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健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anxum

博文

与学过医的博友J讨论“医患暴力事件”摘录

已有 2873 次阅读 2013-11-4 11:38 |个人分类:广义安全观|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医患暴力事件

与学过医的博友J讨论“医患暴力事件”摘录

 

蓝色红色字为本人回复。

 

1

我是医学出身,这样做解决不了实际的问题的,如果一个人想杀你,如何也是躲不过的。我觉得,公安机关必须要负责任,不能一味地去求稳,部分病人及其家属对医护人员的口头威胁、肢体威胁,必须予以严惩。医院和医生是另一方面的因素,也必须要有责任感,不能一味只追求利润只重视技术,而轻视服务意识和患者的心理,处理医疗事务要规范,做事有章可循。我就不相信,就没个医生站出来说,老子就开门行医、以德服人,谁来杀我?什么时候医生有了这样的气概,也许医患关系就变的好转了。

博主回复(2013-11-4 09:34):发生医患暴力事件是绝大多数人都不愿意看到的,包括医生,也包括后来成为杀手的患者(几乎没有患者一开始就想伤人或杀人)。
您说“如果一个人想杀你,如何也是躲不过的”,这样的问题不在本文讨论之内。发生了“事故”,更重要的是理性和科学地探讨。

 

 

2

您说的对,我正是此意,患者原本就是疾病的受害者,所以就需要医生更多的同情和理解和照顾。杀人的患者,与其说是恨医生,还不如说是对生命失去了信心和盼望,这就是为什么医生护士及医院的其他工作者要重视的地方,不要忽视任何细节。细节决定命运,这是我对医生护士们的忠告,多一句安慰和鼓励的话,多一份耐心,也许就救了别人的一条命,也许也救了自己的命。所以,我是反对在医院里搞这些安保工作的,我觉得那就是人为地把患者变成了杀人犯嫌疑人,解决不了问题。

博主回复(2013-11-4 10:12):很赞同您的观点和做法。我9月底刚做过鼻中隔纠偏手术,事先真不懂什么可能会并发的空鼻症,我找的主任做的,说心里话,别人做我也不放心。还好吧,现在我没有空鼻症的症状。做完手术后那个只能用嘴呼吸的滋味可真生不如死,应该和得上空鼻症的患者感觉是一样的,所以我也比较同情他们。
“如果我们的医生或医院能够关注一下连恩青的以上“事件”,并尽力和最大限度地给予他解决的出路,或许杀医“事故”就不会发生。”

摘录网上的,空鼻症 杀医血案的“幕后真凶”?

一个群体的自白

“查一下空鼻症,我就是一个下鼻甲被处理过大的患者,痛不欲生”,一位网友发私信提醒到。在举国都为血案或痛惜、或不解时,一个群体正在属于他们的角落里议论这件事。在他们看来,这件事没有任何理解障碍,因为他们经历了同样的故事。
他们就是空鼻症患者群体,其中多人的独立陈述,指向了一段大致相同的经历:首先,是他们去医院看鼻炎;然后,是做了微创等需要修除鼻甲的手术,但术后出现鼻咽干燥、肺部难受、鼻子堵塞、精神不济、睡不着觉等症状;接着,各种复查,诊断均为正常,于是出现家人不理解,被怀疑精神病等情况;再往后,有些人为了求医全国医院到处跑、并上网查询,用了各种办法后,知道自己患了空鼻症,于是又各种投诉仲裁,但往往无果。最后,有的人抑郁,真的得了精神疾病;有的自杀;有的则嚷嚷着要杀医生。
这些人在描述自己的状况时,几乎都用了“生不如死”这个词——“你想想,呼吸是每时每刻都要进行的,而每一次呼吸都是我的一次痛苦”。为了排解痛苦,他们建立了各种病友群,想抱团取暖。然而效果有限——“我都退出这样的群了,因为里面整天喊打喊杀,太多情绪沮丧”,一位患者说。

 

 

3

总有人把医院比喻成工厂,其实这是不对的。医院里的服务对象是病人,病人状况是千奇百怪的,即使对待同一种病,不同病人的体质、病史、所处环境都会直接影响治疗的效果。这不仅仅是在中国,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如此,没有哪个医生可以保证100%的治愈自己的病人,也没有哪个治疗方法能确保没有副作用。其实,对于绝大多数的人来说,都是能理解的了这个问题的,可问题是目前为什么医患矛盾就这么多呢?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钱闹的。现在的医疗费用实在是太高了,普通的老百姓如何负担的起呢,常常出现的结果就是家破人亡。正因为钱不多,所以患者及家属就特别珍惜,就生怕医院给乱花了,花了钱人也死了,这确实很难接受的了。大多数中国医生其实也挺无辜的,这些问题不是他们能力所能及的,但却要每天都承担这样的社会压力。没办法,期待政府能出台好的政策吧,比如说,强制人买医疗保险行不行呢?有没有明白人给点意见!

