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关于科普能力建设的若干思考 精选

已有 6265 次阅读 2013-12-25 08:34 |个人分类:科普小兵|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博主按:这是我多年前在一次科普能力建设研讨会上的发言内容,是拼盘性的。该文被收入文汇出版社201312月出版的《国家科普能力建设研究论文集》。摘要是编辑方替我弄的。)

 

关于科普能力建设的若干思考

武夷山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摘要:国际社会中对于科普存在着一些比较新的观念,值得我们思考,这些

新的观念会为我国科普能力建设带来新的想法、新的突破。与此同时,建立相

对完善的科普评估制度,对科普能力建设也将起到良好的监督与指导作用。

  关键词:科普,新观念,评估。

一、先进的科普观念是科普能力建设的根本指导

   按照陈旧的、跟不上时代的科普观念来建设科普能力,只能是浪费钱财、事倍功半。

因此,了解世界上的科普新观念是十分重要的。

   世界上那么多国家,只有中国颁布了《科学技术普及法》,这一点是领先的。但是我

们的科普观念还谈不上领先,我们非常需要学习借鉴。近年来,国外科普界有不少新思

想和新观念。这些新东西未必都对我们有借鉴意义,因为各国国情不同,发展程度不同。

不过,我们必须了解这些新东西,在了解的基础上才能进行选择和借鉴。

1.科普的功利性问题

   在我国,往往是将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作为科普工作的重要目标,也就是注重科普的

功利性用途。国外也有类似观点,但提法有所不同。2000年,美国众院前议长金格里奇

说,美国需要对科学和数学教育进行“大修”,这是头等重要的国家安全问题,因为在美国

工作的计算机科学专业的研究生当中,出生于美国的还不到一半。发达国家更多强调的

是科普的非功利性用途。例如,大家普遍认为,在现代社会中,科学技术已渗透到生产、

生活、学习、休闲的每个角落。公众如果不懂科技,就无法参与涉及科技的重大问题的讨

论,比如转基因食品、干细胞研究、核能应用,等等。公众没法参与讨论,民主制度就失去

了根基,那将是非常危险的。所以,科普界讨论的许多问题与公众参与有关。他们认为,

北欧国家,尤其是丹麦的议政会和公民理事会是很好的公众参与形式。

   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说,学校科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能够:

   ——由于对自然界有所了解和认识而产生充实感和兴奋感;

   ——在进行个人决策之时能恰当地运用科学的方法和原理;

   ——理智地参与那些围绕与科学技术有关的各种问题进行的公众对话和辩论;

   ——在自己的本职工作中运用一个具有良好科学素养的人所应有的知识、认识和

各种技能,因而能提高自己的经济生产效率。以上四条,又可分别称为提高科学素养的

文化理由、实用理由、民主理由和经济理由。

   可以看出,我们放在科普目标第一条的,他们放在最后。不是说,经济理由不重要,

而是说,不能只关注这一条。

 2.对专家和公众地位的新认识

   在传统的科普中,科技专家当然居于主导地位。随着后现代思潮中某些合理成分逐

渐被纳入主流认识,人们对专家地位的看法也在改变。持极端看法的科学哲学家费耶阿

本德甚至说,对公众进行广泛的“科学教育”的计划,只不过是国家为“专家”这一帮人作

宣传的一种形式。搞不好,专家会成为民主制度所控制不住的特权阶层。因此,有必要

推广丹麦的公民理事会,以限制专家在国家重大决策中的支配性作用。除丹麦外,荷兰

在国家科技政策的制定过程中,公众参与程度也较高。西方国家把这样的公众参与(其

中涉及公众与科学界的建设性对话)视作公众理解科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公众参与涉及

