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vg9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fvg9

博文

《詩經》筆記:1《國風》11《秦風》2《駟驖》·總127

已有 248 次阅读 2024-11-23 16:03 |个人分类:读书-科研笔记|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附庸豈是天命生,

功成諸侯駟驖鳴。

六韁操練鐵蹄急,

狩獵園囿弓箭橫。*

*和韋應物《滁州西澗》韻: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滁州】今安徽滁縣。此詩寫于韋任滁州刺史期間游西澗-滁州西上馬河。韋應物(737-790),唐京兆長安今陝西西安人。少年時作唐玄宗三衛郎,永泰時任洛陽丞,後任滁州、江州和蘇州刺史,史稱“韋蘇州”。韋與劉長卿同為中唐山水田園詩代表.留《韋蘇州集》。

文中带*號者爲拙筆所加。

一、原詩

共三章,每章四句。

·駟驖孔阜,六轡(pèi)在手。公之媚子,从公于狩。

·奉時辰牡,辰牡孔碩。公曰左之,舍拔則獲。

·游于北園,四馬既閑(xiá)。輶(yóu)車鸾镳(biāo),載猃(xiǎn)歇驕(xiāo)

二、驷驖·小序

《序》:“《駟驖》,美襄公也。始命,有田狩之事,園囿之樂焉。”

鄭箋:“始命,命為諸侯也。秦始附庸也。”

陸音義:“驖,田結反,又吐結反。驖,驪馬也。始命絶句。囿音又,沈又尤菊反。樂音洛。

孔疏:“作《駟驖》詩者,美襄公也。秦自非子以來,世為附庸未得王命。今襄公始受王命為諸侯,有遊田狩獵之事,園囿之樂焉,故美之也。諸侯之君,乃得順時,遊田,治兵習武,取禽祭廟。附庸未成諸侯,其禮則闕。故今襄公始命為諸侯,乃得有此田狩之事,故云‘始命’也。田狩之事,三章皆是也。言園囿之樂者,還是田狩之事,於園於囿皆有此樂,故云園囿之樂焉。獵則就於囿中,上二章囿中事也。調習則在園中,下章園中事也。有蕃曰園,有牆曰囿。園囿大同,蕃牆異耳。囿者,域養禽獸之處。其制諸侯四十里,處在於郊。《靈臺》(*《大雅·文王之什》總242)云“王在靈囿”。鄭《駮(*)異義》(*許慎著《五經異義》)引之云:‘三靈辟雍在郊’,明矣。孟子對齊宣王云‘臣聞郊關之内有囿焉,方四十里’,是在郊也。園者,種菜殖果之處。因在其内調習車馬,言遊於北園,蓋近在國北。《地官·載師》(*《周禮》)云‘以場圃任園地’,明其去國近也。”

孔疏:箋“始命……附庸”,“《本紀》云:‘平王封襄公為諸侯,賜之岐西之地’,然則始命之為諸侯,謂平王之世。又解言始命之意,秦始為附庸,謂非子,至於襄公、莊公,常為附庸。今始得命,故言始也。本或‘秦’下有‘仲’,衍字。定本直云‘秦始附庸也’。”

此序,朱熹無辯說。

三、章字詞解

第一章:駟(sì)驖孔阜,六轡(pèi)在手。公之媚子,从公于狩。

駟驖孔阜,六轡在手

驖,孔阜】毛傳:“驖,驪。阜,大也。” 陸音義:“驪,力知反。” 陸音義:“阜,符有反。朱傳:“孔,甚也。阜,肥大也。”顧炎武:“顧炎武《詩本音》卷三:“,四十四(*同陸,音否)

孔疏:傳“驖,驪。阜,大”,“《檀弓》云‘夏后氏尚黑,戎氏乘驪’,則驪為黑色。驖者,言其色黑如驖,故為驪也。說馬之壯大而云‘孔阜’,故知阜為大也。”

