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与年轻朋友两次讨论学术问题(2016)

已有 1339 次阅读 2024-4-17 08:19 |个人分类:科学计量学研究|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与年轻朋友两次讨论学术问题(2016)

武夷山

第一次

1. 对Leydesdorff教授的论文的分析可以写英文期刊论文,初稿还可以给他本人看,以验证某些猜想或分析结论是否正确、靠谱。

2. 如果评委问:如何判断供体方法隶属于哪个学科?怎么回答?比如,某情报学者是从一篇社会学文献中寻找到了方法移植的灵感,但其实这种方法的源头却在心理学,但移植的那位情报学者不知晓。类似的情况还是挺多的,比如,一篇论文被某篇有影响力的综述引用后,以后人家就只引用这篇综述,而很少引用(as they should)原始文献了。

  回答这个问题不一定追求圆满,让评委知道你有所思考即可。

没有其他意见。

第二次

摘要和结论,我改了一些文字,供参考。

建议再讨论一点。对于农学、地学、药学(应主攻国内常见病、多发病的用药)等地域特征明显的学科,国际合作程度比基础学科(数理化天地生)要弱,是自然的。生物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恰恰是农学、药物学这样的领域。如果合作度同基础学科一样高,可能反倒是坏事,说明科研人员没有选择接地气的题目。如果取数据方便的话,可以看看美国生物技术的国际合作度是否也弱于数理化天地生中的某一个学科。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57-1430006.html

上一篇:与年轻学子讨论学术问题(2009)
下一篇:对一份项目申请书的意见(2015)
收藏 IP: 1.202.114.*| 热度|

6 何青 黄河宁 郑永军 尤明庆 杨正瓴 刘跃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6:5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