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毛忽洞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大毛忽洞 自留地是桃花源,只种颜色不耕田。 点击 【博文】 看分类目录 邮箱: lishchlishch@163.com;lishchlishch@gmail.com

博文

基础研究的“牌坊效应”

已有 4743 次阅读 2007-7-21 11:35 |个人分类:背景和内涵|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基础研究的“牌坊效应”
科研可以简单分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
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对研究者的人格有完全不同的要求。
从事基础研究的人,必须讲究“贞洁”,相当于被立牌坊者。
从事应用研究的人,不必讲究“贞洁”,可以是“婊子”。
 
例如,某国要造一个“相面照相机”(未来心理学间谍照相机)
(根据照片,分析人的思想,推测出此人做过什么决策)
该国情报局派出两名科技特工(AB),到别的国家收集技术情报。
A特工到某国家之后,
采取偷鸡摸狗,鸡鸣狗盗等手段,
偷了必要的工艺图纸,抢了祖传秘密技术。
A特工回某国后,
果然造出了相面照相机,
并且获得重大奖励,
被授予民族英雄。
由此可见,应用研究可以不择手段。
 
B特工到某国之后,
每天游山玩水,偷香窃玉,
在玩乐之余,
B特工到一家图书馆找到了一篇《相面方略》,
B特工悄悄把此文腾草一遍,署上大名,
投到世界著名刊物《相面未来》,
一周之后,文章就发表出来。
B特工拿着文章回国交差,
情报局老板一看,破口大骂,
《相面方略》是别人的文章,
几块钱就可以复印一份,
你花销了那么多钱,
嫖了女人还剽了篇文章,
丢人现眼。
说话间,情报局老板拔出手枪,
毙了特工B,还骂了句,
“婊子养的”。
 
特工A懂应用研究的特点,
        特工B不懂基础研究的特点。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321-4761.html

上一篇:再驳杨振宁的“归纳法论”
下一篇:十月,诺奖情结的发情期
收藏 IP: .*| 热度|

1 gaoshannankai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5 17: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