朱傳:“驖音鐵。賦也。駟驖,四馬,皆黑色如鐵也。”

【六轡(pèi)*轡,韁繩。鄭箋:“四馬六轡。六轡在手,言馬之良也。” 孔疏:箋“四馬……之良”,“每馬有二轡,四馬當八轡矣。諸文皆言六轡者,以驂馬内轡納之於觖,故在手者唯六轡耳。《聘禮》(*《儀禮》)云:‘賓覿,總乘馬’,注云‘總八轡牽之贊者。’謂步牽馬,故八轡皆在手也。《大叔于田》(*《鄭風》總78)言‘六轡如手’,謂馬之進退如御者之手,故為御之良。此言‘六轡在手’,謂在手而已,不假控制,故為馬之良也。”

朱傳:六轡者,兩服兩驂各兩轡,而驂馬内兩轡,納之於觖,故惟六轡在手也。”

公之媚子,從公于狩

毛傳:“能以道媚於上下者。冬獵曰狩。”

鄭箋:“媚于上下,謂使君臣和合也。此人從公往狩,言襄公親賢也。”

孔疏:傳“能以……曰狩”,“媚訓愛也。能使君愛臣,令上媚下,又使臣愛君,令下媚上,能以已道愛於上下,故箋申之云:‘謂使君臣上下和合’。言此一人之身,能使他人上下和合也。《卷阿》(*《大雅·生民之什》總252)云‘媚于天子’,‘媚于庶人’,謂吉士之身媚上媚下,知此亦不是已身能上媚下媚者,以其特言‘公之媚子,從公于狩’,明是大賢之人,能和合他人,使之相愛,非徒已身能愛人而已。文王四友(*文王亲信大臣:南宫适﹑散宜生﹑闳夭﹑太颠),‘予曰有疏附’,能使疏者親附,是其和合他人,則其為賢也。謂之媚子者。王肅云:‘卿大夫稱子。’‘冬獵曰狩’,《釋天》文》”

媚子】朱傳:媚子,所親愛之人也。此亦前篇之意也。朱傳:“狩,叶始九反”。

章解:

孔疏:“駟驖……於狩”,“言襄公乘一乘駟驖色之馬,甚肥大也。馬既肥大而又良善,御人執其六轡在手而已,不須控制之也。公乘此良馬,與賢人共獵。公之臣有能媚於上下之。子從公而往田狩,公又能親賢如是,故國人美之。”

第二章:奉時辰牡,辰牡孔碩。公曰左之,舍拔則獲。

奉時辰牡,辰牡孔碩

】朱傳:“奉之者,虞人翼以待射也。”

時,辰】毛傳:“時,是。辰,時也(*朱傳:“賦也。時,是。辰,時也”)。冬獻狼,夏獻麋,春秋獻鹿豕羣獸。” 陸音義:“麋,亡悲反。”

孔疏:傳“時是……群獸”,“時,是,《釋詁》文。《釋訓》云‘不辰,不時也,是辰為時也。’冬獻狼以下,皆《天官·獸人》(*《周禮》)文。所異者,彼言獸物,此言羣獸耳。彼注云:‘狼膏聚,麋膏散。聚則温,散則涼,以救時之苦也。獸物,凡獸皆可,獻,及狐貍也’。然則獸之供食,各有時節,故謂之時牡。”

鄭箋:“奉是時牡者,謂虞人也。時牡甚肥大,言禽獸得其所。”

孔疏:箋“奉是……其所”,“《地官·山虞》(*《周禮》)云:‘若犬田獵,則萊山田之野及弊田,植虞旗于中,以致禽’。然則田獵是虞人所掌,必是虞人驅禽,故知奉是時牡,謂虞人也。案獸人所獻之獸以供膳,傳引獸人所獻,以證虞人奉之者,以下句言‘舍拔則獲’,此是獵時之事,故知是虞人奉之也。獸人獻時節之獸以供膳,故虞人亦驅時節之獸以待射,虞人無奉獸之文故引獸人之文以解時牡耳。”

