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Liblo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Liblog

博文

谈人工智能14:总体≠部分之和

已有 5598 次阅读 2021-10-10 13:07 |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学:学生,教:教师,李:李晓榕

李:上面说了开放性,现在咱们说说整体性。

  整体性。受还原论洗脑,人们往往只注重局部及其联系,而忽视整体性态,轻视局部与整体之间的联系。在这种观念下,只存在于整体而不直接体现于局部及其联系的整体性态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根之木,难以立足,难以理解,难以研究。而且,环境可能对系统的生长起某种程度的组织、促进作用,有些整体性是系统与外界交互才产生或体现出来的,它高于系统内部各部分的联系或互动。下面举例说明。

  一个体系的自洽性(即无矛盾性)无疑是一种整体性质。哥德尔第二不完备性定理是一个业已严格证明了的定理。它说:任何一个(包含自然数算术系统的)自洽体系,其自洽性是不可能在体系内得到证明的。当然也就不可能靠研究体系的局部及其联系来证明。自洽体系的自洽性就是这么一种业已严格证明的整体性质,根本无法靠把握局部及其联系来把握,只能从体系外部来把握。

  一个分子是由若干个原子组成的,但分子的特性并非由原子的特性构成,而是在分子层面作为整体性质“涌现”出来的。不同的原子组成不同的分子,而每个分子都有不同于其原子之总和的整体性质:把水完全等同于H2O是典型的还原论。其实,水的整体性质并不能还原为原子HO的性质的组合。水有别于H2O,它是作为一个整体、与外界相对而言的,而H2O只是其化学成分表示,是就内部组成部分来说的。比如,水、冰、蒸气都是H2O,但它们有区别,是在不同环境(温度、压力等)下的结果。只研究H2O的内部结构,就无法确定它到底是水、冰或者蒸气,也无法确定它与其他元素相遇会发生什么化学反应。就连这么简单的一个无机系统都如此,更别说更复杂得多的开放系统。

  撇开神经细胞不说,几年前我身上的细胞今天大都死光了,今天我身上的细胞大都是后来新生的,但作为整体,我的身体还是我的身体,它并不只是几年前我身上所有细胞的总和。所以,只研究我身上的所有细胞及其联系,不能完全认识我的身体。不同人的细胞群体相差不大,而身体有明显差别。为什么?作为一个生物整体,我的身体是高于我身上所有细胞及其联系的,是无法还原的。而且,今天我的身体是由几年前我的身体“逐渐”演变而成的。这与上面所说的“家族相似性”密切相关

  有机性是有机物的本性,它应该是大量无机物足够复杂的总体所形成(即涌现出)的整体性。生命应该是有机物足够复杂的总体所涌现出的动态的整体性,它离不开系统中大量新陈代谢等自我复制的递归、圈环作用,而递归圈环所需的能量、资源、营养、信息等都来自外界,这就带来对环境的主动适应性、能动性。可见,生命系统的复杂性大概更依赖于系统的内联性、外联性和动态性,而不是庞杂性。因此,还原论科学在此的成功远不如在无机世界的大。

学:对于整体性,我们多少都有所了解,比如都知道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但是,到底什么是还原论?还原论和整体论的区别到底在哪儿?

李:这个现象很有趣:大家的思维根深蒂固都是还原论的,但表面上却大都接受整体论,觉得它合理。早先我们比较认真详细地谈过几次还原论。还原论者侯世达在其名著《哥德尔、艾舍尔、巴赫——集异璧之大成》中分别借螃蟹和食蚁兽之口,这么总结整体论和还原论1整体论是这个世界上最自然就能把握的东西。它只不过是这种信念:“总体大于部分之和”。没有精神正常之人会反对整体论。……还原论是这个世界上最自然就能把握的东西。它只不过是这种信念:“只要理解一个总体的各部分,以及部分之和的性质,就能完全理解这个总体”。没有精神“正常”之人会反对还原论。这的确简单明了,只不过对整体论的总结略嫌粗浅。