科技的重大问题的讨论的形式有公民评审团(CITIZEN’S JURIES),协商式民意测验

(DELIBRATIVE OPINION POLLS),共识会议(CONSENSUS CONFERENCE),等等。

1994年,英国学习丹麦的做法,由伦敦的科学博物馆组织了关于作物生物技术的第一次

共识会议。1999年,就放射性废料的长期处置问题开了第二次共识会议。

   在专家作用受到怀疑的同时,普通人的作用必然比过去更受尊重。比如,在现代

科普理念中,科普场馆方面不是将观众看成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看成“合作者和顾

问人员”。

   20世纪之前,人们在科普问题上秉持两个基本前提:(1)18世纪时的观点是,所有

人都赋有判断力;(2)科学植根于常识,只不过是公共论理(PUBLIC REASONING)的精

致形式而已。20世纪的科普毁掉了这两个前提,科学与公众越离越远,无知的大众似乎

只有在科学专家面前俯首帖耳的份了。这一分离倾向可能与物理学在20世纪的支配地

位有关。随着近10年来物理学威望的相对下降,生物科学和环境科学威望的上升,科学与

公众的关系今后也许会发生良性变化。我国在这次制定中长期科学发展规划纲要的过程

中,特别强调公众参与,这是非常可喜的。我相信,公众参与的事务今后会越来越多。

   科普应面向所有国民。美国科学促进会于1989年推出了题为《面向全体美国人的

科学》的报告。本书标题揭示了这样一种理念:科学教育和科学普及不是少数人的特

权,一定要面向大众。书中说,“如果广大公众不了解科学、数学和技术,没有科学的思维

习惯,科学技术提高生活的潜力就不能发挥。没有科学素养的民众,美好世界的前景是

没有指望的”。“世界的变化已使得科学素养成为每个人的需要,而不为少数人所特有”。

部分由于美国科学促进会通过此书和其他方式所进行的持久的宣传,现在美国很多机构

和个人都接受了科学教育和科学普及要面向大众这样的观念。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是,

