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ngzd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engzd

博文

金钱“科教”外交:萌萌哒?傻傻嘀?

已有 3057 次阅读 2014-9-11 13:39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金钱“科教”外交:萌萌哒?傻傻嘀?

冯兆东 (2014-09-11)

 

古今中外有不少“花银子”去赢得别国青睐的外交策略的例子。而且有的例子很可能是外交学院教材里列举的“成功范例”。不过,不成功的例子肯定是不少于成功的例子的。最近看到了两个“花银子”去赢得别国青睐的例子,我的第一反应是:好喜欢耶(萌萌哒)。但仔细想过之后又开始疑问:是不是其中有误区(傻傻嘀)?

 

一、金钱“科教”外交的两个最新例子

1.1.江苏的例子:

新华网南京9月5日电(记者凌军辉)有网贴近日反映,“茉莉花”江苏政府留学奖学金对外国留学生每年资助5万至9万元。此资助标准远远高于国内学生。批评者说,此举涉嫌“超国民待遇”,既不公平也不合理。江苏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解释道,为外国留学生设立奖学金是世界留学生教育的通行做法。通过设立“茉莉花留学江苏政府奖学金”,吸引优秀外国留学生来江苏接受高等教育,对推进江苏经济国际化发展战略具有积极意义。

 

1.2.新疆的例子:

无独有偶,前不久(大约是2014年8月份)我看到了一份中国科学院的《新疆周边国家学者来华做访问学者资助的申报说明》的文件。文件说,要以明显高于中国科学人员的年薪的资助标准来吸引新疆周边国家的科学家来华进行合作研究。批评者也一定会说,此举涉嫌“超国民待遇”,既不公平也不合理。当然,此举的构想者的初衷一定是极好的:为了配合国家“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的战略,为了“民间地”赢得周边国家“民众”对中国的理解和了解。

 

二、民间外交的理由

2.1.民间外交的必要性:

为什么民间外交是必要的?道理简单得很。就如邻居家与邻居家和亲戚家与亲戚家的关系一样:虽然家长与家长之间的关系最为重要,但是家与家一般成员之间的关系也很重要。而且,在一个家长作风不严重的家里(即:民主氛围较浓的家),家与家一般成员之间的关系也许更为重要。

 

2.2.民间外交的长效性:

我是这样理解外交关系的:国家领导人的外交活动可能多半是“急功近利”的,因为这些活动多是用来解决他(领导人)在任期间的政治或经济问题的(当然,他们也是关注长远问题的)。民间外交就不一样了,它更具长效性:它关注世世代代的平等、和谐、互利、友好。换句话说,在长效外交中,民间外交更为重要。就如一个家庭一样,母亲(她并非家长)完全可以更有效地将她对邻居的喜欢与厌恶态度传递给下一代。

 

三、我自己经历过的

3.1.中亚国家的科学和科学家:

我曾经对前苏联科学家很是崇拜(那个时代吗),我现在仍然对俄罗斯学者怀有敬意。自2004年以来,我一直在做着与中亚有关的科研项目,通过野外采样和与中亚科学家一起开会等方式,我自己比较全面地了解了中亚国家(即前苏联的五个中亚共和国)科学和科学家的状况。与俄罗斯不一样,前苏联解体后,中亚五国普遍地既不重视科学也不重视科学家。特别是,我在编辑有中亚科学家参与的国际学术专刊时发现,中亚的科学家仍然停留在前苏联状态。为了防止“颜色革命”,它们是“不欢迎”英文的。由于不信任中国(历史的缘故?),他们也没有做多少向中国开放的尝试。更何况,它们的许多人(包括科学家)仍然认为:它们是属于第二世界的,而中国仍然属于第三世界。

 

3.2.来自中亚国家的留学生:

我在新疆大学和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接触到了一些来自中亚国家的留学生。据说,中国给他(她)们的奖学金的额度是接近我们的教授的工资的。但这些来自中亚国家的留学生的业务情况很不理想。首先,他(她)们的中文普遍很差很差,而且我们在提高他(她)们的中文方面的努力很是不够,他(她)们自己学习中文的积极性也很是低落。其次,他(她)们(来自中亚国家的留学生)在一个“英文环境很不理想”的环境里(如新疆大学和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将英文作为“官方语言”。结果呢?他(她)们(来自中亚国家的留学生)用他(她)们本来“不怎么样的英文”去忽悠我们的“英文也不怎么样”的教授们。后果呢?他(她)们没有学到他(她)们应该学到的东西。更重要的是:虽然我们用“收买人心”的办法(很高的奖学金)短期地收买了他(她)们,但他(她)们回国后的表现不仅会让他(她)们的同行瞧不起,而且他(她)们自己私下也不会说我们的好话(因为我们用低的标准给了他们学位)。

