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驳杨振宁的“归纳法论”
杨振宁先生认为,中华文化有归纳法,可没有推演法。(请点击来源)
归纳法的内涵及其特点:
归纳法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特点,如同一条大河流,其他小河小溪随时可以汇入,一起流向海洋。
归纳法最重要的特点是自下而上,从科学方法论的角度讲,就是先经验后唯像,然后再上升到理论。实验数据(包括对自然的观察)是最基础的,经过对大量观察数据的归纳法处理,可以得到唯像的经验理论模型;对经验唯像模型进行再归纳,最后可以得到物理层次上的理论模型。例如,气体状态方程就是这样被归纳出来的。
PV=C,(从一种实验数据归纳出一个很粗的经验模型);
PV=CT,(从很多的实验数据归纳出一个较好的唯像模型);
PV=nRT,(从更多的数据和信息归纳出一个物理模型)。
如果把认识的过程从开始的初级阶段到后来的高级阶段连接起来看,处于最下面的是观察的数据,上端是思维的结果,中间是认识的过程。归纳法的特点是从下到上,从个例到一般,从低级到高级。
推演法的内涵及其特点:
推演法具有封闭性和排他性特点,如同磨道里的一头驴,自己占一条道,一圈一圈地走下去,自我封闭,没有岔路。(古老的石磨用毛驴拉,毛驴围绕石磨转圈,博主注释)
推演法最重要的特点是自上而下,从科学方法论的角度讲,就是先公理(公设)后推演(推理),从一般到个别,从高级到低级。
缺少归纳法的思维不仅影响到中国科学界,也影响到中国社会的其他领域。中国近代科学落后,完全是由于中华文化缺少归纳法和社会不崇尚归纳法所导致的直接后果。换句话说,中国近代科学落后也是推演法思维和观念模式在中国盛行的结果。
中国封建社会推行的是从上到下的、封闭的、排他的和“天不变道亦不变”的为人为政模式,和归纳法的思维和观念模式格格不入。
在中国封建社会,当皇帝开国的时候(开国皇帝打江山的时候),他们都以归纳法为思维和观念模式,推行他们的为人为官为政的纲领,不过,皇帝推行这种具有归纳法特点的思维观念很短暂,一旦他们取得江山之后(掌权之后),他们就结束了归纳法的思维,开始实行推演法的思维和观念。
皇帝把自己的想法和喜好作为至高无上的公理(公设),然后号令天下,让下面的官员和文人学者无止境地推演皇帝的“公理”,结果是著述一大堆,真理的含量却很少。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华文化充分体现归纳法的时期,文人学者根据自己的观察,进行归纳和总结,创立了各种学说。
然而好景不长,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之后,归纳法在中华文化中基本上就被废止了,从此开始推行封闭的、排他的和从上到下的推演法思维和观念,这种思维和观念模式统治了中国几千年。
总而言之,无论从什么角度讲,中华文化绝对不缺少推演法,而缺少归纳法。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321-4744.html
上一篇:
买烧杯和《触龙说赵太后》下一篇:
基础研究的“牌坊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