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vg9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fvg9

博文

《詩經》筆記:1國風7鄭風18揚之水·總92

已有 1004 次阅读 2023-12-22 13:47 |个人分类:读书-科研笔记|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君臣治國本一體,

謠若激揚自不休。

欲得非言蜚語滅,

抱成柴捆抵中流。*

*和杜甫《戲為六絕句》韻:

王楊盧駱當時體,輕薄為文哂未休。

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

【王楊盧駱】指初唐四傑王勃、楊炯、盧照齡、駱賓王。【當時體初唐詩歌體裁。【哂】音審。【爾曹】你們這些人。【不廢】不傷害。

杜甫(712 -770年),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祖籍襄陽,河南鞏縣今河南省鞏義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又稱大李杜,以與李商隱與杜牧 “小李杜相區別,人稱詩聖

目次:一、原詩  二、揚之水·小序  三、章字詞解  四、譯詩

*文中帶*號者為筆者所加。

一、原詩

共兩章,每章六句

·揚之水,不流束楚。終鮮兄弟,維予與女。無信人之言,人實誑(kuāng)女。

·揚之水,不流束薪。終鮮兄弟,維予二人。無信人之言,人實不信。

二、揚之水·小序

《序》揚之水》,閔無臣也。君子閔忽之無忠臣良士終以死亡,而作是詩也。

孔疏:“經二章,皆閔忽無臣之辭。忠臣、良士一也。言其事君則為忠臣,指其德行則為良士,所從言之異耳,‘終以死亡’,謂忽為其臣高渠彌所弑也。作詩之時,忽實未死。序以由無忠臣,意以此死,故閔之。《有女同車》序云:‘卒以無大國之助,至於見逐。’意亦與此同。”

毛詩注疏卷七考證》:

《揚之水·序》閔無臣也。嚴粲曰:《揚之水》三篇,《王風》言平王不能令諸侯,《唐風》言晉昭不能制曲沃,此詩言鄭忽不能制權臣。三詩之意皆同。”

嚴粲】(1197—),字坦叔,一字明卿,號華谷,福建邵武呂溪人。嚴粲工於詩,有《華穀集》一卷,熟諳《詩經》,著有《詩緝》。《宋史·藝文志·經部·詩類》著錄為嚴粲《詩集》(*當為《詩緝》之誤)一部,明焦竑《國史經籍志》始著錄《詩緝》三十六卷。

朱熹《詩序辯說·揚之水》:“此男女要結之詞,《序》說誤矣。”

第一章揚之水,不流束楚。終鮮兄弟,維予與女。無信人之言,人實誑(kuāng)女。

【揚之水,不流束楚】

毛傳:“揚,激揚也。激揚之水,可謂不能流漂束楚乎?”

鄭箋:“激揚之水,喻忽政敎亂促不流束楚,言其政不行於臣下”。

孔疏:箋“激扬……臣下”,“箋言激揚之水,是水之迅;疾言不流束楚,實不能流,故以喻忽政敎亂促,不行臣下,由政令不行於臣下,故無忠臣良士與之同心,與下勢相連接,同為閔無臣之事。毛興雖不明,以《王》及《唐·揚之水》皆興,故為此解。”
   
陸音義:“漂,匹妙反”。

】康典第485頁:《說文》:叢()木也。一曰荊。……又《詩·召南》:翹翹錯薪,言刈其楚。疏:荊屬,薪雖皆高,楚尤翹翹而高也。

終鮮兄弟,維予與女

】康典第883頁:《說文》:絿絲也。又《玉篇》:極也,窮也。《集韻》:一曰盡也。

】鄭箋云:“鮮,寡也。忽兄弟争國,親戚相疑,後竞寡於兄弟之恩,獨我與女有耳。作此詩者同姓臣也。”

陸音義:“鮮,息淺反,注下同。”朱傳:“鮮,上聲”【*拼音第三聲】

】朱傳:“女汝同”;“子、女,男女自相謂也。”

無信人之言,人實迋(kuāng)

(kuāng)】毛傳:“迋,誑也。”朱傳:“迋音誑”。

陸音義:“迋,求往反,徐又居望反。誑,九况反。”康典第1237頁:“wàng于放切,于况切,音旺。《說文》往也。又《集韻》欺也。《詩·鄭風》人實迋女。《左傳·定十年》是迋吾兄也。又恐懼也。《左傳·昭三十年》子無我迋。《司馬相如·長門賦》魂迋迋若有亡。又《廣韻》《集韻》求往切,音俇(*guàng)kuáng又《集韻》《韻會》古况切,音誑(*kuáng)。又《集韻》曲王切《正韻》去王切,音匡(*kuāng)。又《集韻》渠王切,音狂。義同*現今贛音說騙仍有音kuāng

章解:

孔疏:“毛以為,激揚之水,可謂不能流漂一束之楚乎?言能流漂之,以興忠臣良士,豈不能誅除逆亂之臣乎?言能誅除之,今忽既不能誅除逆亂,又復兄弟争國,親戚相疑,終竟寡於兄弟之恩,唯我與汝二人而已。忽既無賢臣,多被欺誑,故又誡之。汝無信他人之言,彼他人之言,實欺誑於汝。臣皆誑之,將至亡滅,故閔之。鄭唯上二句别,義具箋。”

朱傳:“淫者相謂言,揚之水,則不流束楚矣。終鮮兄弟,則維子與女矣,豈可以他人離閒之言而疑之哉?彼人之言特誑女耳。”

第二章揚之水,不流束薪。終鮮兄弟,維予二人。無信人之言,人實不信。

揚之水,不流束薪。終鮮兄弟,維予二人

毛傳:“二人同心也。”

鄭箋:“二人者,我身與女忽,無信人之言,人實不信。”

【人】朱傳:“人,他人也。”

【信】朱傳:“信,叶斯人反;興也。”

四、譯詩

激流無奈一柴束,惟有兄弟我與汝,别信谣言来骗汝。

激流無奈一捆薪,惟有兄弟我二人,撒謊人言不可信。

*從這樣的翻譯來看,本詩似乎只是說兄弟之間應當團結別信謠言挑撥,與毛、鄭、孔、朱都不同。也可衍生謂君臣應當團結如兄弟。

2023年10月13日星期五,2023年12月22日星期五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246608-1414929.html

上一篇:《詩經》筆記:1國風7鄭風17子衿·總91
下一篇:《詩經》筆記:1國風7鄭風19出其東門·總93
收藏 IP: 58.48.236.*|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0 17: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