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槃在涧-心外有物趣男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考槃在涧 坐在垃圾堆上仰望星空

博文

从合资公司看转型期国家管理-烟路不通 精选

已有 3981 次阅读 2007-9-7 15:39 |个人分类:求道

在老百姓爱看的《铁齿铜牙纪晓岚》中有这一段戏:因纪晓岚说了几句话后,乾隆不以为意且将之驳回,纪晓岚于是拿起他的大烟袋,磕了磕说,“烟路不通啊,言路不通”。

案例一:我转正时,附带总结写了一份万言书,提了对公司管理和业务的一些看法,大致有如下建议:

1、              合资公司的新文化和企业价值观应当尽快建立,否则不利于员工建立起归属感和责任感,同时,也不利于两边员工的顺利沟通;

2、              上下应该加强沟通,中高层可以起到上传下达的桥梁;

3、              希望尽早明确业务方向,使得员工在工作时更明确职责和定位;

4、              对业务方向提出了一些看法,主要是认为在合资双方在合资前业务方向完全不同,有一个磨合过程,但在磨合中应该相互整合资源,同时,合资第一年对原外方的业务在中方的渗透不应有具体要求,应以中方学习、在客户中推广为主;

5、              双方公司均有很多潜规则,对其中的一些可形成规章制度,以免双方员工在合作共事中触犯对方的潜规则,也避免新员工迷惘。

发出信后,我的本意是不再和公司续约,自己另寻出路,只把自己当成一个局外人来提此建议,作为为公司服役3月之回报。

然而,公司一方面,以各种承诺挽留,另一方面,对我的建议王顾左右而言他,既不肯定,也不否定,轻描淡写的一笔带过。至今我仍不清楚,是我的建议根本不着边际呢,抑或高层觉得让一个普通业务人员来教自己管理没面子呢,或者另有高招。

若要说我的建议一无是处,肯定不公允。就在我的信发给直属领导、公司HR一周后,发生了本系列文章中提到的原外方员工摔电话的事情。

事件发生后,几个原中方总监如临大敌,把我们几个中层经理召集起来开会,而这样的沟通会,在我在职的9个月中,只此一次。

在会上,领导们提出了很多莫名其妙的要求,比如,有事情不要去跟HR说,自己兜着;以前在中方总监们很有地位,加工资或者换电脑都能作主,现在是严格的预算制,以后不要再提要求;遇事不要抱怨,自己做自己的事情等等。

此语一出,无异于要求员工以后只管埋头像机器人一样做事情,不要再做无谓的沟通。可笑的是,2个月后公司组织研究部全体团队建设活动,总经理在开始前讲话说,“沟通在现代工作中十分重要”。

案例二:在摔电话事件发生一月后,从各部门随机抽取几名普通员工,参加由HR主持的沟通会,此举说明,HR和公司高层已经意识到很多问题,同时也想听取来自底层的意见。但在会议后,所有的问题均未得到实质性的改变,也未对会议内容进行沟通和反馈,虽然此后组织了研究部集体活动,但此次活动的效果差强人意,以后文中会提到。然而,直到我走时,仍然不清楚,公司的方向在哪里,公司倡导什么,不倡导什么。此次沟通会的效果,至少目前并没有表现出来。

分析:

一个公司,一个新公司,一个刚合资的公司,一个转型期的公司,言路通畅十分重要。中低层需要知道,高层们在想什么,高层们想怎么着,公司会怎么走,是否跟自己的规划一致,自己在其中,能有什么样的获益。如果中低层不知道高层们怎么想,就会有“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想法。同样,高层们也需要知道中低层的想法。毕竟,公司的活是由中低层员工来做的。同一个人,不同的工作态度和状态能够达到的效率是完全不同的。高层知道底层的想法,才可在管理上采取相应的举措,以便保持整个公司的步调一致。但这有更深层次的情况在里面。首先,合资公司的总经理是以前中方的总经理,且不说管理水平到底怎么样,六十多岁的人,对外方的理念和业务肯定感受不深抛开其管理以前中方公司的风格不谈。到底合资公司怎么走,我相信外方的更高层是心里有谱的,处于种种原因,或者没有传达清楚,或者没有传达,或者传达清楚了中方没有领会,或者,还有更多的别的原因。但无论如何,这是不应当的,即便合资公司的主要管理者是中方高层,但也同样可以由外方派管理高手来了解情况,提供建议,并向外方更高层反馈,商讨解决办法。我没有看出公司曾经这么做过--也许真的这么做过也未可知,但从结果来评估的,没有发现任何改观。

后果:

