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当年影响过一代人的自学成才人物

已有 20490 次阅读 2014-6-3 06:49 |个人分类:科林散叶|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当年影响过一代人的自学成才人物

武夷山

 

几天前,“发现本所第一届研究生写的回忆文章”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557-799235.html)中,第一届研究生刘新民回忆道:

许立达小小年纪就自学英语,编辑出版了英汉地震学词典,因此被当作自学成才的典型在报纸上长篇累牍地加以报道。当时上海许氏三兄弟(许立达、他两个哥哥许立言和许立功)和曹氏姐妹(曹南薇和曹南燕)很是风光了一阵子。

这使我联想到,当年,一些自学成才人物的名字是如雷贯耳的,他们至少鼓舞了我们这一代人的学习斗志。那么,他们后来如何了?在网上搜索出以下结果。

一是许立达,后来成为本所第一届研究生。我从大四起对科学学发生浓厚兴趣,曾买过《情报科学》杂志社内部出版的《科学学概论》一书,该书主编者之一许立言则是许立达的哥哥。

二是曹南薇。据http://www.mc.e21.cn/Item/29167.aspx

1968年夏天,正是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高潮。这一年,曹南薇17岁。她患小儿麻痹,按政策不下乡,但是留城也找不到工作。那时还没有个体户。她没有父亲,和母亲相依为命。一天,曹南薇在报纸上看到关于“高能物理”的报道。17岁的她竟然心潮起伏。她把报纸剪下来,日思夜想。她想,高能物理这么重要,我能不能做点什么? 就这样,她不经意地定下了自己的理想。

她开始学习。她关在家里,一年又一年,初中、高中、大学、专业课程,她都学完了。十年后,到1978年,她27岁时,她的论文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引起了很大震动。随即,国家高能物理研究所接纳了她。

 无独有偶,曹南薇的姐姐曹南燕也是有学问的,她1968年毕业于北大心理学专业,后来是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教授,博导。多年前,我第一次见到她就追问:“曹南薇是你什么人?”答曰:妹妹。

三是大家都知道的张海迪。张海迪,汉族,山东省文登市人,中国著名残疾人作家,哲学硕士,英国约克大学荣誉博士。198337日,团中央举行命名表彰大会,授予张海迪优秀共青团员光荣称号,并作出向她学习的决定。1960年张海迪五岁时因患脊髓血管瘤导致高位截瘫,自学完成了小学、中学和大学的知识,并学习针灸,在当地行医。1982723日同王佐良结婚。1983年中国共产党决定将张海迪树立为宣传偶像。张海迪女士得到了两个赞誉:一个是八十年代新雷锋,一个是当代保尔。张海迪历任第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200811月当选中国残联第五届主席团主席,2013919日选举连任中国残联第六届主席团主席。