 

博主回复(2013-11-4 10:31):摘录网上的,为何“杀医”事件频频出现


医疗系统的改革,是更为根本的解决之道


去年的哈医大杀医案,其实背后的根本问题是看病难、看病贵。而医生成了这个中国医疗顽疾的替罪羊。
在这个案例中,医院没有建立起方便患者看病的机制,让农村患者千里迢迢的求医变成“空跑”。而不为患者的方便着想,又岂是一家医院的问题?那是中国医疗系统长期以来“官派作风”的表现。

 

 

4

的确是,当一个患者觉得生不如死的时候,他就变的崩溃和疯狂了,特别是对于本身就道德素养不高的那些患者来说,我们就更不用期待他能理智地接受他自己的现状了。所以他要报复,报复医生,报复社会,才不管什么后果呢?我是学医的出身的,其实我知道大医院里面的医生总的来说是好的。我认识的很多科主任,前一脚在病房外破口大骂(见笑了,但医生真的就是这样严格地对待工作的)下级的医生工作不力,后一脚进了病房,那语气温柔地跟女人一样。但是问题是,患者进了医院,他遇到的不仅仅是医生和护士,还有门卫、导诊、挂号处、交款处、药房、清洁工等大量的人,任何一处的医院的工作人员,都需要保证最佳的工作态度去接待患者及家属才可以。往往,患者在其它地方可能受了气,碰巧在医生这里也不满意(或者疗效或者态度或者其它),积怨就可能爆发,酿成惨案。所以,医院的服务要从全方位提高才可以,这样才能保证医生和护士的安全。

博主回复(2013-11-4 10:42):“当一个患者觉得生不如死的时候,他就变的崩溃和疯狂了”。
我9月27日上午做的手术,术后两个鼻孔里被塞上了总共14条纱布,9月30日上午取出纱布.....嗨,那个滋味啊,真的生不如死,那72小时里,我无法睡觉,一睡着,唯一可怜的呼吸通道——嘴就闭上了,就窒息,只好出去在小区里走,象个幽灵,象是活尸,任何人和我说话,连可爱的、还小的儿子一声一声叫着爸爸,我都拒绝,没有任何心思,只有一个愿望,把呼吸进行下去.....
还好,我没有崩溃,也没疯狂!
9月30日上午11点,当纱布全部取出后,你知道吗,那能呼吸的感觉是世上最美好的事情,那空气,那么甜,我兴奋得近乎发狂!

 

 

5

是啊,外人很难理解您的真实感受的。还好您素质高,不然哪个医生护士就倒霉了,呵呵!开玩笑的,别生气。   

博主回复(2013-11-4 10:58):我的情况和空鼻症患者还不一样,因为我有期待,我在看着手表,在72小时的倒计时......可得了空鼻症的患者可能再也无法用“倒计时”来盼望“闻到花香的时刻”了!
——“因为这个下鼻甲好切,但是,你要给还原就太难了,也就是说,可能就是无药可治。”

 

 

6

说真的,除了政府的政策以外,公安和媒体在医患关系的问题上起的作用不容忽视。公安应该能及时制止违法的行为的出现!媒体更是早前在医护关系的问题上推波助澜,妖魔化医生和护士,煽风点火讨人情,完全不顾医护长期劳苦的工作现状,不专业客观。直到现在,人家都敢杀人了,他们才开始重视。全世界范围内,中国的医生护士绝对是干的活最多,赚的钱最少的一类的。

博主回复(2013-11-4 10:49):医患矛盾乃至导致的暴力问题,真是个系统工程,需要系统的解决方案和顶层设计,非一天两天能解决的,但只要在解决的路上,就能让医生、护士和患者看到希望。
另外,中国缺少中立、权威的“事故”调查委员会,事故一出,造成说什么的都有。

 

 

7

的确是系统工程。现在患者都敢杀医,绝非一日之寒,医护从白衣天使成妖魔鬼怪了,这不笑话吗?中立权威的调查委员会,恐怕短时期是不会存在了,需要政府坚持不懈地去做努力了,这恐怕至少要几十年吧。解决医患关系,需要全社会的努力,不仅仅只是政府和医院。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903722-738874.html

上一篇:供暖与雾霾其实没有因果关系
下一篇:“医院如战场”,治标难治本
收藏 IP: 119.114.27.*| 热度|

7 赵美娣 王春艳 陆俊茜 张德元 张媛媛 Jacswes ddsers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16: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