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子大全》《朝华午拾》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wei999 曾任红小兵,插队修地球,1991年去国离乡,不知行止。

博文

几个不同的声音

已有 2686 次阅读 2012-3-24 13:15 |个人分类:镜子大全|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施一公, 强国

几个不同的声音
作者: mirror (*)
日期: 03/22/2012 19:30:23

国籍的逆转换&爱国主义是吴老师“批判”施一公老师居安思危 实现强国梦想博文的博文。镜某以为吴老师的要求有些过于“严格”了。有些东西是只能说说,不能留下文字的东西。施老师的这类思考,就是属于不能留下文字的东西。对青年学生说说也就罢了。一旦留下文字,不免让人觉得施老师这个人“很浅薄”。

很多人关心“科普”,大声呼吁要学者们来“科普”。对此,镜某有些不同的声音:其实苏老师的所言乃是“知识的普及”并非是“科学的普及”。这是两件事情。甚至对“科学的普及”的提法本身,蒋科学们都有“异议”呢。其实大众要求的“科普”就是说俩事儿,说成“科普”就太沉重了。

蒋科学对学者的“科普”另有见解。曰:公眾,必須警惕科學家的科普!

人在世上难免受到一些利益的“诱惑”。能否减少各种利益、利害的影响,保持专业判断的中立性?这是个学者、学界的敬业问题、职业伦理问题。

“必須警惕科學家的科普”的观点对蒋科学也同样适用。因此,当看到蒋科学“科普”人类的肠子不同于肉食动物的时候,就要“警惕”了。对于素食的问题,可以有“每日谈”,但不能“天天讲”。尤其是不能“推销”。爱情这个事情之所以被人们那么推崇,其根本在于它发自人们的自愿。因此镜某以为,好事儿、尤其是大好事儿,不能“推销”。比如说爱情,一“推销”也要变味儿、变质呢。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62400-551226.html

上一篇:回应蒋老师的“马桶”问题
下一篇:镜子围脖:似是而非的问答
收藏 IP: 99.90.69.*| 热度|

3 张伟 蔣勁松 朱志敏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16: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