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士研究生导师,简称“博导”。博指知识、修养,导指方法、手段。导而不博,能力问题;博而不导,态度问题。故此,博为条件,导为结果。那到底何为“博”?“博”本义为兵器,引申为搏斗、搏击。秦以后,假义行而本义废,指“宽、广、大”。故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解释为“大,通也。”就博导之“博”而言,通常指专业基础扎实,研究视野广阔,理论修养深厚,学术感觉敏锐,成果在国内或国际处于或接近领先水平。所以,很多高校申报博导的条件非常苛刻,比如权威期刊论文、知名出版社著作、省部级以上课题、获奖等等。但是,有些博导之“博”,实在不敢恭维。
我亲眼目睹过一位博导在博士论文答辩时的丑态。别人都围绕专业问题侃侃而谈,而此“博导”讲了一些专业皮毛问题之后,就错别字、病句、标点符号、注释和参考文献的格式等问题“大谈特谈”。我顿时晕倒,感觉眼前不是在答辩,而是进行一场中小学语文公开课。
实事求是地说,把答辩场变成中小学公开课,讲些学术规范,倒也罢了。滑稽的是,有些博导为了显示自己的“博”,对专业问题故作“博”状。有一篇博士论文是写日本动漫导演宫崎峻的,答辩时某博导张口闭口都是“宫峻崎”,有学生提醒应该是“宫崎峻”时,此博导脸色顿红。这与钱钟书小说《围城》中丢了讲稿而“梅毒、大麻”地乱吹一通的方鸿渐和鲁迅小说《高老夫子》中因仰慕俄国文豪高尔基之名而更名为“高尔础”的高干亭有何区别?上述者名为“博”导,实为“薄”导——“知识浅薄的导师”之谓也。
“博导”还中有一种特殊的“博导”,那才是真正的“博导”。有一位国家部门的领导应邀到各地高校参加活动,凡有高校聘请他担任博导的,他大都欣然接受。于是,此君在南京、重庆、杭州、广州等多个高校均担任博导。“领导”变“博导”,高校看中他的“权”,他看中高校的“钱”。权钱交易中,此博导几乎不在高校现身,更不用谈指导学生了。我曾在一篇文章中把这种人称为大学里只闻其名不见其人的“活魂灵”(果戈理笔下有“死魂灵”)。这种“博”遍全国的做法多么形象地诠释了“博导”之“博”的含义!
博导之“博”乱象的产生原因多多,大体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评审博导环节把控不严。鱼与龙是有区别的,但在评审过程中,有些人有意把“鱼”当成了“龙”,于是鱼龙混杂于一川。网上有消息称,上海某政法学院评审博导的标准几乎每次都会修改,尤其是有特殊人物申报时,标准就会量身“私人定制”。根据该校要求,15篇CSSCI论文才有资格申报。但有一年,某特殊人物申报,标准特意加上一条:教学优秀,科研成果可以适当放宽。所谓的“放宽”,其实就等同于没有要求。结果,该特殊人物虽然只有学士文凭,仅发表了6篇论文(而且4篇是校内刊物),但名正言顺地由“鱼”变成了“龙”。之后,有人在校网上发帖调侃道:“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这样有意“鱼龙不分”的做法岂止是上海该高校,其他地方就没有吗?
二是评上博导之后兵器入库、马放南山的自我放松。一些人由“鱼”变“龙”后,自感修成正果,不再渴求“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学术发现,所谓“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执着,所谓“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的努力都渐渐随风飘散。或者铜臭盈身,变成了学术商人,办公司,跑项目;或者周旋于政界,当成了政府权力部门的附庸,在各种场面频频露面。最可怕的是有些博导甘愿化作一颗看破一切的“顽石”。看一点书,上一点课,写一点文章,了此一生,以应付学校的考核为满足,主要时间,或者忘情山水间,怡情养性,或者凑响锅碗瓢盒交响曲,俗不可耐。对于这样的“顽石博导”,任何人都无可奈何:他无所谓好,也无所谓坏;无所谓优点,也无所谓缺点。所以,你不会表扬他,但也无法批评他。
无论怎样,在当下的中国,“博导”的称谓依然是神圣无比,让人肃然起敬,顿生高山仰止之情,因为只有是较有成就的教授或者个别非常优秀的副教授才有资格担任博导。博导不“博”的现象无疑玷污了博导的形象,败坏了学界声誉。我想,如果评审环节严格把控,把不具体申报博导条件的人拒之门外;如果对于博导完善考核机制,对于不合格的博导,能取消资格,博导之“川”就不会鱼龙混杂,博导之“博”才真正能“博”起来!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9 15: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