】朱傳:“牡(*雄鸟、兽、植之雄株,雌則“),獸之牡者也。辰牡者。冬獻狼。夏獻麋。春秋獻鹿豕之類。”

】朱傳:“碩,叶常灼反。碩,肥大也”。顧炎武:“,二十二”。

公曰左之,舍拔則獲

左之】鄭箋:“左之者,從禽之左射之也。” 孔疏:箋 “左之”至“善射”。正義曰“《王制》(*《禮記》)云:‘佐車止,則百姓田獵。’注云:‘佐車驅逆之車’。得不以從左驅禽,謂之佐車者,彼驅逆之車,依《周禮·田僕》所設,非君所乘。此‘公曰左之’,是公命御者從禽之左逐之,欲從禽之左而射之也。此是君所乘田車,非彼驅逆之車也。逐禽由左,禮之常法,必言‘公曰左之’者,公見獸乃命逐之,故言‘公曰’。

朱傳:“公曰左之者,命御者使左其車,以射獸之左也。蓋射必中其左,乃為中殺。五御,所謂逐禽左者為是故也。”

舍拔則獲】毛傳:“抜,矢末也。”鄭箋:“拔,括(*guā搜取)也。舍拔則獲,言公善射。”

陸音義:“舍音捨。拔,蒲末反。射,食亦反。括,苦活反。善,射音社。” 朱傳:“舍音捨。拔音鈸。則獲,叶黄郭反”。顧炎武《詩本音》卷三:“獲,二十一”。

孔疏:傳“拔,矢末”,“言‘舍拔則獲’,是放矢得獸,故以拔為矢末,以鏃為首,故拔為末。”

孔疏:傳以拔為矢末,不辨為拔之處,故申之云‘拔,括也’。《家語》(*《孔子家语》)孔子與子路論矢之事云:‘括而羽之,鏃而礪之,其入之不益深乎?是謂矢末為括也。既言‘公曰’則是公自舍之,故云‘公善射’也。

朱傳:“拔矢,括也。曰左之而舍拔無不獲者,言獸之多而射御之善也。”

章解:

孔疏:“奉時……則獲”,“言襄公田獵之時,虞人奉是時節之牡獸,謂驅以待公射之。此時節之牡獸甚肥大矣。公戒御者曰:從左而逐之。公乃親自射之。舍放矢括則獲得其獸。言公之善射。”

第三章:游于北園,四馬既閑(xiá)。輶(yóu)車鸾镳(biāo),載猃(xiǎn)歇驕(xiāo)

遊于北園,四馬既閑

鄭箋:“公所以田則克獲者,乃遊于北園之時,時則已習其四種之馬”。陸音義:“種,章勇反。”朱傳:“賦也。田事已畢,故遊于北園。”

(xiá)

毛傳:“閑,習也。” 孔疏:傳 “閑,習”,“閑,習,《釋詁》文。”朱傳:“閑,叶胡田反。閑,調習也。”

孔疏:箋“公所……之馬”,“《夏官·校人》“辨六馬之屬:種馬、戎馬、齊馬、道馬、田馬、駑馬。天子馬六種,諸侯四種”。鄭以隆殺差之,諸侯之馬無種、戎也。此說獵事,止應調習田馬而已,而云四種之馬皆調之者,以其田獵所以教戰,諸馬皆須調習,故作者因田馬調和,廣言四種皆習也。”

(yóu)車鸞鑣(biāo),載獫(xiǎn)歇驕(xiāo)

(yóu)】毛傳:“輶,輕也。”朱傳同。 陸音義:“輶,由九反,又音由。”孔疏:傳“輶輕……歇驕,“輶,輕,《釋言》文。”

