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来想先写几点给申请美国大学教授位置的人一些建议,看到袁老师的被置顶的博文袁贤讯:为什么中国不能按美国高校那样招人?就想先说几句。
先申明一下,我写这些博文,并不是想来质问国内大学,袁老师问的问题:“为什么中国不能按美国高校那样招人?”。袁老师说得对,国情不同,文化不同,不能完全照搬,或者根本行不通。其实一个问号,我就知道袁老师的本意了。再看他的回复:
【二楼】你的问题可以延伸很多,中国为什么不能像美国(或欧美)那样????
博主回复(2014-4-19 11:14):是的。其实解决的思路大家都很清楚,就看有没有人这样做。我知道国内顶尖的几所高校现在也是这样做的。我无非只是正话反说而已。
也就得到证实。
我在南京农业大学兼职,对南农的情况稍稍多一些了解,可以说,还是极其肤浅,好多也是道听途说,因为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我的宗旨是,做好我的本职工作,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和努力,所谓的“在其位,谋其职”。但有时也会在不同场合提些建议,也有不少被采纳,也有一些不被采纳。我也觉得很自然。就当发发牢骚。也算是“在其位,谋其职”,因为我在美国大学工作,对美国大学比较了解,告诉他们我知道的信息和看法,是我应该做的,我“谋其职”了。他们不采用,我想他们有他们的想法,他们比我对学校整体比我更了解。校长副校长,很多处长全世界的著名农业大学都去过。应该比我更有见识。我在这里说的只是美国大学招聘的过程。所以本来没想对国内大学的招聘指手画脚。既然,袁老师抛砖引玉,下面我到也来“斗胆”说说中国在那些方面可以按美国高校那样招人的方法招人。之所以用加引号的“斗胆”,其实我也是该说的就说,直来直去,没坏心,我也觉得不应该怕说出来。南农和我打过交道的领导都知道。而且,南农的领导这点度量还是有的,要不还怎么建“世界一流农业大学”啊!这些和南农没有关系,是泛泛而谈。有些也是南农的个例,不针对某个人。也请不要对号入座。
1.招什么样的人?院一级应该有规划,需要经过几轮讨论。特别是要请校外甚至国外的同行专家多咨询。不能井底观天,不知天外有天。有些院系的学科不完整,就一个有名望的人。说不好听,就像一片草原上只有一个树,和草相比,高很多倍,但把这棵树移到其他林子里,和其他的树比,没有什么高低之分。所以我和我们的院领导说,要想办法,建曼哈顿和陆家嘴,一片大楼,各有派头和特色!这就需要不能让团队过于庞大。但依国内的情形,也不可能完全全按美国模式,不建大团队。需要有种环境让更多地人冒出来,成为独立的大厦。好像学校也有规划,怎么定的,我不太了解。
2.建松散的合作大团队,而不是垂直领导的超级团队。只要将你自己放在二、三“老板”的位置,你想你会拼命干嘛?你的最大才能能发挥出来吗?当然,我也不喜欢只做鸡头不做凤尾的思维。大学和企业和研究所不同,大学讲究的是自由发挥。需要大项目时,大家联合,有分工,各司其职,真诚合作。这一点在国内最难!国内有些老师的硕士生题目都保密得像国家机密一样,怕人“偷”了,还怎么合作啊?还怎么大脑风暴啊?
3.禁止,至少不鼓励,留在本院,特别是导师的团队里,除非在国外、校外或其他老师那儿呆过一年以上。现在好多招进来的人都是自己实验室一毕业就留下来的,是听话的,帮原导师干活的。这样的人有多少能超出自己的导师?如果导师还很年轻,你有出头之日吗?有些特别霸道的老师,你能有你的想法吗?为了能找到工作,有很多有潜力的人才,就这样给埋没了,太可惜了!这样的实验室,等大老板退下来后,将来是很难超出的,有些大老板,甚至到70、80还在指挥着呢!这样的实验室、学校,将来是很难有希望超越的。但这一点,需要全国都这样做才行。
4.能不能不只是数文章,不只是数IF点啊?想想:这个文章的idea是谁的啊?学生自己想出来的还是导师指定死你做的,同一篇论文的背后体现的是根本不一样的能力!还有,同样是三篇文章,一是同一类型的,记得前一段时间科学网上争论的铁基超导吗(换一个元素)?一种是依同一个葫芦花出的三个瓢,不同的是写了三个不同的字,另一个是三个不同类型的产品,三个喝水的杯子,一个是玻璃杯,一个是瓷杯,一个是竹桶,需要的知识面是不等的!他们的能力能给同样的分吗?这就是同行评审、做学术报告和与大家见面的原因,可以区分杂草和韭菜。但领导说我要招这个人,你敢说No吗?
