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国外企业大学的发展经验对我国企业的启示

已有 3721 次阅读 2007-12-8 10:40 |个人分类:他山之石

国外企业大学的发展经验对我国企业的启示
邓瑞芳 武夷山

(发表于《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年第10期)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北京,100038)


摘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出现了兴办企业大学的热潮。本文介绍了国外企业大学的发展状况。基于文献调研,分析了国外企业大学的成功因素。对国内的一些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了解其在职工教育和企业大学方面的举措。就今后我国如何发展企业大学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企业大学 成功经验

企业大学是一种由企业出资建立的新型教育培训组织,通过各种有计划的学习活动来推动个人和组织的学习,推动知识及智慧的发展,以支持企业实现其使命。它是现代化企业有效提升核心竞争力和保持独特性的重要手段和战略之一。在企业高速成长时,企业大学有助于解决企业员工素质提升和人才储备的需要;在企业转型时,企业大学可以帮助企业解决文化变革带来的问题。此外,企业大学还可以帮助企业获得供应商、客户以及战略伙伴的认同,在对它们进行质量控制和技术支持的同时,加强战略同盟关系。
党中央、国务院将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作为当前的重要任务。产学研结合有多种方式,企业大学也是其中一种方式。发达国家的企业大学有很久的发展历史和不少成功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一、国外企业大学发展概况
“每投入1美元的培训费,就会产生30美元的产值。”这只是摩托罗拉公司一个简单的经济帐。然而,创建于1980年,总部设在美国伊利诺伊州,在全球24个国家设有分校的摩托罗拉大学带给企业的凝聚力和品牌价值则是无法用数字来衡量的。
以摩托罗拉创建企业大学为标志,现代企业大学(Corporate University)在全球迅速崛起,从制造业很快发展到技术咨询服务业、金融保险业、医疗卫生业、运输业以及农业等各个行业,成为20世纪后期至21世纪发达国家继续教育领域一个令人瞩目的现象。它的数量从20 世纪80 年代时的400 所增加到现在的2,400 多所[1],仅在美国注册的企业大学就已超过了2000所,其数量仍在增长中。根据相关预测,2010年全球企业大学的数量将达到3700所[2]。著名的《财富》杂志年度排行的世界500强企业中,有近80%拥有或正在创建自己的企业大学[1]。Renaud-Coulon(2002)的研究显示:法国共有30所企业大学;英国有12所;德国有5-10所;北欧各国和荷兰则不超过5所;澳洲和东南亚的大型企业也开始建立自己专门的教育机构[3]。
目前,兴办企业大学之风正在波及全球大大小小的企业,甚至政府。例如,英国政府于1998年创建的产业大学(University for Industry),就是一所政府主办的公私合作性质的企业大学,其目的就是提高企业竞争力和员工的就业能力。它定有两项战略目标:激励企业与个人对终身学习的需求;提高学习的有效性并拓宽学习途径。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0373055)
邓瑞芳(1979-),女,山西榆次人,硕士,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研究方向:情报学


二、国外企业大学成功经验分析

业内人士公认,有些企业的大学非常成功,如美国的摩托罗拉、通用电气、英特尔、微软、IBM、甲骨文、惠普,德国的西门子、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贝特尔斯曼等公司的企业大学,但同时也有一定数量的企业大学逐渐销声匿迹了。那么这些成功的企业大学究竟有那些秘诀呢?我们通过文献调研发现,企业大学成功的关键要素有以下几点:
(1)高层主管和企业大学的“负责人”(企业大学的经理或是首席学习官)之间的直接联系
美国著名的企业大学咨询公司CUX,Inc. 2004年的调查报告显示,在那些发展较为成功的企业大学中,企业高层领导都积极地参与促进企业大学的发展。平均有45% 的首席执行官和高级管理人员参与企业大学的学习计划的制定和推进工作,并在企业内部扮演着学习倡导者的角色;一线业务经理平均有73%直接投入授课讲师的行列(详见表1)。高层主管的参与,除了有示范作用之外,其实更重要的是,他们能够和学员在课堂上进行交流,从而有更多的机会发掘优秀的人才。另外,来自高层主管的支持对于建立企业战略和企业大学活动之间的直接联系是十分关键的。企业大学持久的成功,不仅有助于通过知识开发促进企业战略的实施,而且有助于通过知识的创新来强化和推进企业的战略规划。

