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玉平—山风石韵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刘玉平 “学习、交流、思考、直言”将博杂进行到底

博文

[原创*杂谈]博大精深

已有 4390 次阅读 2008-6-21 17:42 |个人分类:时评闲论|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治学, 博大精深

[解释]形容思想和学识广博高深。
[出处]明•姜世昌《逸周书•序》:“迄今读书,若揭日月而行千载,其博大精深之旨,非晚世学者所及。” 

*  *  *  *  *  *

   “博大精深”这一治学笺言,相信对于绝大部分人都不陌生,每个人的理解也不尽相同。此处就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认识。不当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学界楷模钱学森先生,治学遍及自然科学很多门类,涉及园林艺术音乐,还有人体科学和特异功能。新世纪力学研讨会对钱先生治学思想的诠释,就非常值得借鉴[1]。“博”,就是要提倡跨学科的融会贯通,博采众家之长; “大”,就是要从原始性创新和国民经济的重大问题着手,发扬技术科学对工程科学的顶层指导优势; “精”,就是要在治学上精益求精,反对学术上的浮躁; “深”,就是要几十年如一日,不断加深自己的学术素养。

    科学是人类对客观自然和人类社会各种事物的运动、变化与发展及相互关系的规律,所形成的严谨而完整的认知体系和思维方式。科学精神的核心是开放性,科学性质的知识之所以产生也得益于这种开放性,这种开放性表现为不崇古,不霸道,因为不崇古,所以有了科学性质的知识,也因为不霸道,未来会产生新的不同于科学性质的知识,科学绝对不是人类认识的终结者[1]。

    “博大”是治学之本源,指的是知识结构的广度,蕴涵着“横向性”的理念。随人类社会的发展,为了适应社会分工的需要,对科学的知识体系、即不同学科的划分呈现出不断细化的趋势。这一方面促进了科学知识体系的完善,却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科学的发展。要形成具有原创性的重大成果,仅仅依靠单一的学科是很难实现的。这就要求学科之间破除藩篱、取长补短,实现全方位的互补互动和真正意义上的交叉渗透;要求科研工作者博览群书、兴趣广泛,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发现和培育切入点和生长点。

    “精深”是治学之旨向,指的是知识结构的深度,蕴涵着“纵向性”的理念。每个人的精力和学识毕竟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要聚焦于某一或某些领域,方能事半功倍、有所收获。如果博学却浅尝辄止,只不过是知之皮毛、失之偏颇。回顾科学的发展历史,没有“精耕细作”和“深情底理”,就没有许多重大科学问题上的突破,就没有科学知识体系的不断丰富和完善。这就要求摈弃急功近利的错误思想、空泛无物的虚假包装,发扬“十年磨一剑”的精神,脚踏实地、坚持不懈、精研深究。

    国家层面上一向倡导交叉渗透、系统集成,一向强调集中力量、重点突破[2~5]。但是,在现实中存在这样一些不好的苗头:条块分割、排斥异己;杂而不实、博而不精。这些苗头既有悖于科学精神,也违背了国家的有关政策,应该及时加以纠正。我们应当着眼于提高人的素质、促进民族复兴和推动人类进步这三个层面,立足本职、精益求精、海纳百川、融会贯通,促进某些重要领域方向科学理论的突破和应用技术的飞跃,促进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人文艺术等四大知识体系的互补互动和融会集成。

主要参考文献:

[1]赵冲:知识、学科与科学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8772

[2]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http://www.gov.cn/jrzg/2006-02/09/content_183787.htm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一五”发展规划
http://www.nsfc.gov.cn/nsfc/fzjh10-1-5/index.htm

[4]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一五”(2006—2010年)规划 http://www.npopss-cn.gov.cn/2006sj/20060705gh.htm

[5]全国艺术科学研究“十一五”(2006—2010)规划

www.npopss-cn.gov.cn/arts/2007sj/atrs2006-2010guihua.doc 

******古筝名曲“高山流水”( http://www.zzlant.com/img/gaoshan.mp3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691-29894.html

上一篇:[原创*随笔]开博半年
下一篇:[编贴]献给第17个全国土地日——地 球,我的母亲!
收藏 IP: .*|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9 11: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