四是苏阿芒,据http://baike.sogou.com/v5829551.htm

词作者苏阿芒,(1936.11—1990.9),黄山区广阳乡人,原名苏承宗,阿芒是他的笔名。他是一位自学成才的著名作家、诗人、翻译家,他的成功是文学领域的一个奇迹。他出生于1936年,幼年承父母寓居天津,少年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过着十分艰难的生活。他在上小学时就很喜欢读书。母亲给他点零钱,他从不买零食吃,而是积累起来去买书。他读过的书,也都保存得整整齐齐。从许多书籍中知道祖国是个伟大的文明古国,有着光辉灿烂的历史,便立志要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了解世界。为此,他特别努力学习外语。 1954年,苏阿芒中学毕业,他满怀热情地报考大学西语系,结果是连续3年参加高考均名落孙山。原因是他的父亲在旧法院当过两年的书记员而难过政审关,被取消录取资格。在那唯成分论的年代,大学之门对苏阿芒是可望不可进的。母亲望着儿子塌陷的眼窝,真不知说什么好。他担心儿子病倒,担心他一蹶不振。可是苏阿芒在痛苦地思索之后。他决心选定了一条自学的道路。上中学时,他就对文学和外语产生了特殊的兴趣,英语、俄语都学得很好。现在,为了自修外语他给自己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每天很早就起床,晚上学到深夜。北方的冬天,寒气逼人,滴水成冰。他勤奋学习,常常忘记了吃饭,忘记了寒冷,炉子灭了,他也不再去管它。他在继续提高英语和俄语水平的基础上,又自学了德用和法语。这时的苏阿芒家境更加清贫,他无钱买书,几乎天天泡在图书馆,对外文书籍一本一本地,没有老师,他就找机会同老外对话。一个偶然的机会,苏阿芒结识了一对意大利侨民夫妇。他就主动找上门去。请他们教授意大利语。这对夫妇被他热情好学的精神感动了,收下了他这个学生。苏阿芒聪明强记,加上勤学苦练,从语言、语法到修辞写作,很快就掌握了意大利语。1957年,他用意大利文写的评论文章,在意大利《第七日》刊物上发表了。这件事,使他很兴奋地意识到:外语是一种很好的工具,如果真正掌握了这种工具,没上大学也可以为祖国服务。于是,他通过查找字典,或者把几个国家或语种的字典、词典互相对照学习的办法,自学了世界语和其它十几个国家的语言。从此,他开始用20多种文字写作,先后在世界五大洲40多个国家发表过作品。他先后学会了英语、法语、德语、俄语、日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波兰语、瑞典语、捷克语、葡萄牙语、丹麦语、挪威语、世界语等21种语言,并用20多种外文创作、翻译了大量作品。他的《我爱你,中华》、《在詹天佑铜像前》、《刘三姐》、《梁山伯与祝英台》等300多首抒情诗、叙事诗,在世界50多个国家用二十多种文字刊载。他以诗歌的形式向世界人民介绍聂耳、屈原、杜甫、詹天佑等中华民族的优秀人物和各地的名胜古迹,翻译我国的民间故事和寓言。他的世界语作品在国外引人注目,被称为年轻的天才的中国世界语诗人。他的学习毅力十分惊人。经常忘了理发,头发长得几乎披肩,吃饭、走路、做事常常自言自语背外语单词。他对外语如醉如痴,有人说他是神经病,而他不顾别人的嘲笑讥讽,走自己的路。由于太苦太累,用眼过度,眼底血管破裂了,眼前一片模糊。经过治疗,病情刚见好转,他又起早贪黑地学习、写作,眼底血管又破裂了。这样反复了好几年,医生严厉地警告他:你如果再用眼过度,将永远变成瞎子!但他又怎能停止勤奋地学习呢? 1957年,苏阿芒被吸收加入国际世界语协会,1965年被日本邀请参加赛诗会,获得国际优等奖,并将全部奖金献给了国际世界语协会亚非基金会。1966年,他被选为全世界世界语者青年组织中央委员,担任着国际世界语协会驻华代表、中华全国世界语协会理事,国际世界语博物馆馆员,国际世界语文学季刊《世界文化》特约撰稿人等职。在是非颠倒的文革10年动乱中,苏阿芒投寄国外的那么多信、稿,自然都成了里通外国的罪证。抄家、批斗之后,他被关进监狱,判刑15年。在身陷囹圄之中,他仍然让母亲给他订一份世界语版的《中国报导》杂志和意大利文版的《新团结》报。他向管教人员提出的第一个要求,就是允许他看外文书。有的犯人讽刺他:都落到这份儿上,还学这玩艺,到梦里去当翻译吧!可他却在一首诗里写道;诗歌永不屈服,不管诗人将遭到多少痛苦,没有纸,也没有笔,只有无比的愤怒!在整整10年零4个月的监狱生活中,诗人用他敏捷的思想构思了四五十首诗歌,而这些作品都一一深刻在他的脑海中。 1978年,中共天津市委通过调查认定,苏阿芒的问题纯属冤案, 1979119日,苏阿芒予以彻底平反。 429日,《光明日报》用第三版整版篇幅介绍他的事迹,引起轰动,一夜之间,阿芒成为全国知名的新闻人物。各种社会活动、采访、接见、开会、讲话使他应接不暇,这颗曾被乌云遮没的世界语文坛上的新星,又重见天日了。国内外无数人为他的命运好转而高兴。澳大利亚驻华使馆致电慰问,英国女诗人布尔东寄来钱币,意大利汉学家阿德里亚诺·马德洛博士亲自前来探望。827日至31日他参加了在北京召开的第二次全国世界语工作座谈会,接着先后出席了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天津市青年联合会第六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成为中华全国世界语协会理事和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此后被安排在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担任编辑工作。由于刻苦勤奋,苏阿芒成绩显著,1979年,意大利出版了用意大利文创作的诗集《来自中国的诗》(上、下两册);1982年用世界语出版了诗集《夏日的悲歌》;1983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用中文创作的诗集《迟开的素馨花》。苏阿芒的成功,得到了国内外文学界的肯定,他矢志不渝、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精神永远是人们学习的榜样和楷模,诸多报刊介绍了他自学成才的事迹以激励后辈学人,他的名字苏阿芒三个字家喻户晓。苏阿芒少小离家,一生坎坷,经过刻苦勤奋的自学,成就显著,名扬海内外,1984年,他带病回故里,这里的乡亲父老让他格外感到亲切。他赋诗云:饱尝生活苦果的人,最知道蜜的甘甜。历尽沧桑的人,最体会党给的温暖。诗人最爱把故乡咏颂,我爱安徽的土地。是它给了我最初的生命,是它哺育我长大成人。 1988年以后,苏阿芒身体瘫痪,病情日渐恶化,先后丧失了行走、说话、写字、打字的能力。 19909月,有绝代才华的诗人在天津撒手西去,这年他只有54岁,正是人生的金秋,本该结出累累硕果的季节。按照他生前的愿望,他的骨灰安葬在故乡:石台县(广阳乡原属石台县)城东向北三公里拐至缘坑口的一片向西的斜坡上,让这位自学成材的世界语及多语种诗人苏阿芒长眠于此。