表1 企业主管和管理层对企业大学的参与
首席执行官(CEO) 高层
管理者 企业一线
业务经理
将企业学习作为项目团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50% 67% 69%
让企业大学的代表参与企业战略的制定过程 34% 62% 39%
讲授课程或主持讨论会 26% 53% 73%
作为顾问或辅导员服务于企业大学 24% 60% 72%
对新员工进行适应教育 19% 34% 58%
资料来源:CUX. Inc. 2004

(2)根据企业经营策略来制定学习策略
企业经营策略层次的准确定位,有助于保证企业实现预定的利润。企业大学则需要根据这些既定的任务、愿景和战略来制定相应的学习策略,避免企业大学游离于企业的主导业务之外。
(3)重视学习计划的绩效评估
对学习进行测量和评估是企业大学的第三大优先工作领域,在这项工作中,企业大学面
临着巨大而复杂的挑战。据CUX的调查显示,66%的企业大学负担着对学习进行衡量和评估的职责,30%则与企业其他部门共同承担;90%成立时间超过10年的企业大学完全承担着这种职责[5]。企业需求驱动着企业培训事业的发展,企业宏观战略则决定了企业大学的学习测量和评估方法。CUX调查的企业大学中,有一半进行了学习效果对企业业务影响力的评估。
除此之外,由Kaplan和Norton企业大学首先引入的平衡业绩卡[6] (Balanced Scorecard, BSC见图1)为企业战略的制定提供了具有前瞻性的衡量标准。BSC包括了可以为企业大学活动提供指导的学习评估及未来发展展望,根据CUX的调查,44%的企业大学已实施了BSC。平衡业绩卡还可以帮助企业大学识别出培训需求的优先次序和制定学习投资决策,使企业大学在企业中的作用最优化。目前已有30%的企业大学使用了这种方法,而成立10年以上的企业大学对BSC的使用率则达到47%[5],例如,世界企业大学中的佼佼者摩托罗拉大学就已将平衡业绩卡列为自己的一项核心产品,并对外提供相关服务。


资料来源:CUX.Inc. 2002
图1 平衡业绩卡

(4)根据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学习需求,设计和实施具有针对性的核心课程
企业内的各部门(如研发、客户服务、市场营销、财务及法律部门等)以至企业价值链上的其他成员,都有各自不同的课程与学习需求,因此,企业大学必须逐一分析这些培训需求,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核心课程,这样才算是把客户服务导向落到了实处
(5)善于利用现代化的网络及数字工具,构建完善的学习环境
先进的现代化技术手段和日益复杂的学习基础设施给企业大学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挑战。CUX2001年的调查发现,企业大学中18%左右的培训内容是借助技术手段实现的,而到2002年,这一比例上升到25%。在信息技术企业,该比例达到40%。CUX 称,企业大学每年在其技术基础设施方面大约投入了整体预算的9%,相比之下,那些成立较早的企业大学在这方面的预算投入就较少,不到6-7%[5],因为它们早期已经作了相应投资。表2显示了三项主要的数字学习(E-learning) 基础设施工具以及成立时间不同的企业大学使用这些工具的比例。






表2 数字学习(E-learning)基础设施工具
全部企业大学的情况 企业大学的年龄(单位:年)
3以下 3-5 6-10 10以上
学习管理系统 77% 89% 68% 77% 82%
专业工具 57% 54% 55% 64% 73%
虚拟沟通工具 55% 46% 50% 73% 91%
资料来源:CUX.Inc. 2004

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或全球化经营的扩散,整合E-Learning与课堂学习,建构一个混合式的学习环境,已经是全球各企业大学的重要发展策略。
(6)与其他企业和传统高校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21世纪将是企业界与高等教育界之间联系越来越密切,合作越来越频繁的时代。既然企业大学的发展是企业为适应社会而做出的选择,那么其发展也必将对社会,特别是教育领域产生一定的影响。企业大学的产生并不是要否定正规的大学教育。随着企业大学的发展,双方有可能实现一个“双赢”的局面。然而,到底如何实现双赢,不管是对于企业大学还是传统高等院校来说,都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三、我国企业大学的现状

