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术会议频频亮相就说明有学问?我虽然也参加一些学术会议。
学术头衔多就说明有学问?我虽然也有一些学术头衔。
学术论文发表多就说明有学问?我虽然也一些发表文章。
学术著作出版多就说明有学问?我虽然也出版一些著作。
学术称号多就说明有学问?我虽然也有一些称号。
职称高就说明有学问?我虽然早已评上了正高。 或许有人反问道,如果上述标识不能说明有学问,怎么才能说明有学问?你既然有学问,为何不能频频坐在学术会议合影的C位?为何不能获得众多学术头衔?为何不能发表很多论文?为何不能出版很多学术著作?为何不能很快晋升职称?
是的,在当下的中国,假如像南朝刘勰那样,深藏寺庙,青灯古佛,埋头立著,早已不合时宜。这是一个必须秀、快速秀而且要秀得与众不同的时代。每个学者都在想方设法秀自己的学问,别人在秀教授,他在秀二级教授。别人秀博导,他在秀资深博导。别人在秀副院长,他在秀副院长(主持工作)。
就腹中学问和所秀标识的关系而言,主要有以下种情况:
一是有真才实学,无标识可秀。这类学者潜心治学,博览群书,讲课生动形象,引听者如潮。但不爱申报课题,不爱著书立说,颇有孔子述而不作的古朴遗风。这类学者的处境之惨可想而知:没有职称,没有称号,更没有职务。我认识的一位学者颇受人尊重,他开的公选课只要上线,立刻满额,但走到退休还是一名讲师,自己戏称为“老讲”。
二是有真才实学,不屑于秀。这类学者迷恋于书斋,遨游于学海。他们不喜欢参加学术会议,除非万不得已。他们也出书,也发论文,也拿项目,但从来不秀。在5G来临的时代,他们甚至都不会用智能手机,更不说他发朋友圈。
三是有真才实学,特别喜欢秀。这类学者有一定的内在学识,同时秀功也超强。有一碗水,能秀成一桶水;有一桶水,能秀成江河湖海。有位学者加了我的微信,连一个笑脸都不发,立刻发来自己的各种成果简介,接着推送自己的公众号。
四是没有真才实学,但善于秀。这类学者腹中并无多少诗书,但情商颇高,能够利用各种关系,谋得职称、职务,发表论文,获批课题。然后利用公众号、朋友圈、学术会议等各种方式秀自己的成果。
上述四类,第一类最可爱,第二类最可敬,第三类最可笑,第四类最可怕。现在可以回答何谓有学问啦:只要秀得好,就算有学问;反言之,即便有真学问,如果不秀,一定不会像会秀的人那样充分享受到各种红利。
一切都是符号,一切都是表象,一切都是浮躁,一切都是显摆,一切都是推销,一切都是急功近利,一切都是喧哗与骚动。所谓的谦逊、所谓的内敛、所谓的沉稳、所谓的扎实早已随风飘去。真正的学问被放逐,真正的才气被抽空。
夕阳西下,微风吹拂,曲水流觞,坐而论道。让真正的学问在碰撞,让真正的思想在狂欢,这样的日子何时来临?呜呼哀哉!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14: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