美国科技中心协会(ASTC,其成员为科普场馆)的许多会员在创收问题上采取了适当的

立场。据1998年的统计,美国科普场馆近年的收入中,平均约30%来自政府,24%来自

社会捐赠,其余46%来自创收。但对于大中型科普场馆,创收所占比例已达60%,个别

科普场馆的创收所占比例甚至高达70%-80%。对于后者,再努一把力,实现经费完全

自给不是不可能的。但是,业内专家认为,若要经费完全自理,势必要提高科普场馆的门

票价格,这就会影响低收人家庭参观科普场馆的机会,是不可取的。换句话说,对于他

们,经费自理“非不能也,是不为也”。科普面一定要广,这一点在我国尚未引起足够的重

视。在中小学常有这样的情况,只有所谓尖子生才有参与课外科普活动的机会,而所谓

的“差生”则被剥夺了许多权利。

3.关于科普场馆的议论

   (1)关于科普展览效果的实现。科普场馆是三种最重要的科普手段之一。近年来,

国外对于科普场馆和科普展览有许多研究,比如,2000年有《现代科学博物馆》一书问

世。像市场学的用户研究一样,“参观者研究”(VISITOR STUDIES)成了一个新的研究

领域。有专家指出,博物馆的展览起不到强迫认同的作用。参观者总是要自己做出选择

的。你设计的参观路线是这样的,他可能偏要倒过来走。你把两件展品放在一起,试图

让参观者做出这样的理解,他们却完全可能做出别样的理解。你不可能完全控制参观

者。因此,一个展览除了原先所设计的主题纲领,也必须为其他主题纲领留下余地。从

现代的观点来看,最好的展览能够激励并接受另类的主题纲领。于是,展品含义的模糊

性和参观者与展品发生作用的不可预测性,在过去会引起焦虑,不受欢迎,在今后却成了

优点和效益所在。而在我国,至今尚没有人考虑“为其他主题纲领留有余地”的问题。

“无心插柳柳成荫”的事例太多了,留有余地是十分明智的。

   (2)关于科普场馆的属性和规模。美国的多数博物馆既是公共的(因为它们享有大

量的公共财政的支持,有时是直接支持,有时是以减免税形式的间接支持),又是私有的

(因为它们多半为托管理事会所拥有)。产权不清带来许多问题,博物馆规模不断增加、

数量不断增多,则使问题更加严重。一些论者认为,应明确博物馆的产权关系,使其要么

完全私有,要么完全公有。另外,有专家认为,博物馆的规模小一些,也许倒能更好地为

公众服务。在我国,追求科普场馆的规模则是普遍性的。

4.关于对科普自身的研究

(1)关于科学素养的含义。在英文中有两种表达,含义是不同的。一是SCIENCE

LITERACY,主要指获得科技知识;另一是SCIENTIFIC LITERACY,试译为科学思维素

养,强调科学的认知方式和批判性思考的过程。可以说,科学素养是工具性的善,科学思

维素养是内秉的善。科学思维素养所要求的教学方式,目前的多数教师都还未掌握。如

果按这样的要求去教学,学生们掌握的知识也许较少,但却更能够迎接和适应迅速变化

的世界所带来的挑战。

   (2)关于非正式学习的重要性。通过科普场馆、大众传媒和科普活动所进行的学习都属于非正式学习。经验事实表明,这类学习对学习者,尤其是少年儿童,会发生深刻的影响。而且,相对于正式学习而言,它的意义在不断增加。但是,有专家指出,遗憾的是,迄今还没有一个地位稳固的关于非正式学习的研究共同体。

   (3)关于科普研究的分类。公众对科学技术的认识理解(PUBLICPERCEP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这是又一个与我国的科普大致对应的概念。专家认为,公众对科技的认识理解研究可分为舆论研究、采用研究、素养研究和态度研究。对于科技政策制定过程来说,态度研究最为重要。

   (4)关于对科普写作的重视。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认识到科普写作的技能对于个人事业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因此,科普写作课程很受欢迎。荷兰共有13个大学,其中8所开设了科普写作或含有科普写作内容的新闻写作课,每年有600人选修。学生普遍反映,上了这门课收获很大。授课方法以实战为主,强调多练习,这些课程的讲课时间与习作时间之比一般为1:3。老师经常将学生的习作成功地“卖”给报纸杂志,说明学生的写作水平大有提高。过去,这些课程只能作为选修课程。荷兰政府近年来开展了科学教育的改革,改革措施之一是,从2001年起,科学传播或科学新闻也成为了主修专业课程。除了大学开设此类课程外,荷兰生物学家联合会等社团组织也开设相关课程,但他们的主要目的是改善科学家与记者之间的沟通。

   从总体上讲,发达国家专业人员对科普的认识要比我们目前的认识更丰富立体,科

普方式更多样,应对措施更有效。因此,有必要继续留心他们在这一领域的新思想和新

动向,择善而从。

二、科普写作能力建设是科普能力建设的重中之重

   说到科普能力,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科普场馆建设。其实,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拥有多少优秀科普作家,是该国或该地区科普能力的最有力的反映,因为科普书刊的出版靠科普作家,科普影视脚本的撰写靠科普作家,科普场馆中展览的策划和解说词的撰写也离不开科普作家。因此,发达国家的科技界、教育界、科普作家团体和一些非营利机构都把科普写作能力的提高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上。

   科普作家协会是专业科学传播人员相互切磋交流的平台。这里首先需要说明的是,

,  science writing直译过来是“科学写作”,而不一定是“科普写作”,但考虑到几乎所有科学作家(science writers)都强调写作的通俗性和可读性,加拿大科普作家协会(CanadianScience Writers’Association)干脆将自己定义为职业性科学传播者的全国联盟组织,那么,将science writing翻译为科普写作则更容易被中国百姓所理解和接受。全美科普作家协会(NASW)早在1934年就成立了,历史悠久,影响力大。除了这个国家级科普作家协会外,美国还有一些地区级和州级的科普作家协会,前者如“新英格兰科普作家”组织,后者如哥伦比亚特区(首都华盛顿)科普作家协会。国际科普作家协会(ISWA)成立于1967年,是响应科学普及和技术传播日益国际化的趋势而问世的,其会员分布在26个国家。这个组织希望重点为本国没有科普作家协会的科普写作爱好者提供服务。

   大学开设的科普写作课程是培养高水平科普写作人员的主渠道。拿英国来说,巴斯大学和格拉摩根大学各自提供了科学传播专业的科学硕士课程,昆士大学和都柏林城市大学共同提供了科学传播专业的科学硕士课程,帝国理工学院提供了科学传播和科学媒体制作两个方向的科学硕士课程。在科学传播课程中,必然少不了科普写作这门课。从2005年10月起,帝国理工学院又开设了非虚构作品创意写作硕士课程计划,该计划的初步重点就是科普写作,将请一些科普创作大师来讲课。