  在还原论下,整体等于部分之和。反对还原论的人往往强调整体大于部分之和。这的确是大多数情况下形成整体的主要功能意义。不过,与部分之和相比,整体可能有得有失,未必都更大。所以更确切地应该说: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比如,n个独立变量能张成一个n维空间,而它们相互关联而组成的系统可能只能张成这n维空间中一个降维的子空间、流形甚至超平面。可见,纵然是只描述数量关系的这种简单数学系统,也会这样。所以,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比如不同部分之间可能彼此削弱、相互抑制、产生“内卷”,整体可能束缚、限制或压抑各部分原有的功能或性质,整体可能有得有失。

  再从语言学的角度,说说整体、全体与个体的深层关系。“整体”和“全体”虽然含义相近,但仍有区别。比如,“整体”更强调不可分,一“分”则不“整”,而“全体”更强调不缺什么,一“缺”则不“全”。所以,整体性是可分解性的对立面。按权威的《牛津英语大辞典》,each(每一)的本义是分别考虑的每一个Every (one or two or more) regarded separately),every(所有每一个)的本义是一群中逐个遍历的所有每一个Each of a group; all taken one by one. All possible),all(全体、全部、所有、一切)的本义是数、量、质、程度、范围等方面无例外的全体The whole amount, extent, substance, or compass of; the whole. The entire number of, without exception. Every)。可见,相对而言,all最强调全体乃至总体、整体,不重视其中的个体,虽然全体是由个体组成的;each最强调个体,着眼于个体,虽然个体有可能组成总体,但它并不含整体概念;every介于eachall之间,国人大多误以为它偏向于个体的each,其实它更接近all(这恐怕根植于词源的ever部分,everalways, at all times; in all cases等各种“全”义),所以才有each and every(每一和所有)等短语。在三者中,each最个人主义、还原主义,all最全体主义、整体主义,every可以说是考虑个人的集体主义。

:在还原论者看来,如果所有部分的总集合不是带有整体性的整体,那它是什么?

李:它只是这些部分的聚合体(或称总和),即其部分的简单总和。聚合体可以经分解和相应的重组而重新得到,它没有内部的协作、干扰或抑制等各种相互作用。聚合体除了聚合性(即部分的简单总和所带来的各种性质)之外,没有任何性质。总体的非聚合性性质都属于整体性,所以形象地说它们是在整体层面“突现”“涌现”出来的。把局部组织成一个整体,目的在其涌现的整体性,而这不可避免地伴随着复杂性的增加。

  在一些极端情况下,还原论者甚至不承认聚合体的存在或意义。潜无穷观就是一个佳例。历史上数学家都持潜无穷观,直到一百多年前康托尔创立集合论,实无穷观才逐渐风行起来。

  实无穷观认为,自然数全体构成一个集合总体,是一个“此外全无”(毫无剩余,所有)的统一整体,进而可以研究这个整体的性质,这些性质都属于这个集合的整体性,比如它与有理数集合等势,其势小于实数集合之势(连续统假设),等等。而按潜无穷观,自然数只是一个一个存在着,不能被集合成一个总体:每个自然数都有一个后继数,因而自然数个数的增多这个“此外永有”(永远有剩余)的“一统”过程永远不会完成,其抽象实体不能被当作一个明确无误的概念。潜无穷观只承认每一个(each)自然数,而否认“全体(all, every)自然数”这个概念,更别说自然数整体。比如它说数学归纳法(某式对n = 0成立,在假设它对n成立下它对n+1也成立)的结论是:该式对每一自然数n都成立(不涉及自然数“全体”的概念)。该式对全体自然数都成立,是实无穷观的结论(自然数系的皮亚诺第五公理)。即“∀n”被潜无穷观理解为“每一n”(不涉及“全体n”概念),被实无穷观理解为“所有n”。可见,在“每一”和“全体”之间有一个鸿沟,即无限多的“每一”能否靠后继性等关系而聚集成一个“总体”。实无穷观认为能,潜无穷观不以为然。与此精神相通,还原论否认个体靠相互关系能聚集成一个货真价实的不可分整体,不承认这种聚集会有不可还原的“整体”性质,更别说会“涌现”出迥异于个体的整体性质。可见,相对而言,潜无穷观更偏向于还原论,实无穷观更偏向于整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Dougalas Hofstadter, Gödel, Escher, Bach: An Eternal Golden Braid: HOLISM is the most natural thing in the world to grasp. It’s simply the belief that “the whole is greater than the sum of its parts”. No one in his right mind could reject holism. … REDUCTIONISM is the most natural thing in the world to grasp. It’s simply the belief that “a whole can be understood completely if you understand its parts, and the nature of their ‘sum’”. No one in her left mind could reject reductionism.