 

另外还有科学网博主刘钢(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05489),男,19547月生,河北唐山人。哲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科学技术哲学研究室研究员。兼任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信息网络与科学基础研究会副会长、科普研究编委。1968年下乡,1974年返城;先后在青岛医学院北镇分院、青岛四十七中、武汉水利电力学院、月湖中学、洪山中学和湖北轻工业学院等多个单位任教辅和英语教师等职。1978年考取武汉大学英语系同等学力证明。同年被《湖北日报》作为自学成才典型予以报道。1980年考入中国科学院武汉数学物理研究所任翻译;1982年至1994年任《数学物理学报》英文版编辑等职。其间参加中国科学院组织翻译的《中国科学技术史》的部分翻译工作。1995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研究生院哲学系攻读博士学位,博士学位论文《信息化的哲学基础》,对信息化的基础性的工作进行了探讨。1998年毕业后留在哲学研究所科学技术哲学研究室工作;先后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室主任)、研究员。

2002年将国际上的“信息哲学”(Philosophy of Information, 简称PI)这门新学科介绍到中国。在《世界哲学》、《哲学动态》、《哲学研究》、《中国哲学前沿》(英文版)、《自然辩证法研究》以及《自然辩证通讯》等国内一级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57-799905.html

上一篇:[转载]胖不墩儿 漫画师的Q版京剧梦
下一篇:[转载]读哈耶克之前
收藏 IP: 106.120.32.*| 热度|

62 许培扬 喻海良 吕洪波 章成志 肖重发 陈湘明 李伟钢 陈小润 李泳 俞立平 郑永军 唐凌峰 柳林涛 何士刚 薛宇 赵美娣 肖里 张奎勇 刘钢 徐绍辉 王桂颖 曹聪 李毅伟 鲍海飞 罗汉江 董洁林 肖振亚 刘伟 彭真明 黄永义 苏光松 唐常杰 吕秀齐 吕乃基 张强 孙友甫 钟炳 强涛 方跃文 李学宽 余党会 肖传国 余昕 钱玉忠 张能立 李璐 赵凤光 温世正 徐大彬 韦玉程 朱伯靖 王德华 侯成亚 朱峰笃 李志俊 王修慧 孙小淳 lbjman xqhuang ttee1 fumingxu shenlu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6 11:5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