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人人关心的话题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qpzeng 写“正能量”博客,做“富营养”科普

博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经验谈—当“新点子”不被认可 精选

已有 7237 次阅读 2010-12-13 08:53 |个人分类:基金申请|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艾滋病, NSFC, 申请, 中标

 
我在2000年前曾涉足艾滋病研究,还写过一本书,中过一次标。尽管多年来未“亲征”、“血刃”艾滋病,但本单位的艾滋病研究从来就没有停止过,目前手头就有一项1800万的重大专项,也算人才济济!有感于艾滋病的凶顽及人类的束手无策,科学家们几乎穷尽了所有想得到的点子,但仍旧没有起色。我长期冥思苦想,但总是不得要领。忽然有一日突发灵感,想到一个“好点子”,自认为可以试试,于是也去NSFC凑凑热闹,但结果是“热脸贴上冷屁股”,这个点子不被评审专家看好,故而被迅即打入冷宫。现在我就在下面秀一秀评委意见,看看大家有何看法和观感。
【第一位评委评语】
课题拟研究有效清除原病毒或潜伏态HIV-1的治疗性方案,设计了组合多种手段抑制病毒复制和T细胞激活,从而达到清除病毒的效果。申请者利用大量文献说明了该方案的理论依据,且理论上如果一切能够如项目预期,将会有很好的应用意义。然而其对HIV以及T细胞的工作基础尚且缺乏,比如前期工作中并未讨论体外转染CD4+T细胞的效率是否能够达到Ex vivo的要求,导入小RNA并抑制LTR是否有成功先例(在该实验室)等等。而且申请人的研究背景也并非在病毒与免疫方面,不能为所提出的工作的可行性提供有力的支持。不建议资助。
点评:我目前的研究领域的确不在病毒与免疫方面,但评委可能不知道,我的第一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就是在生命科学部免疫学科中标的。我作为申请人不从事艾滋病研究,但我的研究组成员中有多人是长期从事艾滋病研究的。如果没有分子生物学的技术背景,光靠免疫学与病毒学方面的学者是无法开展此研究的。像艾滋病这样的“老大难”研究,在任何人都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即使有些冒险成分也值得一试。
【第二位评委评语】 
课题立论依据对国内外HIV研究现状分析面面俱到,缺乏对本课题科学问题的有效凝练,所提出的新设想缺乏实验依据和必要的预实验结果,课题组成员研究实力薄弱,预期研究目标难以实现,不同意资助。
点评:本项目的实验研究主要在于分子水平操作,这是我们的强项。在艾滋病领域,我们与国外学者合作建立的猴艾滋病模型及其病理、药理评价技术应该算国内一流,我们的研究团队参与的艾滋病研究工作早已发表在Nature Medicine上,不知道这些事实是否都表明我们的“研究实力薄弱”?至于预实验结果,不知DNA疫苗的成功构建、反义RNA成功表达、抗原基因克隆和特异抗体诱导等前期成果算不算?
【第三位评委评语】
抗HIV治疗中如何清除潜伏病毒是目前的研究热点,此选题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该研究拟通过LTR基因敲除抑制病毒复制、反义IL-7R RNA 阻断潜伏细胞增殖、Tat结合LTR诱导活化感染细胞自杀等“多保险“策略永久钝化潜伏病毒。具有一定创新性,但研究方面较多,重点不够突出。研究技术较好,相关基础具备,建议修改完善。同意资助。
点评:可惜!真理总是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只有一位评委同意资助已无济于事,这个“好点子”就这样悄无声息地被扼杀在“摇篮”中!
 
由此得出结论,评委认“点子”,更认“背景”!即使你曾经涉猎过的领域,如果现在“不在其位”,你还是“不谋其政”,也就是最好不要提出该领域的申请为妙!最明智的办法也许是现在做什么就申请什么,免得被评委断定为缺乏研究基础。
  
附:
项目名称:靶向静息CD4+T细胞永久钝化潜伏HIV-1的研究
摘要:
HAART只能降低HIV-1感染者的血液病毒载量,HAART配合病毒活化方案也无法清除潜伏病毒,因此有必要及时调整抗HIV-1感染及艾滋病治疗策略。HIV-1感染CD4+T细胞后转变成CD4+T记忆细胞或病毒基因组整合到静息CD4+T细胞染色体是病毒潜伏的必要条件,转录因子缺乏和病毒基因不能转录是病毒潜伏的根本原因。为了模拟HIV-1潜伏的细胞环境,我们拟利用RANTES/SDF-1和抗CD45RA/CD45RO抗体偶联基因药物,经Ex vivo导入HAART治疗的艾滋病猴体内,通过结合CCR5/CXCR4和CD45RA/CD45RO靶向导入静息CD4+T细胞。通过LTR基因敲除抑制病毒复制、反义IL-7R RNA 阻断潜伏感染细胞增殖、Tat结合LTR诱导活化感染细胞自杀等“多保险”策略,永久钝化潜伏病毒,减少病毒复制传播,甚至清除潜伏病毒库,以便为艾滋病患者提供新的HAART补充疗法。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81238-393026.html

上一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经验谈—失败反思角度
下一篇:带研究生要适度引导而不是包办代替
收藏 IP: .*| 热度|

14 武夷山 余世锋 刘进平 孙学军 朱志敏 毛培宏 丁甜 郭桅 陈辉 鲍海飞 许培扬 唐常杰 刘庆丰 xqhuang

发表评论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19: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