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驿站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老李 一个行走者的思想历程

博文

捍卫日常生活——答杨玲 精选

已有 5902 次阅读 2009-2-21 18:32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丛林原则、道德理想国与被解构的生活

这几天俗事缠身以及身体状态欠佳,所以也没有在网上过多停留,昨天夜里看到杨玲的博文《道德是蟑螂》,本想写两句,可惜胃里难受,只好作罢。今天情况稍好一些,觉得还是写两句作为回应。坦率地说,我不同意杨玲君的观点。

道德话题不好谈,弄不好就被人家称为抢占道德制高点,而且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世人都说最容易占领的高地就是道德高地,可惜人们总是懒于延伸一下,这个世界上最难守住的高地也是道德高地,我本人没有这个能力,所以只有敬而远之,但是对于那些有勇气抢占道德高地的人还是很尊重的,毕竟那是一份苦差事。杨铃君的博文,如果我没有理解错误的话,应该是对道德杀人的反叛吧,客观地说,对于那些虚伪的道德界标,我也是非常反感的,如果退回十年前,可能我也会有如此冲动的说法,但是,对于中年人的我来说,我不再这么认为,那么,我们抛开两个道德极端,谈一些日常生活应该是可以的。

道德并不神秘,按照哈耶克的论证那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的自生自发秩序导致的结果。换言之,遵守道德的族群得到了发展,因此,其他的族群为了发展也开始被动地学习并遵守道德。如果没有道德,那么我们就无法回避霍布斯所谓的“丛林原则”的危险,即所有人对所有人的战争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拳头大就是真理(星星曾说:沙包大的拳头),在那样的社会该是怎样的生存状态,我想杨兄是可以猜测到的。卢梭老兄曾说:人生而自由,然而无往不在枷锁中。这里的关键在于对枷锁的理解,在俺看来,构成自由枷锁的东西有两种:法律和道德。前者作为一种正式制度安排,后者作为一种非正式制度安排。人的自由首先被限定在法律的明确边界内,然后就受着道德的约束。而这些约束就是自由的边界和所谓的枷锁。杨兄是学心理学的,当然知道弗洛伊德的理论的,这老兄的压抑理论恰好是对道德的一种很好的注脚。康德同志在《实践理性批判》中设置了三个悬设:永生、自由和神的存在,除了说明一种契合关系外,在我看来它还是对践行道德者的一种补偿,现在我们不相信报应和因果轮回了,所以我们更加无法无天了,今天几乎没有中国人不敢做的坏事。

接下来,我们应该考虑道德应该发生在人类生活的哪些领域?按照哲学家阿伦特的说法,人类的活动主要发生在如下三个领域:私人的、公共的和社会的领域。在私人领域(在我看来主要是家庭),它主要是被需求和欲望主导,在这个领域,我们是不去太多关注它的道德的,我们所强调的道德主要发生在公共领域和社会领域。所谓的劳动、工作与行动作为人的存在境况主要与上述三个领域对应。至此,我们应该对道德发生的空间与人类的行为有了大致的了解,由此再来评说道德才是可能的。之所以不同意杨铃把道德一棍子打死的极端解构的做法,是因为一旦没有了道德,我们在公共领域和社会领域将无法有序地生存,进而我们的工作和行动都是可疑的。

再补充一点,关于苏格拉底的知识即美德的说法,杨兄的理解好像有些偏差:知识与美德的关系是包含关系,既有知识是一种美德,是美德的子集,而美德可以包括很多其他的内容,如诚实、勇敢等。所以杨兄所谓的无知就是最大的不道德是不成立的,很多老人是没有我们今天的所谓的知识的,但是他们同样令我们尊重,关键在于他们拥有其他的优秀品质。至于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好像是庄子的说法,其中的意思我们大约还是可以理解的,这个就不多说了。突然想到那个写出《正义论》的罗尔斯,他之所以关心社会的伦理道德问题,是因为他意识到一旦社会崩溃了,我们大家都要完蛋。孔子曾说:危邦不入,乱邦不居,我想他肯定认识到了其中的危害。

完全解构的做法是值得怀疑的,2005年我给学生上课时曾说:有些东西是不能解构的。如道德、爱情等,如果什么东西都采取解构的做法是很可怕的。十年前我也曾疯狂地喜欢后现代的一些说法,至今有些我还是认为有道理的,但是他们把这个游戏玩大了,结果就不好玩了。我不知道十年后的杨兄是否还能接受自己今天的想法?

我们之所以捍卫日常生活的道德,是因为我们不想在买牛奶的时候,吃到XXX,不想买到假烟、假酒、假药,不想借朋友的钱不还,不想看到美女,就凭着沙包大的拳头抢占过来,不想被欺骗,不想在上街的时候,就被人无端杀掉。秩序很重要啊!没有道德,谈何秩序!

以上的仓促文字,权当是对杨玲兄文章的回应。

2009-2-21于南方临屏涂鸦两句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829-216430.html

上一篇:由国外哲学博士的工作想到的
下一篇:经验主义是创新的扶手还是绊脚石?
收藏 IP: .*| 热度|

16 翟保平 武夷山 李小文 刘全慧 李霞 孟津 刘玉平 马昌凤 陈绥阳 曹广福 王德华 肖重发 曹聪 杨秀海 陈国文 迟菲

发表评论 评论 (1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9 07:5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