   据美国威斯康星大学Sharon Dunwoody教授统计,全美国共有50家以上的大学提供科技传播课程,其中几乎都包括科普写作课。例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写作与人文研究计划(面向本科生)包括四个方面:阐释与修辞;创意写作;科普写作;技术传播。他们的教师队伍中有小说家、散文作家、诗人、翻译家、传记作家、历史学家、科学家和工程师。另外,麻省理工学院还开设了科普写作专业科学硕士课程计划,为期12个月。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已经实施了十几年的“驻校科普作家计划”,每学期请一位科普作家到学校来,以加强科普作家与科学家的互动,吸引更多的科学家关注和投身于科普写作。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认识到科普写作的技能对于个人事业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因此,科普写作课程总是很受欢迎。荷兰共有13个大学,其中8所开设了科普写作或含有科普写作内容的新闻写作课,每年有600人选修。学生普遍反映,上了这门课收获很大。授课方法以实战为主,强调多练习,这些课程的讲课时间与习作时间之比一般为1:3。老师经常将学生的习作成功地“卖”给报纸杂志,说明学生的写作水平大有提高。过去,这些课程只能作为选修课程。荷兰政府近年来开展了科学教育的改革,改革措施之一是,从2001年起,科学传播或科学新闻也成为了主修专业课程。

   非营利机构在科普写作能力建设方面大显身手。在美国新墨西哥州有一个名叫“圣菲科普写作研习班”的非营利组织,它的使命就是每年举办一次“圣菲科普写作研习班”,至2006年已经是第11届。每次有40多人参加,大部分是美国学员,包括职业性的科普写作者、想转向科普创作的作家以及不同机构面向公众的科学信息宣传专员,也有少量学员来自日本、加拿大、法国、英国和肯尼亚等国家。2005年,在日本文部科学省等有关机构的资助下,日本高知大学建立了世界科普论坛,宗旨为帮助科技人员提高科普写作能力。它编辑发行了网络版科普杂志The Hard Drive(这是双关语,硬驱本身是个计算机术语,同时又可以意味着,科普是一项艰难的事业)。另外它还打算采用编写图书、组织国际会议和研习班的形式来促进科普写作事业。2003年,日本科技记者协会会长牧野贤治教授在东京的记者俱乐部成立了一个科学新闻写作学校,为50名左右学员提供了与资深科学记者亲密接触的机会。它有点像传统的“私塾”,又像欧洲的学术沙龙。他们每个月聚会两次,每期学习持续5个月左右。Makino教授成立这个学校的原因是,他估计整个日本有大约200名科学记者和300名医学记者,其中多数人有科学背景,但是很少有人修习过科学新闻课程,因为当时日本的大学里没有开设这样的课程。因此,为了提高科学记者的科普写作水平,需要补上这一课。

   近年来,国内注意开设“科学文化写作”、“科普写作”、“科普创作”、“科技写作”类课程的大学渐有增多,但是,这些课程的听课人数(且不谈培训效果)与全社会对科普写作专业人员的强烈需求相比,是远远不够的。我们有必要学习发达国家对科普写作的重视程度,借鉴其多条腿走路的培养途径,切实加强科普写作能力建设。

三、科普评估能力是科普能力建设的重要环节

 1.科普评估的作用

 评估作为一种管理工具,具有品评鉴定、激励、导向、诊断、改进发展等多种功能。

 (1)激励的功能:可促进机构努力向上,以求最佳绩效。

 (2)回馈的功能:即检讨反省。评估是科普过程的一系列反馈环。评估能促进组织“省思”和学习。

 (3)品评的功能:根据事实评判其绩效。

 (4)改进的功能:评估的主要目的在改进。通过评估,可以了解计划或项目的优点与缺失,进而形成改进的意见和建议,使未来计划或项目的实施更趋完善、更有成效。

 (5)品管的功能:评估可使产出维持一定水准,亦即对计划或项目的执行过程具有品质管制的作用。

 (6)诊断的功能:通过收集资料和分析,可指出计划、项目、组织中的问题和困难,作为改进的依据。

  2.科普评估的类型

 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评估分为多种类型。按照时间顺序,评估可分为预评估、形成性评估和总结性评估;按照评估者的来源,可分为自我评估、外部专家评估和参与式评估;按照评估内容,则至少可分为科普项目评估、科普计划评估和科普管理机构/执行机构的评估。

