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物语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陈吉德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导

博文

何谓有学问? 精选

已有 8094 次阅读 2020-12-9 23:21 |个人分类:学界观察|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学术会议频频亮相就说明有学问?我虽然也参加一些学术会议。

学术头衔多就说明有学问?我虽然也有一些学术头衔。

学术论文发表多就说明有学问?我虽然也一些发表文章。

学术著作出版多就说明有学问?我虽然也出版一些著作。

学术称号多就说明有学问?我虽然也有一些称号。

职称高就说明有学问?我虽然早已评上了正高。

或许有人反问道,如果上述标识不能说明有学问,怎么才能说明有学问?你既然有学问,为何不能频频坐在学术会议合影的C位?为何不能获得众多学术头衔?为何不能发表很多论文?为何不能出版很多学术著作?为何不能很快晋升职称?

是的,在当下的中国,假如像南朝刘勰那样,深藏寺庙,青灯古佛,埋头立著,早已不合时宜。这是一个必须秀、快速秀而且要秀得与众不同的时代。每个学者都在想方设法秀自己的学问,别人在秀教授,他在秀二级教授。别人秀博导,他在秀资深博导。别人在秀副院长,他在秀副院长(主持工作)。

就腹中学问和所秀标识的关系而言,主要有以下种情况:

一是有真才实学,无标识可秀。这类学者潜心治学,博览群书,讲课生动形象,引听者如潮。但不爱申报课题,不爱著书立说,颇有孔子述而不作的古朴遗风。这类学者的处境之惨可想而知:没有职称,没有称号,更没有职务。我认识的一位学者颇受人尊重,他开的公选课只要上线,立刻满额,但走到退休还是一名讲师,自己戏称为“老讲”。

二是有真才实学,不屑于秀。这类学者迷恋于书斋,遨游于学海。他们不喜欢参加学术会议,除非万不得已。他们也出书,也发论文,也拿项目,但从来不秀。在5G来临的时代,他们甚至都不会用智能手机,更不说他发朋友圈。

三是有真才实学,特别喜欢秀。这类学者有一定的内在学识,同时秀功也超强。有一碗水,能秀成一桶水;有一桶水,能秀成江河湖海。有位学者加了我的微信,连一个笑脸都不发,立刻发来自己的各种成果简介,接着推送自己的公众号。

四是没有真才实学,但善于秀。这类学者腹中并无多少诗书,但情商颇高,能够利用各种关系,谋得职称、职务,发表论文,获批课题。然后利用公众号、朋友圈、学术会议等各种方式秀自己的成果。

上述四类,第一类最可爱,第二类最可敬,第三类最可笑,第四类最可怕。现在可以回答何谓有学问啦:只要秀得好,就算有学问;反言之,即便有真学问,如果不秀,一定不会像会秀的人那样充分享受到各种红利。

一切都是符号,一切都是表象,一切都是浮躁,一切都是显摆,一切都是推销,一切都是急功近利,一切都是喧哗与骚动。所谓的谦逊、所谓的内敛、所谓的沉稳、所谓的扎实早已随风飘去。真正的学问被放逐,真正的才气被抽空。

夕阳西下,微风吹拂,曲水流觞,坐而论道。让真正的学问在碰撞,让真正的思想在狂欢,这样的日子何时来临?呜呼哀哉!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678-1261819.html

上一篇:火化不该成为农民额外负担
下一篇:申请考核制招博的烦恼
收藏 IP: 114.222.176.*| 热度|

35 王安良 郑强 杨涛只 曾杰 王兴 武夷山 尤明庆 王勇 郑永军 鲍海飞 徐耀 籍利平 黄永义 刁承泰 宁利中 王从彦 陆仲绩 宁许乐 王庆浩 李东风 晏成和 檀成龙 贺玖成 王茂清 都世民 郝力壮 孙宝玺 段含明 王启云 文端智 张鹏举 钱家骏 汤茂林 毛善成 sunyan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14: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