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次访问日本,有机会和东京大学的郭威教授到北海道的岗田农场做一个实验,能够实地了解一个日本农场。也有机会想象一下中国农业和农村的未来。出了机场,就是农田,看上去土地很肥,但说是火山岩,比较黑,但有机质并不是很高。但也不低。
这个岗田农场是第四代家庭农场,问他怎么到这儿来做农民,他说其曾祖父听说这儿有土地可得,和美国的西部掠夺性拓荒一样,就来到这里。他家的这个农场有15公顷(900亩),主要种植四种农作物,冬小麦,土豆、甜菜和大豆。他本人今年40岁,一家5口人经营这个农场,父母、自己夫妻加一个哥哥。好的年景(没有自然灾害),年收入大概8千万日元,按现在的汇率,大概是55万美元,400万人民币,按5个人平均,除去成本和加上政府补贴,一个人大约50-70万人民币,这和现在东京大学的正教授工资差不多!一年大概从4月干到11月,其他的时间都去外地度假,看大型农具展。这里的农民常常要对标美国和澳大利亚的农民,因为都是大农场,高度机械化,使用中大型农具。
从昨天下午,到今天一天,进出农场几次,周围的农场都差不多,也·有一些养牛的和养羊的小牧场。环境非常漂亮,到处都非常干净。
按照上一篇博客,日本30年工资、物价基本没有变,可以想象,30年前日本的农民有多富裕!即使是现在,他们这样的农民和日本东京大学的教授收入差不多,而生活质量要高得多。
根据郭老师的信息,这个农民有些不一样,特别喜欢创新,所以和东京大学的合作很紧密,郭老师说这个村给他在东京大学的实验室捐了1亿日元,做智慧农业!
在这样的农场生活和工作真是爽,没有东京的压抑,没有车水马龙,没有堵车。我也很想过这种农场生活啊。哈哈。
想象一下中国未来的农业,也是要(新)四化,也会是四化:
l 少人化:现在的农民大都是50-70的人,这批人干不动了,谁来做农业?肯定是一批有志做农业的年轻人。直接种地的人会越来越少。
l 机械化:因为劳动力缺乏,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农业必将机械化,而机械化的前提一定是土地的集约化。特别要考虑小型机械,这个应该是个大机遇。
l 智能化:人工智能加机械化,将使农业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业,而是工业化农业。
l 工厂化:大规模工厂养鸡养猪已是现实。植物工厂化和垂直种植农业也将成为未来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程气候、土壤营养、水分管理,无农药、无除草剂、一切在室内,不再“面朝黄土背朝天”,完全不依赖天气。
这样的农业对农业大学的教育有什么影响?农民将是农业和机械工程师的结合体,我们现在的农业教育要怎样改?现在的农业大学生的就业,大概50-80%不在农业直接相关领域,传统单一的专业教育已成为制约农业发展的障碍,从这个日本农场的角度,我们迫切需要重新思考中国的农业教育和人才培养,现有专业和课程设置,其招生数量,如何复合人才(生物学、工学、经济学)。还有农业耕地政策。这是一个系统工程,一个面向未来的过程。我们要怎样改革?
程宗明,2023年9月3日,日本北海道港田农场初稿。9月7号南京定稿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1 18:5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