  3.科普效果评估

 认知域:衡量受众通过科普活动学到了什么,包括对科学知识、过程、方法以及科技

对社会的影响等的理解和掌握。

 态度域:了解科普活动是否增进了受众的科学意识、科学兴趣和科学态度。

 行为域:了解科普活动促成受众产生哪些与科学有关的行为或行为倾向。

 

四、建立科普评估制度,促进我国科普事业的健康发展

   近年来,在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重视和支持下,我国科普事业呈现出加速发展的良好局面。然而,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国家范围的科普工作长期存在着总体效率不高、责任不足、创新不昌、实效不明等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我国科普事业未来的健康发展。解决这些问题,我们认为,亟需在我国建立并推行完善的科普工作评估制度。

   建立科普评估制度,需要政府制订相关的政策法规去推动,而在此之前,则需要研究人员首先解决科普评估标准、框架和指标等评估工具问题。科普评估研究在国内尚没有见到具体的研究成果,我们受科技部政体司的资助正在做这方面的课题。通过一段时间的研究,我们对我国未来科普评估应取的框架和原则形成了一些看法,现概括几点供科普管理者和研究人员参考。

   (1)科普评估框架的建立应以问题为取向。科普评估的重要功能在于诊断科普工作中所发生的问题、改进工作缺失和指引未来的决策或行动。因此,科普评估框架应以了解问题为取向。所谓以问题为取向,是指评估框架的建立要以解决中国科普存在的现实问题为出发点,尽可能通过该评估框架解决科普工作的主要问题。比如我国现今的科普工作还缺乏战略规划、科普项目多有低水平重复、科普专业机构普遍缺乏资金和人才、组织能力长期欠发达、效率低下、缺乏创新的动力和活力,等等。当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评估只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手段,它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

   (2)科普评估框架应兼顾系统性和灵活性。科普评估框架的构建不能机械地拼凑,而是要尽可能具有合理的逻辑解释,同时要有充分的灵活性。根据我国科普工作的现状,我们将科普评估框架设计成3个子模块:战略规划或计划的评估、重大活动或项目的评估、组织/管理能力的评估。一方面,各子模块能够合成一个科学的系统,每一个子模块都试图从某一角度解决我国科普某一层面的问题,另一方面,各子模块之间又是相对独立的,具有不同的功能。当评估经费、时间充足时可以进行系统的评估,当评估经费不充足、时间有限时,可以进行个别模块的评估。不过,对于中央及有条件的省市的科普管理部门,我们建议3个模块的评估尽可能都做。这是因为,战略规划或计划的评估虽然可以明确科普事业的发展方向,但不能促进科普组织的绩效;项目或活动的评估虽然可以促进科普组织效率的提高,但不能保证组织的发展方向、提高组织完成使命的能力;而组织能力评估虽然可以提高组织达成使命的能力,但不能保证组织正确的发展方向。唯有进行3方面的全方位评估,才能最终保证我国科普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3)评估指标要力求既全面又精简。在科普评估过程中,最关键的是设计适当的评

估指标。评估指标是科普工作价值判断的重要依据,具有引导和标竿作用,能激励科普

人员和机构朝着追求卓越的目标努力。对于科普评估指标体系,除了要遵循通常的目的

性、科学性、可比性、系统性这四大原则之外,还要力求做到既全面又精简的原则。全面

性是相对的,因为科普现象和活动是复杂的,指标体系再周延,也无法面面俱到。精简性则是由我们有限的评估条件所决定的,因为评估工作是一项耗时、耗人、耗钱的复杂工作,指标越多,收集数据的成本越高。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科普经费还相对很少,未来能够投入于评估的经费会非常有限,因此,在设计评估指标体系时,应特别重视指标体系的精简型。