受到国外企业大学如火如荼发展的影响,“企业大学”概念越来越为我国企业所了解。一些具有战略眼光的企业,如海尔、联想、吉利、春兰、海信、金蝶等,纷纷树起企业大学的旗帜。我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也于2005年12月28日正式宣布成立了我国航天系统的第一所企业大学——神舟学院,这是一所以培养空间技术工程人才为主的专业培训机构,主要承担五院研究生培养及国内外客户培训业务[7]。
为了较好地了解国内企业建立企业大学的现状,笔者对2004年中国企业联合会所排名的“中国企业500强”中排名靠前的部分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另外,笔者又对2005年中国企业联合会所排名的“中国企业500强”中前100强企业进行了其他方式的补充调查。共调查了130家企业,通过调查问卷或其他方式获得数据的企业有101家。结果显示,90%的企业是通过人力资源部或培训中心这样的职能部门对员工进行培训;6%的企业与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合作建立了企业专门的培训中心;只有4%的企业已明确建立了自己的企业大学,如海尔集团的海尔大学、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平安金融大学、联想集团的联想大学、海信集团的海信学院。
结合问卷调查以及相关文献分析,我们估计,目前国内正式成立的企业大学也只有10-12家左右,这一数字与国外企业大学的庞大数量相比差距还很大。根据2005年年底国家统计局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目前,我国企业法人单位共有516.9万个[8],由此可见,企业大学在我国的发展还是具有相当潜力和空间的。
笔者结合问卷调查的结果对国内企业大学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发现它们与国外成功的企业大学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我国的企业大学也具有一些自己的特色,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多数企业依托高校成立企业大学,而且从成立之初就开始面向社会招收收费制学员。最典型的就是吉利集团成立的北京吉利大学,它是一所由企业出资建立的民办学校,面向社会招收学员,学生毕业后拥有相关学历和学位。
(2)培训注重于短期需求,各项学习计划与企业长期发展战略联系不密切。
(3)企业高层管理者支持企业大学的工作,但一般不亲身参与培训计划。高校名师和行业专家的参与更为突出。
(4)多数建有教室及相应的设施,但对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应用还有待完善和提高。
(5)只有部分企业建立了比较简单的考核评估方法,关注于财务类指标。而对形成财务结果的驱动因素的评估,例如对员工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评估,对员工的学习和创新能力为企业创造的价值的评估,则显得十分薄弱。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因此,学习和借鉴国外企业大学成功的经验,将有助于我国企业应对入世后世界新经济和全球化的挑战。

