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ngzd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engzd

博文

学术会议是用来干什么的?

已有 5836 次阅读 2021-10-28 11:22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学术会议是用来干什么的?

冯兆东(2021-10-28)

一、以前的一些经历

如果我(冯兆东)说:学术会议如同“泥瓦匠聚会”,您会同意吗?您是不是会觉得这是“将高雅给庸俗化”啦?我的“西方经历”告诉我:学术会议与“泥瓦匠聚会”一模一样:大家自己掏钱来展示自己的“瓦艺”和学习别人的“瓦艺”。我参加过许多西方人的学术会议,他们的“排场部分”可能会体现在两点:(1)设立许多分会场,其中之一可能是“Special Session”,邀请“与当前热点问题密切相关”的当事人(可能是政治家,也可能是热门但饱受争议的学者,也可能是社会其它人士)做特邀报告;(2)学术协会的受奖学者也会有一个“Special Session”做他们的获奖讲演。这类“Special Session”一般会安排在“晚饭以后”,以便吸引更多的听众。其它分会场:也不会特邀大咖(如院士或诺奖获得者)去凑热闹的。

 

二、   较新近的一些经历(重复我以前说过的话):

学术会议常常成为了“做秀”的场所。一个常见的场景是:全天的大会报告,“符合大会主旨发言标准”的报告寥寥无几(标准是:最新最亮点的学术成果报告,或最权威的学术方向的‘引领性’报告)。绝大多数所谓的主旨报告是:按那些“被邀来”的重要人物的社会地位和官阶次序,给他们一个“露脸”的机会。被邀做主旨发言的有社会地位的学人呢,极大可能是远离学术前沿的“过气”老人(也包括一些长期从事管理工作的“前学者”)。“过气”老人也有“前学者”:被当作泰斗介绍给听众,但他们的报告很可能是由他们的研究生整理出来的”研究生中期“报告。

 

三、   几点猜测:

(1)  讲排场,是中国文化的重头戏。据说,是周人(周朝)系统地创造了“讲排场”,其目的是为了规范人的行为,维持社会秩序。“讲排场”一直是中国官场的常态。过去的学人和官人是同一拨人,所以呢,官场的排场就自然而然地被带入学场啦。

(2)  我多年的观察是:西方世界更讲究“实效”。他们的学术会议与“泥瓦匠聚会”没有区别。还有呀,他们也讲究“各领风骚没几年”:一旦某教授“职业地”很知名,他不仅很值钱而且他的声音也很大(即:有点‘横’),一旦他不再“时兴地知名”,他会马上变得‘收敛’起来。

(3)  我的感想是:如果没有那帮“更讲效率的对手”常常使得我们不安(甚至不安全),我们的“讲排场”也挺好的。但是呢,那帮“更讲效率的对手”在逼迫我们:不得不讲究效率(而不是讲究排场)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200905-1309836.html

上一篇:无咖不学问?
下一篇:再议”科学战略家“
收藏 IP: 1.194.187.*| 热度|

24 高友鹤 刘立 檀成龙 李宏翰 谷云乐 马军 杨正瓴 郁志勇 张晓良 李东风 王磊 冯大诚 晏成和 雷宏江 王安良 孙颉 关勇军 宁利中 李学宽 王大元 胡大伟 王庆浩 刘秀梅 杜占池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0 18: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