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研究生毕业后就业困难,尤以基础研究方向为甚。对此,有人认为是扩招过度,也有人认为是人才过剩,但我以为是研究生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惹的祸!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任何公司和企业都不情愿接受不能为自己解决燃眉之急的研究生!如果大学培养的研究生越来越多,而公司和企业接受的研究生越来越少,那么这种结构性供求矛盾只会越来越突出!
怎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上述供求矛盾呢?这使我想起了恢复高考前实行的推荐工农兵上大学的制度以及后来时兴过的研究生委托培养制度。我认为,如果将目前的推免制与单位需求挂钩,学校主要为单位培养研究生,应该能大大缓解研究生就业难的困局。换句话说,这种做法是从学校到企业的单向无计划输送转变为学校与企业双向协调后有计划培养。打个形象的比喻,这就好比男女找对象从“拉郎配”变成了“自由恋爱”。
第一种方式:本科生与需求单位接洽,并签订学成后回单位服务的合同,再由单位根据实际需求让该生报考或推免上指定方向的研究生。这种方式类似于定向培养,但这种定向是面向单位,而不是笼统地去西部或特定省市。对于这类定向生,单位无需为学生支付工资,不会造成单位的经济负担,可行性大。
第二种方式:由单位根据需求遴选在职人员报考或推免上指定方向的研究生。这相当于委托培养,委托生学习期间工资照发,学成后回单位服务。由于双方有法律约束,履行承诺的可能性高。
虽然高校早已实行定向、委托培养制度,但名额极少,基本上是个摆设。我主张在目前情况下,可以先让定向生、委托生与公费生、自费生并存,并逐步扩大定向生与委托生的招生规模,主动引导公费生和自费生向定向培养和委托培养过渡。
采取以上做法,有助于大学根据企业需求设置专业,也可以刹住本科生毕业后都考研的盲目跟风!看起来以上措施也许不是什么“猛药”,但如果它能最终左右高校的专业设置和研究生求学、就业取向,其作用就不容低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