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悼念陈雄老师

已有 5794 次阅读 2016-7-2 10:58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悼念陈雄老师

武夷山

   今天接到中学班主任老师薛复的电话,她告诉我,她的老伴、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陈雄先生已经去世,丧事已处理完毕。我知道消息太晚,没有机会给陈老师送行了,只能写几句话表达一下悼念的心情。

   陈老师生于1929年,参加革命很早,是老共产党员。在战争年代,他经历过不少惊心动魄的事;和平建设时期,他成了优秀的学者。俄语文学研究是他的专业,但他晚年却对古典诗词创作发生了浓厚的兴趣。

   百度百科对陈雄老师的介绍如下(博主做了少许文字调整):

陈雄, 192911日生,福建省福安市人。原名陈铭康1956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曾任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研究生教研室副教授、外国文学研究室副主任等职。

人物简介

现为南京师范大学教授、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理事,江南诗书画院特约研究员、江南诗词学会编委,香港中国国际交流出版社特约顾问编委,《世界名人录》、《中华人物辞海》特邀顾问编委等职。

文学成就

    一生主要从事教育事业,曾担任外文系本科生和研究生的俄罗斯语言文学概论文学研究方法论等课程。论文涉及美学、文学理论、外国文学评论、翻译理论、诗歌翻译技巧等。如《谈谈意象雏形》、《共鸣管见》、《西欧文学中人道主义的演变》、《重新整好脱节了的时代一评[哈姆莱特]的主题》、《翻译标准刍议》等等。业余从事新诗和旧体诗创作,以及外国诗汉译和外国历史汉译。论文及部分新诗旧体诗和零星译诗为三十多种报纸杂志和选本所刊登。译诗专集有《叶夫图申科抒情诗选》,参加翻译的成果有:苏联大百科全书,世界大战史,葡萄牙安道尔摩纳哥圣马力诺等国的历史或现代史。部分论文和诗作获科技进步奖,中国当代作家文艺新作汇展、香港回归祖国诗赛等五个优秀奖和佳作奖,部分诗歌为中国当代作家代表作陈列馆收藏陈列。颂香港回归祖国新诗三首旧体诗八首为香港行政长官办公室收藏。事迹被收入:《中华人物辞海》、《中华人物大典》、《中华诗人大辞典》、《中国专家大辞典》、《世界名人录》(香港)、《世界名人录》(美国)、等十多种。

   我们这个班从初中到高中从来没有打散过,一直是个整体,一直由薛老师做我们的班主任。薛老师爱生如子,因此,所有同学都尊敬她,爱戴她。毕业后,我们从未终止过与薛老师的联系。我们班同学建立了微信群后,自然要邀请薛老师加入,这样,高中毕业40年后的今天,我们这个班集体还依旧存在。好几位同学每天早晨上微信后习惯发出的第一句话都是:“薛老师早上好!同学们早上好!”

   由于薛老师的缘故,我们也逐渐认识、熟悉了她的爱人陈雄老师。当年,我们班在校办工厂日夜苦战,生产铁路客车所需要的逆变器(逆变器的作用是将直流电变为交流电,这样就可以在车厢内点日光灯了。而在逆变器问世之前,车厢内只能使用白炽灯泡)。一次,我们干活干到很晚还没有收工,连晚饭都没吃。薛老师身先士卒,与我们一道干。那时,谁家都没有电话。陈老师在家里大概等得焦急,就到校办工厂来找薛老师了。这是我第一次见到陈老师。当时他四十多岁吧,并不老,他在我心中留下的第一印象就是慈眉善目。如果要我概括对陈老师的总体印象,我最想说的还是“慈眉善目”四个字。

   后来薛老师曾告诉我们,陈雄老师简直就是个活雷锋,无比地热心助人。薛老师说,“要是你没有袜子穿,他恨不得能脱下自己的袜子给你穿上”。多年后,当陈老师听说我孩子喜欢诗歌时,就当即送了我几本诗歌方面的书,后来又寄送了几本。

   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在驻美使馆科技处工作。也是在那段时间内,陈老师、薛老师曾来美国巴尔的摩看望女儿,住在女儿家。有一次,我们科技处的同志们去巴尔的摩市参加活动,我就顺便去老师女儿家看望两位老师,把我的同事全都带去了。两位老师热情欢迎我们,做了鸡汤混沌招待我们。陈老师还拿了一块专门请客人留言的大纸板请我留言,我写道:

   师恩如海,学谊最亲。

   异域相见,欣喜莫名。

   “师恩如海,学谊最亲”,就是多年来我们同学们与薛老师、陈老师的关系及我们同学间相互关系的真实写照。

   陈雄老师安息吧!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57-988172.html

上一篇:18世纪的一位贵族女科学家
下一篇:参加亚洲研究学会年会,有感触----日记摘抄499
收藏 IP: 1.202.71.*| 热度|

16 王启云 史晓雷 杨正瓴 钟炳 晏丽红 张伟 姬扬 葛素红 王德华 章成志 吉宗祥 郝炘 王桂颖 俞立平 sunyang86 zjzhaokeqin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9 10:0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