中低层员工“敢怒不敢言”,因为总监说了不要乱说话;也不知道公司怎么想,自己该做什么;每个人每天都跟没头苍蝇似的,不知道自己的工作有什么价值。而在业务层面,处于半无序状态,大客户也在做,极小的客户也在做,一方面,想卖外方的现成产品以获取外方认可,另一方面,想接到项目完成规定的业务量。总监压力大,于是每个员工的压力也就相应增加,每天都在加班,却发现业务状况差强人意。

联系到国家管理:

高层是最容易被蒙蔽的。高层每天面临巨大的工作压力,得到的信息,大都是从下面传递上来的,这在古代的皇帝身上最为显著。今天互联网发达之后,此点已可得到大大改善,然而,传递给高层的数据和信息,通常是经过层层过滤的。过滤之后的信息,是照顾到了“方方面面”的利益和面子的。而言路不通,问题不仅在信息传递的通路容易闭塞上,还有一个认识观的问题。

有两种很常见的思潮:

1、              中下层人士水平低,所见比较微观,而领导们见识远大,高瞻远瞩,所以,中下层人士看到的问题不是真正的问题,所谓屁股决定脑袋,是也。此语并不完全对。首先,领导也好,普通员工也好,都是一个无限复杂系统的内部观测者和参与者,这种情况下,两人观测到的,很难讲到底有多大的差异;其次,这一点从逻辑上,是有问题的。领导说,我看到的是对的,普通员工说,我看到的是对的,那么谁来判断正误呢?显然,仅凭职位和经验来评价,这样的态度是不科学的,这也是落后的管理理念和方法的表现之一。最好的办法,就是领导去做几天业务,员工做几天领导,相互一感受,就能够明白谁是谁非了。可以肯定地是,谁都有偏颇的地方。因此,中下层人士的建议,不可不听,不可全听。但其实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听了的结果如何,而在于,是否听了,是否真诚的愿意听了?我们看历代皇帝,国家兴盛的,从来都是从谏如流,而反之,亦然。奇怪了!难道李世民不如魏征?为何不让魏征当皇帝?

2、              高层对这些问题是知道的,但是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或者说,目前这些问题是没有办法解决的。这又是一种官本位主义。意即,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什么时候不该做什么,我们领导很清楚,用不着你们多嘴。然而中低层有权利知道:这些问题是不是问题?这些问题是不是严重问题?这些问题是不是严重到必须要解决的地步?是不是有别的问题更严重更紧迫?现阶段问题是不是肯定解决不了?什么时候可以得到解决?知道这些问题,并不是要“越俎代庖”,并不是要挑领导的刺,而是,作为组织的成员,员工有权知道,公司的总体状况,同样,在国家范畴,公民有权知道国家的总体状况。这就是所谓的知情权。若员工不知情,当然就会猜疑了。信息不对称,掌握信息充分的那一方,并不只是受益者,同时也是受损者。

所以要抽烟,烟路得通,烟路不通,就要熄火了;要管理国家,得从谏如流,得让平民有发表意见,同时又能让相关决策者听到,并由专门机构评价采纳的机制。

有人认为中国人才辈出,上层都是聪明人,老百姓老老实实过自己日子更好,这种说法有误区。大凡中上层人士,聪明才智是有的,然而,因这样那样的利益关系,会说真话吗?敢说真话吗?利常令智昏,有时候问题不是不能看到,而是不想看到,是在逃避问题,回避问题。而民间人士,自己养活自己,反而不涉及到相关的利益关系,其中的才智之士,是可以发现天机的。

当然,正如大部分民科都敢于挑战相对论一样,平民对公司管理和国家管理的建议也是良莠不齐。言路通畅的同时,建立一个好的评价采信体系,是必要的。话又说回来,难道对政府决策、政府业绩、科研立项、科研成果、福利基金、环保经费等事务,就不需要有一个独立的只向平民(纳税人)负责的评价机构吗?

你知道我怎么想,我也知道你怎么想,就不会有矛盾了。两口子吵架,通常都是,男的想,我为了做了这些,你却怎么怎么对我,可见你不如一猪头;女的想,我对你一番苦心,难道你就看不出来吗?可见你不如一狗头。于是怎么办?吵呗!边吵,边让对方知道,我是怎么怎么想的,我为什么生气,于是你明白了,我也明白了,大家都明白了。架一吵完,信息对称了,问题也就解决了,床头吵完架,床尾就合了。

都解决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638-6998.html

上一篇:教师节我们拿什么回馈师恩
下一篇:古今中外门客考-1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7 23: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