正在出的博文系列:

与师生谈人工智能:

1.智乎哉?           2. 奢求精确之误                3.精确定义之病          4.图灵测试     5.强人工智能

6. 能而欠智          7.深度学习的短板       8.深度学习对老牌AI       9.深度学习的实质 10.与外界交互

11. 环境之复杂     12系统≠内部元素及联系     13. 总影响≠直接影响+间接影响   14. 整体性

 

与师生谈现代化之弊

1:崛起的代价     2:发展必好无疑?    3:发展的恶果     4:科技进步果真进步?         5:科技的罪责 

6:开发进步善哉恶哉?7:现代化恶果之因    8:现代化恶果之因2  9:资本主义与个人主义   10:资本主义的修正与回潮

11:全球化的好歹   12:全球化的好歹     13:西化、现代化、全球化 14:现代化的本质      15:文化全球化?

16:妈的奶贼腥        17:多元优越             18:四大主义      19:“化私为公”的隐形手   20: 进步的魔咒

21:进步的陷阱    22:进步的后果       23.成功的反噬     24:进步的残酷                  25: 进步到恶神末日

26:自造成恶神

 

与师生漫谈科研文化

1:我有科研之才吗?  2:我该做科研吗? 3:逻辑推理的作用 4:人生价值     5:生命的延续         

 

已出博文系列:

与师生谈科学之弊

1:线式因果思维1      2:线式因果思维2     3:线式因果思维3         4:螺环之奇妙                 5:幻化的因果 

6:不牢靠的因果推理        7:分析还原病       8:还原论教条                    9:基因未必基因      10:割根裂本

11:强拆硬分        12:科学的领地       13:科学的致命伤         14:科学的致命伤2           15:逻辑之可错

16:逻辑可错之源       17:“脚踏实地”的逻辑?18:逻辑:真理焉?宗教焉?       19:想不清原理       20:想不清原理2

21:逻辑教的改革    22:逻辑教的改革2     23:精确性的终结         24:科学哲学                  25:务外逐物 

26:科学六弊                 27:科学之弊总结

 

与师生谈科研选题:
1:科研的战略、战术和战斗力 2:选题三准则:趋喜避厌 3:选题三准则:如何培养兴趣 4:选题三准则:择重舍轻,扬长避短

5:得题之关键           6:如何应对新潮      7:选题四建议          8:总结:选题好比找对象

 

与师生谈研究策略:

1:科研四要素    2:突出重围的法   3:人人信之而善忘的黄金法则  4:孤胆方是英雄,独创才有真才  5:大道至简,科学之魄

6:弃繁就简     7:以特制胜      8:综括               9:反行众道,改形换状       10:迷雾中的灯

11:技穷时的上策 12:驾驭时间之术1  13:驾驭时间之术2     14:保质增产之法          15:类比、联想、猜测、推证 

16:评估       17:总结与回顾

 

与师生谈学习门径:

1:广度与深度      2:增加深度的窍门1    3:增加深度的窍门2      4:增加深度的窍门3  5:增加深度的窍门4

6:增加深度的窍门5  7:增加深度的窍门6        8:如何培养直觉和想象力? 9:基础不好,死路一条?10:阅读策略1

11:阅读策略2      12:博览之术           13:增强记忆1          14:增强记忆2      15:如何听讲 

16:最佳捷径

 

与师生谈科研输出:

1:论文写作五要点 2:论文的结构、条理和语言 3:标题、摘要、引言、结论  4:作学术报告四建议  5:与编审人员打交道

 

与师生谈科研道德:

1:何谓弄虚作假              2:何谓剽窃?             3:何谓自我剽窃?               4:版权

5:谁该当作者?              6:署名顺序怎么定?        7:其他学术不当行为              8:总结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87793-1307423.html

上一篇:谈人工智能13:总影响≠直接影响+间接影响
下一篇:谈人工智能15:分析还原的威力
收藏 IP: 68.11.61.*| 热度|

3 李剑超 焦飞 陈蕴真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1 23: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