5.还有没有其他?博友可以添加。
下面说说我去年我的实验室进的两个人。一个叫仲岩,女的(有很多人建议我,善意地提醒我,别招女的!)我说我在美国大学做了25年的教授,我不能歧视她们,我只认她有没有能力。她从南大田大成老师实验室毕业(我在2012年NSFC二审时和田老师一起散过步--和我的另一个朋友)。仲岩博士的毕业论文是做果蝇的基因组进化和生物信息的。我是从生科院的申请人中挑剩下来的“捡来的”。我请她来面试,让她在实验室做个报告,问她田老师实验室是怎样训练学生的,问为什么你的其他两篇文章都是共同第一,但排第二?当然会问一堆生息的问题(当然不能和薛宇教授的生息比,我们是应用)和其他植物学,分子生物学等问题,再让我的一些学生和她谈,和她去吃饭,回来再向我汇报。我也请我的同事面试了。大家都认为很好(虽然文章影响因子不是特别高),所以最后我决定要她了,然后再走过场—我也只好听命学校的程序。我还是走了一个变相的美国大学的招聘程序。现在才半年多,她就做了,写了,投了一篇4点多的文章,接受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我和她开玩笑,田老师训练得真好,你看,我们南农也不比南大差啊。上次在国内,田老师正好来南农,我“狠狠”地谢了他一下。我给她的任务是,协助我带学生,你自己建你自己的研究领域。在她的帮助下,我的其他几个学生的论文也加速了发表的进度。
另一个,叫熊劲松,中山大学的博士(导师是个纯外国人),李家洋院士的博后。是我的一个盆友推荐给我的。但除了一篇5点几的文章(做苜蓿的)外,没有其他文章!问他为什么。在中大,后两年的工作都给了师弟和师妹了,在李老师那儿(做植物的都知道李老师是做水稻的)做的工作会放在一篇大文章里。我同样请他来做报告,和学生谈,问他一堆问题,如何把现在的水稻题目继续做下去,结果怎么用到其他地方,给他一个假设的题目问他怎么做,对园艺植物不懂怎么办?夏天我还去了北京李老师实验室去见他,和他吃饭。觉得他能力不错,一篇文章也不是大问题。最后我决定要他(当然也请其他老师参谋)。走学校的过场时,差一点就没过关,就是因为只有一篇文章,并不看他的实际能力。十分钟的面试,怎么能判断啊,变成了一个形式。他现在做得也挺好,我也是让他建自己的领域,但和仲岩的互补,将来可以形成团队。至今我对他也挺满意,但出文章要慢一些,因为是wet lab的工作,是要靠时间耗出来的!
这两个人的训练和我自己的可以形成一个链,可以互补,可以进行大脑风暴,做交叉学科的研究。我不想他们成为我的打工仔。我也不希望他们以后一个为另一个打工,而是团队,互作的团队,不是上下级的团队。这种美国式的模式能不能在国内成功,我也是在试验,再过五年,至少三年才能看出来。
我把我的实验室的事说出来,是想说,我在国内工作,除了做实际的研究,也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体制改革(在我的权限内),包括对研究生的培养,同事的合作,创办的《Horticulture Research》杂志,等等。但不少方面,也是困难重重。但我会坚持。有些事,也没办法,只好低头。
总之,从我做起,从我身边的事做起。100%按美国的来,肯定不行。但在中国能改进的地方,还是要尽量去改进,无论是以主动的方式还是被动方式。不能只是抱怨,而是要付诸行动。也希望大家一起行动,大的改不动,改小的,别人的没办法,自己的总可以吧?共勉!
程宗明,2014年4月19日星期六夜3:20AM。Knoxville,TN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5:4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