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是个哲学问题。思考人生,完全可以借鉴对哲学的思考。
哲学的终极意义是构建“形而上”的学问,透过一切眼见的现象,来思考哪些隐伏于物质世界之外的纯理念,并把它定义为世界存在的意义。但是,这个意义并不能完全递归到人生的意义,因为时空尺度发生了变化,规律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
在任何时代,只有少数思维精英可以致达“形而上的真理”,一般大众很难做到。也有哲学家提出,世界具体的现象其实也是“真理”的体现,走入世的态度,一样可以去体会世界本源的真理。如果我们在拥有哲学的思维技巧,可能会事半功倍。
最简单的思维就是“二元论”,把一个事物的阴阳正反两面剖析清楚,在正反两方之间,如果再考虑衔接和沟通问题,思维就会更高端上档次。
21世纪的人生与以往不同,世界变化非常快,让人目不暇接。这些快速变化让人心神不宁,未来变换,好像无所依托。变与不变,以及二者之间的衔接和冲突,是目前每个人必须严肃思考的哲学问题。
变化与未来相关,属于外延式的延拓,哪怕一些很小的不确定性,也会造成未来的多解性和不可预测性。这个在数学上已经被充分证明。在世界历史演化中,也曾经被反复证明。很多情况下,人类并不能预测即将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在真实的情境下,大多数人也不会认为这些小事件后来居然会改变世界。
分析人生基本上就分为良好找那个思路,一种是面向变化,一种是回溯人生非不变量。与前者相比,后者可能更重要。
思考变化,未雨绸缪,是战略学家一定要做的事情。但是,这种对变化的思考,也要基于一定的时间限制。也就是说,基于事情的规模和复杂度,尽量预测的短一些。比如,一个公司的发展,预测十年以后的事情就显得太超前。十年,甚至更短的时间足以让一个欣欣向荣的巨型公司跌入低谷。对于民族和国家的发展,预测30-50年比较合适。预测百年之后的事情,也会显得过于笼统。
在教育界,目前就面临这样的问题。新工具新思路的冲击,让教育者忧心忡忡。可是,教育的周期至少以10年计划。以10年后的社会为目标去教育人,风险反而更大。因为,确实没人能说清楚10年的社会,科技和生活模式到底到达什么程度。
除了思考变化,应对未来,思考那些《一如既往》的不变量也是应对未来的必要之路。在我看来,这可能更重要。以不变应万变,花自从容,是适应变化世界的最好心态和思路。
这个不变不是一成不变,不是墨守成规,不是僵化思维。而是以客观的思维去审视历史长河中那些本质的东西,那些看似变化因素之下的,构成社会稳定发展的东西。
与10年前相比,我之所以还是我,我还承认这是本质的我,其核心概念就是传承了自己的不变量。甚至百年之后,弥留之际,社会已经变化纷飞,面目全无,可是,我依旧能够承认这是我的一生,依靠的也是自己的不变量,自己思维中最本质的东西。
《一如既往:Same as ever》由协和基金合作人摩根.豪瑟(Morgan Housel)所著。在这本书中,摩根搜集了大量的人间事实和故事,来阐述人生的一些基本事实。从中来分析出人生中到底有无那些不变量。哪怕把我们投到100年后的世界,哪怕那时的世界已经完全不同,但是一些场景、行为、和思考模式,我们依旧感觉熟悉和适应,这也算是一种先见之明的思考。
这种不变量一定人经过几十万年的思维积累,形成的最本能的惯性和思考模式,这些模式不会在百年和千年尺度上发生显著变化。
其中一个比较显著的就是人性的自由和思维的迥异之处。每个人其实都是个体人,都有着自己的生活轨迹。所谓“三观相同”是指基本的观念相同,比如对世界的热情,对人的关爱,对生活的向往等等。但是,条条大路通罗马,每个人的具体执行方案不尽相同。这就在人与人相处中,产生摩擦和碰撞的火花。这让我们的头顶星光灿烂,也可能燃起熊熊大火。这种三观一致,具体方案不同的方式不会随着时代发展而发生改变。这种没有好坏之分,只有方案不同的探讨,得之有幸,但是也像古希腊悲剧一样,也是人际交往的悲剧来源。
生活是连续的,历史是连续的。任何一个时代的人都面临过去、现在与未来。孔子通过“文王-予(自我)-后死者”这种关系,深刻认识到时代的人其实都是过去与未来的桥梁,这种强关联与思考模式不会因为时代变迁而变化。与两千多年的孔子相比,这种人生桥梁观一点没有变化。
上面我们所举的例子,其实是限定在连续时空观里的问题。这个和时代和人群没有关系,属于人生不变量的基础内涵。可是,在这种时空连续性的框架下,还存在着“永恒的变化”这一基础问题。
“变”本身就是人生中“不变原则”的具体体现,从而形成了变与不变之间的闭环。这种变化延承了变化中的偶然与必然因素,是世界发展丰富多彩的基本动力来源。
在人性方面,从我个人角度不会抱太大希望,几千年的历史反映出,大部分人还是以利益驱动。这也是几十万年历史沉积的产物。利益带来安全感,而安全感是人(包括基因和文化思想)借以传承的物质基础。所以,有些看着让人信以为真的事情,背后可能是个巨大的传销。比如,钻石恒久远,爱情永相联。不买钻石戒指,就不足以表达爱情的忠诚。分辨出来事情真相与真正去抵制是两回事。大部分人会随波逐流,花小钱而不与潮流抵抗,减少抵抗成本,也是一种趋利的体现,这也正是这些商业“传销”能够成功的逻辑基础。所以,在可见的未来,人类社会的基本为题还是难以解决,无论人了生产出多少物质,也无法全面解决不平等的问题。
这么说并不是一种悲观的观点,只是客观的评价。水涨船高,美国人定义的贫困比非洲的一些富裕者的财富还要多,吃住条件还要好。这就是社会整体发展,带动整体水平上升的体现。就我自己而言,我的衣食住行估计比古代一些时代的君王还要高端,还要奢侈。这就是社会进步的体现。
人生一如既往,一往直前。没有可让人担心和惧怕的。以客观的角度去看待这个变化的世界,以中庸的思维去评判任何的丰功伟业和平淡无奇,以阴阳两面的判断来切中其中的要害,是否就可以把握时代的脉搏,真正地去迎接未来?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5: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