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ter50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After50

博文

安全人机系统五原理

已有 3889 次阅读 2015-5-18 09:49 |个人分类:安全科学理论|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安全人机系统五原理

安全人机系统五原理

1.系统性安全原理

系统至少包含了三个方面的内容:①构成系统的要素至少有两个,要素之间的相似性并无要求;②系统存在一定的结构,也就是系统的组成要素之间的组合顺序会影响系统的属性。相同的要素,不同的组合顺序可能导致系统具有不同属性;③系统具有一定的功能,系统的存在具有一定的意义,这种功能也表现为系统与外界的相互作用。系统也具有这样的性质:可叠加性与可分解性。结构与功能简单的系统可以通过叠加变成复杂系统,完成复杂工作。同样,结构复杂的体系也可以通过分解的手段,转变为易于研究的简单系统。系统的这种属性为人们分系与解决问题提供了方便。

具体到安全人机系统,首先安全人机系统有三个要素:人、机、环。其次这三个要素并不是随意拼凑在一起的,它讲究通过人的需求来设计机和改造环境,再由设计与改造好的机和环境来安置人,人、机、环在系统中所处的位子是有原则限定的。最后,安全人机系统是要完成人们的设计目的的,也就是人机系统的存在一定具有某种实际作用。安全人机系统同样具备系统的基本性质:从设计的角度来看,要构造复杂功能的复杂系统,人们不可能一蹴而就,这时可以运用系统的可叠加性,先造出可完成某些特定功能的子系统,再将这些子系统进行组合,获得人们所需要的系统。从研究的角度来看,面对一个复杂的人机环系统,人们要研究其作用的机制,可以先将系统分解,对人--环系统而言,可以将其分解为人-机子系统、人-环子系统、机-环子系统,分别研究子系统的属性,进而达到研究整个系统的目的。以上这些便是安全人机系统的系统性原理的实质及内涵。

2.本质安全化原理

本质安全化的内涵为:体系本身就是安全的,这意味着体系的固有安全水平是人们可以接受的,而这个安全水平的实现是通过体系元素之间的协调性来实现的。从这个思路给出安全人机系统的本质安全化的定义:在构建系统的过程中,通过对构成系统的人、机、环等因素进行合理有效的组合,将三个因素的协调性调节到一定程度,在这种情况下,系统开始运作时,不管是对系统中的人来说,还是对整个系统而言,其安全性都是可以接受的,这便是安全人机系统的本质安全化。系统因素组合的协调性程度决定了本质安全化的水平。

对安全人机系统本质安全化原理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解释:①本质安全化的水平是由系统因素组合的协调性程度来决定的,而系统因素组合的协调程度并不是由人的主观意识来决定的,而是取决于社会的科学技术水平,对本质安全化水平提出过高要求是不科学的,但并不是说人们可以对本质安全化水平不做要求,要在当前社会的科学技术水平上尽可能的提升本质安全化的水平。在进行安全人机系统设计时,要保证设计的质量,使系统的固有安全水平达到人们的安全需求。②系统的本质安全化水平可能受到系统之外的因素的影响,如对人机系统的管理等因素。即使系统的各因素组合的协调性程度很高,如果缺乏有效的管理,系统依然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安全人机系统的运作都是有一定的操作规程的,管理的目的就是让系统因素,尤其是人这个因素,要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以保证系统的安全水平。

3.安全协作增效原理

协作增效的核心思想是:1+1>2,也就是通过与别人的合作,来获得更大成效,这种可获得的成效不是个人可获得成效的简单叠加,而是远远大于各个体单独作用时可获得的成效之和。对于安全人机系统而言,它有三个大的组成要素:人、机、环,进行人机系统的设计时,通过三个要术的组合来达到设计的目的,而获得这种目的,仅仅依靠人是做不到的,人必须凭借物。只依靠物也是不行的,物不具备主观能动性,物必须在人的意识之下运作,才能达到人的目的。只有人、机、环组合在一起,才能取得各因素单独作用时所不能获得的功效,这便是安全人机系统中“协作增效”的思想。换一个角度来理解,人们通常在进行人机系统设计时,更想获得的是系统的作用成果,而不是系统中某些因素单独的作用效果,也就是说人们在潜意思当中是趋向于对系统“增效”部分的认可,是想更多的获得“大于二的部分”,这便是安全人机系统中安全协作增效原理的意义。

4.役物宜人原理

役物宜人,顾名思义,通过对物的改进和塑造,使其更好的适应人的特征与要求。该条原理也蕴含了人本思想,更看重人,一切都要为人服务。即使系统中人与非人因素对系统的运行都是不可或缺的,但将人看作主体,人的存在才保证了系统存在的意义。当然,这里的人并不简单指人这个因素,它还包含了人的思想与目的。

役物宜人原理对应于安全人机系统,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①知人造物的思想,研究人的生理、心理特性,如进行人体测量学的研究,通过这些研究与测量的结果来指导人机系统的设计,这也是役物宜人的第一步。②从人的角度去设计物,再从物的基础上挑选人。这里人的意义不相同,前者是宏观意义上的人,指人这个类别,后者则是个体意义上的人。这里的意思是从人类特征出发设计人机系统,再根据系统的特性出发,选择合适的操作者,以保证系统的安全性。③研究人机之间分工及其相互适应问题。人机分工要根据两者各自特征,发挥各自的优势,达到高效、安全、舒适、健康的目的。④在同一个系统当中,人为主体,物为客体,看重人的感觉。在系统运作时,保证人在最小代价下获得最高效率,使人的安全感得以提升。

5.安全目标原理

安全目标原理和前面四条原理比较起来似乎更浅显,易于理解,然而这并不代表安全目标原理的重要性值得商榷。在整个安全人机系统中,安全目标始终贯穿其中,其重要性和前面四条原理是相当的。安全目标原理强调安全人机体系中,安全因素的重要性,这种重要性体现在两个方面:①在整个系统着手设计之前,要有安全目标的理念。由这个理念去构思:要实现这个安全目标,需要采取哪些行之有效的措施。这个过程会在无形之中增加系统的安全权重。②在整个人机系统设计完成之后,用安全目标原理来检验系统的安全性是否达到了要求的水准,如果未达到,需要对哪些部分进行修饰,来保证系统整体的安全性。这便是安全人机系统中安全目标原理的内容。事实上,安全意义更多的存在于人们的感觉之上,安全目标是为这种感觉制定的指标。从哲学的观点来看,人的感觉来源于对物的主观意识,物的状态影响着人的主观感觉,而物的状态又是由社会的发展水平决定的。因此,安全目标也存在一个度的问题。合理的安全目标才能实现真正的高效、舒适与安全。

参考文献:

  1. 张建,吴超. 安全人机系统原理理论研究[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3, 236):14-19

  2. 吴超,杨冕. 安全科学原理及其结构体系研究[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12,2211: 3-10

  3. 吴超, 杨冕. 25条安全学原理的内涵[J]. 湖南安全与防灾,2013, 2: 42-45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32981-890981.html

上一篇:安全教育学六原理
下一篇:公共安全管控的“两只手”
收藏 IP: 113.240.11.*| 热度|

1 李健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6 12: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