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野火失控有别情 -- 评一场没有失控的火灾
昨天,博主发发登出来他的救火业绩,笔者评论了几句,本来想说救火成功是因为天气的帮忙,却变成了我在贬低救火者的灭火贡献,这不是我的本意,在此道歉。文字还是很容易被人曲解的。
记得我有一回和同事吃饭时,说起麻州发生的一场火灾,我突然冒出一句:一场大火能够失控,真不容易。同事一愣,很快转过弯了,表示同意。我们都是灭火工程师,当然对火场的蔓延特征很熟悉,一场失控的火灾,需要经过点火关、阻火关、报警关、自动灭火关、外来灭火关等多个环节,才有可能成长为新闻中的大灾。任何一个环节正常工作,都会导致一场虚惊。失火是异态,不火是常态,这不是人人都知道的常识。反过来一想,如果失火很容易,我们不是生活中水深火热之中了么?我们周围之所以还有燃料存在,足以证明失火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
由于湿度的差异,山火只能在有限区域蔓延。
从火场灭火之后的现场图来判断,虽然燃料丰富,草高且枯,可是读者注意到没有,过火的地区基本都是地势高的田垄,而低洼地带则很难点着。为什么有这样的差异呢?因为高处易风干,低处难出头,所以两者植被的湿度不同,因此对火灾蔓延的支持程度不一。另外,当地本身就是山间低洼处,因此山风不吹,气流稳定,火性炎上,能量都随着羽流跑了,到哪里去寻找可以加速或支持火灾蔓延的能量呢?火场蔓延,要么风干物燥,要么大风横吹,这是两种主要的火灾动力学蔓延模式。当地的地形和气候条件(早晨湿度大,山间难起风)都不支持火势蔓延,所以人多一上阵,一下子就扑灭了。如果气候条件适宜,个人的灭火作用对于大型山火来说,是微不足道的,岂能以当英雄的名义让人送死呢?大兴安岭大火,有户籍可查的死者有213名,大多数都是领导组织他们去救火,被气象条件所耽误的牺牲。大兴安岭虽然动员了数万人上山灭火,真正起作用的,还是天气变化导致环境湿度的改变。中国如此,美国俄国澳洲都是一样。天气条件在山火失控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那么,为什么我们的山火形势比较严峻?除了最近的气候容易产生极端条件,如大面积干旱,我们生活条件的改善也有很大的贡献。以前人们周围的草木都是燃料,需要加以利用的,所以人林相处,危险不大,燃料被当作生物质能消耗掉了。当代人们的生活燃料发生显著的改变,多利用人工采集的煤炭或天然气,少利用生物燃料,危险就来了。那些生物燃料,大抵还是要烧掉的,问题在于是集中焚烧呢?还是少量可控制的焚烧?前者就是可以上新闻的意外事件,后者则是“计划烧除”,应当是林业管理的常态。林区管理,用火烧除危险的燃料,是最经济便宜的一种。美国的森林火灾问题,始于1910年,其中就有生活方式改变的贡献,有了汽车,有了砖瓦,人们不再就近取材,燃料靠近居民区累积的结果,动不动就是大灾。是否我们要退回到早期刀耕火种的生活方式呢?从某种程度上说,刀耕火种的轮作生活方式是最天然,最节碳,最符合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因此需要深入研究。反正生物燃料最终的都是要烧掉,还不如用作生活能源,灰烬还田,就省下了化肥的支出。当然现代人的人力成本金贵,是放弃古代节碳生活的关键。
笔者的坏习惯是,凡事都反过来想一想:不对啊,成灾条件不满足,你们忙啥呢?
当然,不排除一种可能,就是没有彻底消灭的火种,以缓燃的形式苟延残喘,等待太阳发挥干燥作用,重新发展成为大灾,所以适当的人工干预是必要的,越早干涉成本越低。财大气粗的美国就是这么干的,结果野火问题越来越多,火场灾难越来越大,这就是野火管理的悖论和困境。燃料总是要烧掉的,何时?何人?何方式?这是一个大问题,到目前都没有解决的大争议。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9 07: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