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MChe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MCheng

博文

从“When is Cheryl’s birthday?”说说科研和科技论文写作 精选

已有 3662 次阅读 2015-4-21 06:14 |个人分类:科研笔记|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关于新加坡“Cheryl的生日”的奥数题在英美引起的教育争论以及其中的逻辑思维,应行仁老师的博文和博文评论已讲得很清楚。特别是应老师的基于“公共知识”理论将有关的漏洞补上,以及多位博友的对其题目中的其他潜在逻辑问题的讨论,如情感和A和B谁先谁后回答问题所带来的可能答案的差别和唯一性,都对这一具体问题(奥数题)的“研究”有了一个更完美的结果。我就不赘述。

几天前我在一个网站看到这个题目,也试图做了一下,得到两个结论,最后没能区分开来,看到应老师的这篇博文,才知道到底是什么原因。看来我的逻辑思维最多算中等。毫无疑问,不够致密。

从这个故事或者说这么一个逻辑思维题的解答,我想到了我们做科研和论文写作,甚至项目和论文评审,有不少可以借鉴的地方,在这里和大家分享。

科研项目的开题和项目书的写作过程实际就是一个预想的逻辑推理过程。而科研就是逻辑推理过程本身。你假设要做一个题目(问题:就像Cheryl的生日是哪天?),怎样才能解开这个项目的谜底,或者说得到这个问题的答案(Cheryl的具体生日日期),你要根据现有的研究成果(文献—公共知识,Cheryl给的信息)进行分析,然后进行研究(通过A和B的对话推理),然后得出结论:Cheryl的生日到底是哪天。

当一个项目做完,开始写论文时,特别是高影响力的论文时,关键还是要理顺逻辑。编辑和审稿人的审稿过程,就是看你的论文推理是不是致密,有没有逻辑漏洞。如果逻辑不通,或有重要漏洞,肯定要挨毙的。如果新加坡的这个题目(论文)送到应行仁老师手里审稿,就要遭毙,因为整个题目不符合“公共知识”原理。如果这个漏洞补上后,还有修改意见(应行仁老师的博文的评论),编辑意见可能要让作者大修或小修吧。

应行仁老师的博文和评论还可以看出,整个研究的思路(出题)和研究程序(解题)常常总不是完美的。有时你(这里,出这个奥数题的人)认为是完美的,其实并不是 (我们往往是这样的)。那我们在做科研和写论文时应该怎么办?讨论!把你的想做的项目和你的同事讨论,把你的论文初稿和你的同行讨论。他们会给你提出意见和指出逻辑不致密的地方。应老师博文的博文评论就是这种讨论。当你看到和听到这些评论或讨论意见时,你就可以完善你的思路和逻辑,使之得出的结论(研究成果)更合理更准确。如果是你的论文,将这些意见整合到你的论文修改稿后,你的论文被接受的可能性就会大大提高,因为你的论文没有逻辑漏洞。

我觉得这篇博文和评论对科研项目开题、研究本身以及论文写作都具有很好的启示。我向大家推荐把这个过程应用到我们的科研和论文写作中。不时拿出来温习一下,提醒自己一下。

程宗明,2015年4月20日,Knoxville, TN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140979-883997.html

上一篇:有感于任胜利老师的博文“2014年我国英文版科技期刊发展回顾“
下一篇:棒球的“三振出局”规则、“有名不能太任性”与嵇博主永久被封
收藏 IP: 192.249.3.*| 热度|

1 dulizhi95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01: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