   (4)提倡互动、参与式评估方式。所谓互动、参与式评估,就是吸收受评对象(如科普项目执行者)、利害相关人参与评估过程。以往的评估基本是自上而下的,评估者完全以一种权威的方式出现在评估对象面前,所有的主动权都掌握在评估者手里,受评对象只有被动地接受评估,没有任何的发言权。这样的评估由于忽视了受评对象的主体性,忽视了人的价值观的多元性,其结果自然难以为受评对象所接受,最终导致通过评估改进缺失的期望落空。

   在科普领域提倡参与式评估,就是要打破传统的“自上而上”的评估方式,吸纳受评的科普机构、科普受众参与到评估中来,其好处体现在:①受评机构参与评估有助于扩大评估设计的焦点及范围,降低评估中不实际、不公平等问题,提高评估工作的质量。这是因为,受评机构作为科普项目的执行者,对科普项目的情况了解全面而又深透。他们除了了解项目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外,还知道这种状况是如何形成的,了解这些问题的解决受到哪些条件的制约。这就是说,他们不仅了解存在的问题,而且了解问题的根源与症结所在。这些信息对于形成科学正确的评估结论是必不可少的。②让科普项目的

受众(比如青少年)参与评估,可以通过他们作为第三者的切身体验、从科普对象的度

反映科普项目的效果和问题。③科普项目五花八门,而外部评估专家不一定具备所评项目的完整知识,常常只利用自己熟知的评估工具、根据一种共同的模式来评估不同的科普项目,具体科普项目的特色较难在预定的指标体系中得到反映。要克服这一缺陷,也需要尽可能地发动受评对象、目标受众参加评估活动。④吸收受评对象参与评估,有助于评估结果的回馈利用。从以往实施的专家评估的情况看,受评对象对外部专家评估或担心抵触,或敷衍塞责,总认为自己工作的得失会被挖出来,从而对自身的未来发展造

成影响。在这种情绪下,专家评估的结论和建议很多时候不能得到他们的真正认可和接

受。科普专业机构是我国科普事业的主力军,由评估得到的改进意见,只有得到他们的

支持、理解,才能得到切实的贯彻和执行。评估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开展科普评估最终是为了改进工作,推动科普事业的健康发展。科普评估的这一目的能否达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种科普执行机构是否理解评估活动,是否接受评估结论,能否在他们中间产生积极的心理效应。科普评估如果没有科普执行机构的积极参与,是很难达到预定目的的。

   (5)定性与定量方法兼收并蓄。在各领域的评估实践中,评估者很多时候为求所谓

的“科学客观”而过分依赖实证科学范式,表现出过度迷恋定量研究方法的倾向,这种倾向若出现在对科普评估中,会是非常有害的。这是因为,科普的对象是人,科普评估涉及许多“人”的方面,既存在可以量化的客观现象,同时也存在大量不可量化的主观现象。人的需要、人的学习兴趣、个体的经验和主观认识、个体态度、情感、观念等变化是无法进行准确量化的,因此,完全的定量研究对科普评估来说是不合适的。另外,科普活动具有很强的情景复杂性和多因素的制约性,单纯的定量分析会排除、掩盖许多有意义的信息,因此,在适度采取定量分析的同时,必须突出定性分析的作用。从我们掌握的国外科普评估案例来看,科普评估中采用定性方法明显多于定量。

   定量分析依靠的是数据,而定性分析所依赖的是词语,两者相辅相成,可以使评估更为有血有肉。

   (6)科普评估重在积累经验教训,以利改进工作。传统的项目评估仅仅关注项目是

否达到了预定的目标或是否产生了预期的效果,以此判断项目是成功还是失败。然而,

近年来,国外评估界提出了更先进的评估理念,就是不仅要关注项目是否产生了效果,而且要分析这些效果是如何产生的,诊断项目还有哪些不足的地方,为什么存在这些不足,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对科普管理者来说,这样的评估无疑有价值得多,因为它能帮助项目管理和资助机构掌握已开展科普项目的经验教训,将其引介给其他科普项目执行机构,使未来的科普工作日臻完善,这对确保科普事业的持续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在此,我们有必要强调,科普评估是一种经了解、评绩效、明得失、找原因、寻改进、再发展的循环过程,科普评估能完成的最大贡献是确定科普工作需要改进的方面,提高科普工作的效果和效率。正如评估专家斯塔弗尔比姆所说,“评估最重要的意图不是证明,而是改进”。科普评估应为科普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服务。

