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类与灾害的斗争从未停息过,灾害产生破坏的方式不同,破坏程度也有所区别,其中最为惧怕的当属峰值风险,由于自身的原因直接或间接导致灾害,同时,在战略节点应对的失误以及战术方式的落后都可能加剧这一风险。
亲身经历过一次较大的工业火灾,钢铁厂电缆隧道内其中一根高压电缆起火,同隧道内还有近30根电缆(分别向水站、空压站、煤气加压站等现场负荷供电),随着时间的推移,形势越来越危急,这时总调度室面临一个窘境:要不要全部停电?如果不停电,火势控制不住,鉴于生产流程的复杂性,环环相扣,现场有可能因意外停电造成生产设施及装置仪表的失控,从而乱作一团(如失去冷却水、机械停转、煤气泄漏以及人员伤亡等等);如果人为指挥依次停电,那是一个需要相当时间的协调联系过程,并非只像家里断个电那么容易,同时还存在误操作的风险,甚至可能直接造成电力系统解列(过程场景比描述更加严峻复杂)。
因此,对于一个系统而言,峰值风险(或者说极端风险)其实是难以承受的,重大事故的应急处置往往没有任何的思想准备,一时很难有充足的人力与物力去应对,尤其是时间,就算有再完备的应急预案,实际操作起来那是两回事。蝴蝶效应并不是耸人听闻,一个意外的扰动只要出现在最“恰当”的时间地点,完全有可能将系统尽数“摧毁”,只不过平时大都选择了“讳疾忌医”,不愿面对而已。
再回过头来看,为何至今仍一罩难求?工信部解释称,口罩生产秒速,仅需0.5秒/只,然而,一个解析消毒的标准流程,需要7天到半个月,也就是说,大年初一加班生产的那批次口罩,可能要等到大年十五才能投放市场。另据消息,除了部分企业转产,还有多条新生产线开始建设,建成最快也得等到月底。
出现此类公共卫生事件,鉴于庞大的人口基数、通畅的信息渠道,一夜之间,所有的相关物资都会出现短缺,而整个社会绝不可能提前预备足以应对峰值风险的海量物资,一只口罩尚且如此,其余的医疗设备、配套设施的短缺状况则不难想象。一旦各种物资跟不上,临时生产不仅需要时间也需要原料以及人手,加上调配运输,因补给时间滞后,形势每况愈下,又陷入新一轮恶性循环,压力倍增。
从应急力量的储备情况和增产能力来看,临时抱佛脚的思路及“打法”本质上行不通,经历过这样一次大事件,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各行各业都存在峰值风险,由此所带来的后果是无法应对的,无论是人力、物力、财力、时间还是正常生产生活秩序,根本解决办法还是要未雨绸缪,结合行业特殊性,通过深挖战略战术的综合运用去提前避免与化解,而不是过后再来设法应对。如果不能始终跑到风险的前面,就只能远远地落在风险的后面。
而此次疫情带来的唯一好处是:所有人在完全没有预兆的前提下,共同参与了一次真刀真枪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演练,那么,在未来的几十年内,真要再遇到类似疫情,只需一个正式的隔离通知,所有人都不会恐慌,就地关门闭户,取消一切行程,因为每个人都知道:无论大街上现有多少病例,只要不出门,疫情就与你再无牵连,接下来只不过是让病毒多呆一会儿。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20: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