 

三、我的建议

3.1.与发达国家打交道:

虽然发达国家“意识形态地”不喜欢我们,但他们已经对中国“刮目相看”了。这要感谢我们的改革开放,这要感谢我们派出去的留学生,这要感谢美国货架上的“中国制造”。由于中国的发展,发达国家的政府、私人机构、甚至个人都会有越来越愿意“花银子”支持它们的年轻人来中国留学。

 

3.2.与不发达国家打交道:

“花银子”去赢得它们的青睐和支持在大多情形下很可能是管用的。从支持的角度看,我们有如此的道义上的责任。从“赢得它们青睐”的角度看,我们有如此的“实用主义”的需要。从“花银子”的角度看,我们既能花得起,又不至于由于“花钱太多”而扰乱了我们自己的平衡。

 

3.3.与“中档”国家打交道:

我这里仅讨论中亚五国(吉尔吉斯坦、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乌茨别克斯坦、土克曼斯坦)。与他们打交道时我们需要考虑的因素更多,而且多是不利因素。先不说地缘政治因素(如:北约东扩,俄罗斯对中亚的念念不忘、等等),仅“局地”因素就够让人头痛的:首当其冲的便是与“新疆问题”相关的一系列问题(如:突厥文化的认同,伊斯兰宗教的认同,中亚各国从前苏联那儿的独立、等等)。然而,从我们的角度看,中亚的重要性如此之大,以至于我们必须做出我们能做到的所有努力。

 

我认为,与发达国家打交道的“市场经济原则”在这儿暂时不太管用。与不发达国家大交道的“花银子”策略在这里似乎也不受用。如前所说,“花银子”不仅不能达到我们期望的“民间外交的长效性”,也会伤及我们的科研人员的心理平衡(如:一个低水平的留学生竟然可以从我们的政府那里得到比其中国导师还有多的薪水,那是不合理的)和中国学界的国际声誉。怎么办?

 

首先,如果能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框架下,将中亚的经济命脉和中国的经济命脉有机地交织起来,中国和中亚国家的命运就会被绑在一起,这为世世代代友好下去打下了基础。其次,要花气力减少甚至消除中国与中亚之间的不信任(这个不信任由来已久,而且前苏联的解体更是加重了这种不信任)。怎么消除?大大增加民间交往 --- 互助互利的民间交往。目前的情形不很理想。例如,中亚最大国 --- 哈萨克斯坦 --- 一直在设置种种障碍,减少与中国的接触。例如,中国科学家要去哈萨克斯坦的话,得到签证的难度几乎达到目前世界上的“最难”级别。还有,中国人去哈萨克斯坦,总会时时刻刻地被他们的警察盯梢。上述都是我自己亲身经历过的。

 

最后,我们是不是可以采取一些更大胆的步骤,以有效地加速中国与中亚的友好交往?例如,是否可以在“上合组织框架下”大大提高科学家互访的自由度(这是需要国家层面的撮合的)?还有,是否可以考虑与中亚国家合办大学?合办的大学可以在中亚国家(如:在阿拉木图、塔什干、比什凯、杜尚别),也可以在中国(如:乌鲁木齐、伊犁、喀什)。如果我们暂时不具有吸引他们的“上流社会”的条件话(他们比较富有,我们花银子是花不起的),我们也可以花心思去吸引他们的“下层社会”吗。即使是在吸引他们的“下层社会”的时候,我们也必须顾及中国学者的平衡感(甚至中国学生的平衡感),也必须刻意地去建立中国科学和中国科学家的国际声誉。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200905-826873.html

上一篇:在中国“科学成功”的偏方三例
下一篇:我看到的“尊师尊老”:有点假冒伪善
收藏 IP: 117.146.17.*| 热度|

2 周健 刘向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6: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