四、对我国企业大学发展的建议
(1)我国企业创建自己的企业大学是切实可行的,但是要避免盲目地随波逐流
胡锦涛总书记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明确指出:“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重点要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使企业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全面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而企业的创新能力归根到底就是企业员工的创新能力,通过企业大学不断提升员工的创新能力是国外企业大学已经取得成功的一种方法。我国企业应持务实态度,根据自身能力和需要创办企业大学,切忌照搬照抄、盲目地模仿国外企业大学。
(2)企业大学培训计划要与企业的战略目标相结合
战略目标是企业的命脉,涉及企业的价值观、长期目标、短期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可能方式。企业大学的培训应该同企业的战略目标紧密结合,为企业战略目标的达成提供相应的培训服务。企业大学培训价值的最终体现就在于是否促进了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3)充分利用现有行业或者企业联合会是建立企业大学的一种有效途径
我国现有的行业协会或企业联合会是建立企业大学的一种有力资源。行业或企业联合会可以联合各个企业,结成联盟,共同成立企业大学,一方面可以节省每个企业的投入费用,又使企业大学的培训具有针对性,可提高培训效果。例如,机械工业联合会就可以联合几家或多家性质相同,规模或地理分布相近的企业共同成立企业大学。通过培训,可以提高整个行业员工的知识和创新能力,进而促进我国该行业的整体发展。
(4)企业大学要充分利用高校资源,与高校进行战略合作是一种具有我国特色的创建企业大学的方式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周健曾经这样谈到:“企业大学其实是将教育市场进行细分。因为高校不可能针对各个行业提供对口的教育内容,而企业大学正好弥补了这个缺口,但高校也有自身的优势,企业大学的崛起,对高校教育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企业大学与高校并不是对立的竞争关系,而是互补的合作关系:事实上,很多企业都是高校的客户,两者有着开展研究工作、培养人才的合作基础。”
但是,企业大学不能过分依赖高等院校来培训自己的员工,毕竟高校教育还是以传授通用性知识为主的,对市场需求反应不敏感,在针对某一行业或者某一业务提供即时性具体培训方面不具有优势。因此,企业大学核心培训计划还是应该由企业自己来完成。
(5)充分应用现代化信息通信技术来保证企业大学培训计划的实施
我国企业在建立企业大学时,还应学习国外企业大学善于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的做法。比如,运用完善的网络技术来进行数字学习(E-learning),进行远程教育,摆脱时间和地点的限制,灵活机动地进行培训。
(6)企业大学要有核心优势,我国企业需要制定具有自己特色的企业大学战略
正如摩托罗拉大学着重关注的是自己创立的六个西格玛业务一样,每个企业大学都应该具有核心竞争优势。企业大学核心优势就是企业大学所设计和实施的最佳实践培训项目,它可以帮助企业员工快速掌握更新的技能,满足市场的需要。

我们应该看到,我国的企业大学还处于起步阶段,要想在知识经济时代真正满足企业对知识更新的需求,对人才的需要,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除了借鉴国外成功大学的经验以外,更重要的则是靠我们自己的摸索,走出一条符合我们国家需要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大学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 JUDY C. NIXON, MARILYN M. HELMS. Corporate University vs.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DB/OL].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Training, ABI/INFORM Global, V34, N4, 2002:144-150.
[2] The Newsletter of the PROMETEUS Network, July-August 2001: 2-5
[3] RICHARD DEALTRY. Achieving Integrated Performance Management with the Corporate University[DB/OL]. Journal of Workplace Learning, ABI/INFORM Global, 17, 1/2, 2005:65
[4] MEISTER J. Corporate University: Lessons in Building a World-class Work Force[M]. McGraw Hill Education, 1998:9-10, 31, 88-91
[5] Corporate University Xchange INC. The Executive Summary of Corporate University Xchange Sixth Annual Benchmarking Report[R]. 2004: 2-24
[6] Mark Allen, Brenda V. Roberts, Matthew McKeon. The Summary of Corporate University Xchange Fifth Annual Benchmarking Report[R]. Corporate University Xchange INC., 2002: 13-26
[7] 中国航天报.航天系统第一所企业大学--神舟学院揭牌[EB/OL].(2006-01-06)[2006-02-12].http://www.spacechina.com/index.asp?modelname=zgxw%5Fnr&FractionNo=&titleno=XWEN0000&recno=25231
[8] 国家统计局.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一号)[EB/OL] . (2005-12-06)[2006-02-12].http://www.stats.gov.cn/zgjjpc/cgfb/t20051206_402294807.htm
[9]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深刻领会科技大会精神,大力推进自主创新. [EB/OL]. (2006-01-18)[2006-02-18]http://www.cast.org.cn/n435777/n435779/9869_2.html

Experience of Corporate Universities in Developed Countries and Its Implications
Deng Ruifang, Wu Yishan
(Institute of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Information of China, Beijing 100038, China)
Abstract: Corporate universities could trace their origin to the early 1980s. Since then they have witnessed rapid development throughout the world.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success factors of corporate universities based on literature review. China’s top companies are surveyed to find their attitude towards and practice in corporate universities. Recommendations on how to develop China’s corporate universities are given.

Key words: corporate university, success factors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57-12254.html

上一篇:扬汤止沸还是釜底抽薪?
下一篇:转发:武夷山研究员谈科技论文统计与科技管理的关系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6 14:0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