鸞鑣(biāo)】陸音義:“鸞,盧端反。” 陸音義:“鑣,彼驕反。”朱傳:“鸞,鈴也,效鸞鳥之聲。鑣,馬銜也。驅逆之車,置鸞於馬銜之兩旁,乘車則鸞在衡,和在軾也。”

(xiǎn)歇驕(xiāo)

毛傳:“獫歇驕,田犬也。長喙曰獫,短喙曰歇驕。” 陸音義:“獫,力驗反,《說文》音力劔反。歇,本又作‘猲’,許謁反,《說文》音火遏反。驕,本又作獢,同許喬反。喙,況廢反。”

孔疏:“此說獵事,故知獫與歇驕皆田犬,非守犬也。故辨之。‘長喙獫,短喙歇驕’,《釋畜》文。李廵曰:‘分别犬喙長短之名’”。

鄭箋:“輕車驅逆之車也。置鸞於鑣,異於乘(*陸乘,繩證反)車也。載,始也。始田犬者,謂逹其搏(*陸搏音搏,舊音付)噬,始成之也。此皆遊於北園時所為也。”

孔疏:箋“輕車……所為”,“《夏官·田僕》:‘掌設驅逆之車’。註云:‘驅,驅禽使前趍(*同趨)獲。逆,御還之,使不出圍。’然則田僕掌田而設驅逆之車,故知輕車即驅逆之車也。若君所乘者,則謂之田車,不宜以輶輕為名。且下句說犬,明是車驅之,而犬獲之,故知是驅逆之車,非君車也。《冬官·考工記》(*《周禮》)云:‘乘車之輪,崇六尺有六寸。’注云:‘乘車,玉路、金路、象路也’(*路指王車或官車。王車五種,玉金象革木。王后車另有五種)。言置鸞於鑣,異於乘車,謂異於彼玉金象也。《夏官·大馭》(*《周禮》)及《玉藻》(*《禮記》)經解之、注皆云‘鸞在衡,和在軾’,謂乘車之鸞也。’此云‘鸞鑣’,則鸞在於鑣,故異於乘車也。鸞和所在,經無正文。《經解》注引《韓詩内傳》曰:‘鸞在衡,和在軾’。又《大戴禮·保傅》文與《韓詩》說同。故鄭依用之。《蓼蕭》(*《小雅·南有嘉魚之什》總173)傳曰:‘在軾曰和,在鑣曰鸞。’箋不易之。《異義》(*許慎《五經異義》)載《禮》戴、毛氏二說。謹案:云經無明文,且殷、周或異”,故鄭亦不駮。《商頌·烈祖》箋云:‘鸞在鑣’。以無明文,且殷、周或異,故鄭為兩解。《釋詁》云:‘哉,始也’。哉,載義同,故亦為始。《釋訓》云:‘暴虎,徒搏也。’則搏者殺獸之名。哀十二年《左傳》曰:‘國狗之瘈,無不噬也。’則噬謂齧也。此小犬初成,始解搏噬,故云‘始成之也。’章首云:‘遊於北園’,知此遊北園時習也。”

朱傳:“獫歇驕,皆田犬名。長喙曰獫,短喙曰歇驕。以車載犬,蓋以休其足力也。韓愈《畫記》有騎擁田犬者,亦此類。

章解:

孔疏:“游於……歇驕”,“此則倒本未,獵之前調習車馬之事。言公遊于北園之時,四種之馬既已閑習之矣。於是之時,調試輕車置鸞於鑣以試之。既調和矣,又始試習獫與歇驕之犬,皆曉逹摶噬之事。遊于北園,已試調習,故今狩於囿中,多所獲得也。”

四、譯詩

四馬黑壯韁在手,公愛臣子從公狩。

狩獵時節獸肥碩,公令向左射即獲。

游于北園馬練操,輕車嚼鈴田犬嘯。

2024916日星期一,2024年11月23日星期六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246608-1461320.html

上一篇:《詩經》筆記:1《國風》11《秦風》1《車鄰》·總126
收藏 IP: 121.60.82.*|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20: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