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陈三茂

博文

紫罗兰、非洲紫罗兰、紫鸭跖草

已有 11871 次阅读 2008-4-27 12:39 |个人分类:你知道吗?

 
                        紫罗兰
 
紫罗兰属于十字花科、紫罗兰属的一种花卉,拉丁学名是Matthiola incana 。紫罗兰原产地中海沿岸。目前我国南部地区广泛栽培。 2年生或多年生草本花卉,一般在头年秋季播种,翌年春季开花,株高30-60厘米,全株被灰色星状柔,茎直立,基部稍木质化。叶面宽大,长椭圆形或倒披针形,先端圆钝。总状花序顶生和腋生,花梗粗壮,花有紫红、淡红、淡黄、白等颜色,单瓣花能结籽,重瓣花不结籽,果实为长角果圆柱形,种子有翅。花期3-5月,果熟期6-7月。
 
紫罗兰的园艺品种甚多,有单瓣和重瓣两种品系。重瓣品系观赏价值高;单瓣品系能结种,而重瓣品系不能。一般扁平种子播种生长的植株,通常可生产大量重瓣花;而饱满充实的种子,大多数产生单瓣花的植株。花色有粉红、深红、浅紫、深紫、纯白、淡黄、鲜黄、蓝紫等。在生产中一般使用白花、粉花和紫花等品种生产切花。主要栽培品种有白色的‘艾达’(Aida)、淡黄的‘卡门’(Carmen)、红色的‘弗朗西丝卡’(Francesca)、紫色的‘阿贝拉’(Arabella)和淡紫红的‘英卡纳’(Incana)等。依株高分有高、中、矮三类;依花期不同分有夏紫罗兰、秋紫罗兰及冬紫罗兰等品种;依栽培习性不同分一年生及二年生类型。
 
紫罗兰喜冷凉气候,冬季能耐-5℃低温,忌燥热;要求肥沃湿润及深厚之壤土;喜阳光充足,但也稍耐半阴;施肥不宜过多,否则对开花不利;光照和通风如果不充分,易受病虫危害。 繁殖主要是播种繁殖。
 
    非洲紫罗兰
 
非洲紫罗兰又名非洲堇,为苦苣苔科,拉丁学名是学名:Saintpaulia ionantha 原产于非洲东部热带的坦桑尼亚,现世界各地广泛栽培。 非洲紫罗兰属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全株有毛;叶基部簇生,稍肉质,叶片圆形或卵圆形,背面带紫色,有长柄。花1朵~6朵簇生在有长柄的聚伞花序上;花有短筒,花冠2唇,裂片不相等。
 
非洲紫罗兰性喜半阴、温暖湿润环境。生长适温20~22℃,适宜光照强度在10000~12000lx之间。夏季忌强光和高温,在栽培设施上喷洒遮荫剂或用遮阳网,遮去较强的光线,并喷水降温、增湿,但要注意良好通风。栽培过程中,应保持较高的空气湿度,适当浇水,勿令过湿,以免茎叶腐烂。水温与空气温度的差异应低于5℃,否则,叶面上会产生大量的黄色斑点。 若光照不足,就会开花少而色淡,甚至只长叶不开花;若光照过强又会造成叶片发黄、枯焦现象,可放在光线明亮又无直射阳光处养护。生长适温16℃至24℃,冬季不得低于10℃,栽培中要避免温度暴升暴跌,否则植株很容易死亡。夏季放在通风凉爽处养护,避免闷热潮湿的环境和烈日暴晒。平时浇水不宜过多,要等盆土稍干时再浇水,盆土积水往往是引起植株腐烂的主要原因。生长期每7天至10天施一次腐熟的稀薄液肥或复合化肥,肥料中氮肥含量不能太多,否则会叶片长得很繁茂而开花很少。家庭栽培非洲紫罗兰,一般还是扦插繁殖。堇类植物非常容易扦插,一片叶子插在细沙上就能插出一棵植株,成功率很高。
 
    紫鸭跖草
 
紫鸭跖草属于鸭跖草科,學名:Setcreasea Pallida 原产墨西哥 。许多老百姓常常把它称之为紫罗兰,这是不对的。紫鸭跖草植株高约20-30厘米,茎伸长半蔓性,匍匐地面生长。叶披针形,卷曲状,紫红色,质脆,被细绒毛,茎紫褐色,直立性,伸长后即倒伏地面。春夏季开花,花色桃红,日照充足则开花不辍,此类植物耐旱又耐湿。对于光照适应力强,在强光或荫蔽处均能生长,光照强烈时则叶色呈浓紫色,荫蔽处叶色转褐绿,其花叶俱美,为优良地被植物,也可盆栽作室内观叶植物。
 
栽培土质选择性不严,但以疏松保水力强的砂质土壤或腐殖质土最佳,排水需良好。全日照、半日照均理想,过度阴暗则叶色不良,庭园栽培可先行整地,松碎培养土后,直接将插穗斜插于土中,株距约15-20厘米。用有机肥料如豆饼、油粕,每2-3个月施用一次,N、P、K肥料每1-2个月少量施用一次。性耐旱,但若土壤常保湿润则生长较旺盛。性喜高温多湿,冬季要避强风吹袭。栽培多年后植株老化,早春应施行修剪或强剪,促使萌发新茎叶。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0168-23144.html

上一篇:“法国梧桐”与梧桐
下一篇:岁寒三友之竹(珍贵竹类欣赏)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7 02:4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