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追求“身份”:东西方差别
冯兆东(2023-07-20)
美国见闻:我在美国读书和任教的时间加起来有26年,也算是经历了他们的几乎所有与”学术“有关的事儿啦。虽然他们的“牛”教授也“牛哄哄”的(例如,许多大学的地质系教授认为,哥伦比亚大学地质系的教授有点arrogant【傲慢】),但即便是那些“牛”教授,他们的学术追求也不是为了可以“傲慢”,更不是为了显摆(如:为了坐主席台,为了坐在宴会的首席,为了照相时能站到C位,为了被“高度”接见)。他们做学问的态度还是蛮真诚的(例如,他们参加学术会议的作风与在读研究生一模一样:完全是为了汲取新的知识,根本不是为了显摆身份)。
中国见闻:例子一,“牛”教授只出席学术会议的开幕式,坐坐主席台,然后“装作很重要地”离开。例子二,“牛”教授与“非牛”教授一起参加别的单位的活动,一群别的单位的“非牛”教授和行政人员前呼后拥地簇拥着“牛”教授,同行的“非牛”教授们的存在犹如空气。例子三,“牛”教授的会议报告可以藐视“会议安排的时间”,好像藐视“会议安排的时间”也是一种身份的象征。例子四,“牛”教授和“非牛”教授一样,也总是将“像他这种身份【即“牛”教授身份】,如何如何”挂在嘴边。还有很多很多的例子。给我的感觉是:中国学人做学问只是为了”提升身份“而已。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4 00: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