   由此引伸一步,评估的目的若是为了诊断得失,以谋求改进的话,就应淡化评估的鉴定、分等功能,在评估时不应有评比打分,且将评估结果的优劣等第作为未来提供资助的依据。这种矛盾情形最易引起评估者进退失据,甚至引发评估者与受评者的争端。

   总之,制度化的科普评估对确保我国科普事业的未来发展意义重大,应作为我国科

普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列入我国科普事业发展纲要。引进这一制度,需要科普研

究者就科普评估的政策规范、组织管理方法、评估标准与指标框架等进行深入细致的研

究,再通过政府支持建立专门的科普评估领导小组负责该项制度的贯彻执行。科普评估

势在必行,如能真正落实,必将促进科普工作绩效的提升,加快科普组织的成长,开创我国科普事业的崭新局面。


参考文献

1.Science, 2000, 290(5495): 1303

2.国家研究理事会,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戢守志等译,武夷山校,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17页

3.Ellen K. Henriksonet al., The contribution of museums to scientific literacy, PublicUnderstanding of Science, 2000, 9 (4)

4.Stephen Turner, Whatis the problem with experts? Social Study of Science, 2001, 31 (1): 123-149

5.Andrew Jamison,Science, Technology, and the Quest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echnologyAnalysis and Strategic Management, 2001, 13 (1): 9-23

6.John Durant, Participatorytechnology assessment and the democratic model of the public understanding ofscience, Science and Public Policy, 1999, 26 (5): 313-319

7.Jaap Willems,Science writing courses identifying journalists among students, PublicUnderstanding of Science, 2001, 10 (3): 293-302

8.Svante Lindqvist(ed.) Museums of Modern Science, Science History Publications/USA, 2000, pp17-28

9.K. S. Thomson,Museums: Dilemmas and Paradoxes, American Scientist, 1998, 86 (6): 520-522

10.BernadetteBensaude-Vincent, A genealogy of the increasing gap between science and thepublic, Public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 2001, 10 (1): 99-113

11.David Goodstein,Book Review, American Scientist, 1998, July/August

Per-Edwin Person, Science centers are thriving and going strong, Public Understandingof Science, 2000, 9 (4): 449-460

12.M. Hissschemolleret al., Improving the usability of research on the public perception of S &T for policy-making, Public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 1999, 8 (1): 17-33

13.JaneMaienschein, Scientific Literacy, Science, 1998,8,14

14.海德堡市长Beate Weber, Science Education in a University Town, Science, 2001,294 (5542): 520-521

15.CanadianScience Writers’ Association, Home Page, http://www.sciencewriters.ca,2006年8月24日查询

16.Coursesfor Science Communicators, in the website of “Association of British ScienceWriters”, www.absw.org.uk/courses.htm,2006年8月24日查询

17.MSc. in CreativeNon-fiction Writing, in the website of “Imperial College London”,  Www.imperial.ac.uk/6208.htm,2006年8月24日查询

18.Writing andHumanistic Studies, in the Website of “MIT open courseware”, http://www.core.org.cn/Ocwweb/writing-and-Humanistic-studies,2006年8月24日查询

19.武夷山,国外科普新观念与我国科普工作,科学(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出版),2006年1月号

20.Santa Fe Science Writing Workshop, http://sciwrite.org/sciwrite/sciwrite.html

21.张义芳主编,《科普评估理论初探与案例指南》,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

22张义芳、武夷山、张晶,建立科普评估制度,促进我国科普事业的健康发展,《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3年第6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57-752638.html

上一篇:斯密与贝叶斯
下一篇:Use the Right Word摘抄(24)-- 各种“吃”法
收藏 IP: 168.160.20.*| 热度|

36 许培扬 马雷 尤明庆 魏瑞斌 董洁林 刘宇 文双春 曹聪 李健 吕乃基 孙学军 赵斌 罗会仟 余志伟 陈小润 应行仁 陈静 俞立平 赵大良 赵凤光 王国强 闫钟峰 蒋新正 赵序茅 张利华 曹俊 丁邦平 李毅伟 谢力 钟炳 李泳 罗帆 史晓雷 胡永斌 xqhuang fycyyhan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8 15: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