑、脊髓的神经系统有密切关系,也和包括核心肌肉群在内的运动系统有密切关系。

      综合本节的分析,可见经络现象发生的基础,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神经系统的功能。】

资生于胃,

资生也见于《周易》: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资生凭依以发生之义。用现代的语言,就是物质基础。与此相对,资始可以理解为功能基础

      为什么经络脉象资生于胃呢?如果训诂起来,中医说胃为土之府。《周易》也说天五生土,地十成之。可见是五行中的最后一环,在中国哲学中从形而上到形而下的演变过程中,土是最终承接万物现象的物质基础。

      但具体落实到人体经络脉象中,胃又为什么起到资生的作用呢?从现代生理学知道,胃是消化系统最上端的大型容纳性器官,可以视为整个消化道的代表。从中医学脏象来说,胃更是囊括了消化容受功能。

      从进化的角度,消化道相当于原始的腔肠动物。腔肠动物能够吞入食物,加以消化,再排出残渣。更重要的是,腔肠动物本身就具备神经网络,而且是无中枢的分布式神经网络,借以调节它全身的功能。

      消化道也具有独立于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网络,具有自我调节功能。它还拥有强大的内分泌功能,能够分泌多种化学物质,对外实现消化功能,对内调节自身运行,并借此与身体其它部分相互协调。消化道中还含有大量的共生微生物,它们也都既贡献于消化作用,也贡献于内分泌作用。

      因此,胃在中医学体系中,即贡献了消化吸收和营养提供,也贡献了自主神经系统、内分泌等作用。正是由于胃所代表的这些作用,经络和脉象才能够借以发生。】

阳中之阴,

【我们讨论过,所谓阴阳,至少有一种体系,可以认为形而上者为阳,形而下者为阴。那么所谓阳中之阴,就是在无形之中非常接近有形的现象。经络与脉象,就是这样的一类现象。所以称它为阳中之阴。】

本乎营卫。

营卫,古亦作荣卫。军队驻地,称,周边设岗哨与巡逻,称

      《黄帝内经·素问》中有许多地方讨论荣卫,其中绝大部分都荣卫并称,只有《素问·逆调论》中曾经分开讨论,并说荣气虚则不仁,卫气虚则不用,荣卫俱虚,则不仁且不用,肉如故也。可见荣与卫都与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有密切关系,其中荣偏重于传入感知,而卫偏重于传出控制。】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369-1106316.html

上一篇:脉象从何而来?了解脉象所需的概念准备——心解濒湖脉学(之十)
下一篇:营与卫:中医学中的感知与运动调节——心解濒湖脉学(之十二)
收藏 IP: 159.226.113.*|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1 07: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