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两种基本的信息观

已有 7444 次阅读 2009-2-6 07:16 |个人分类:图书情报学研究|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两种基本的信息观

武夷山

(发表于《科学时报》200926日)

 

世界观、人生观很重要,信息观也很重要。

丹麦情报学家Birger  HjørlandJASIST(美国信息科学技术学会会刊)杂志2007年第10期发表文章,“Information: objective or subjective/situational?,评述了两种基本的信息观。

第一种视信息为客观的认识,它与观察者无关,与情境无关。持这类信息观的有ParkerDretskeStonierBates等。Bates的信息观隐含着这样的意思:任何差异都是信息。毛泽东说过,差异就是矛盾。按照上述这种信息观,信息与矛盾几乎可以等同。

第二种视信息为主观的/情境的认识。持这类观点的有BatesonYovitsSpang-HanssenBrierBucklandGoguen,还有Hjørland本人。这种信息观隐含着这样的意思:信息是造成差异的差异。

根据第二种信息观,对于处在某情境中的某人属于信息的东西,对于另一情境中的另一人则不一定是信息。举一个例子:一位艺术家对于大漠孤烟的美景(艺术信息)感叹不已,大发思古之幽情,而他身边的农民兄弟说:光秃秃的一片有什么好看的?还是我家果树好,结几个果子能卖钱!

信息与特定的具体情境相联系、与特定社群相联系,这一认识具有重要的后果。具体地说,这一认识导致信息的7“性”:

1、  情境性(situated)

2、  局域性(local),要根据特定的背景(context)来构造解释;

3、  涌现性(emergent,不能在个人的层次(个体心理学的认识层次)上认识信息,而

要在群体层次上看,因为信息是由于群体成员间的互作用而涌现出来的。

4、  权变性(contingent),信息之解释取决于现状,这也许又涉及对以往事件的当前解

释。例如,无论哪个国家,对于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解释与评价,不就在不断变化吗?

5、  体现性(embodied,信息总是与特定物理情境中的实体相联系的。比如说,储存信

息,总要有个磁盘吧。

6、  模糊性(vague,信息的本性是模糊的,将信息清晰化(elaborate)若是有作用的,

人们才会进行清晰化的尝试。

7、  开放性(open)。

仔细思考这两种信息观后,我产生了三点想法。

第一,   我觉得,这两种信息观,其实是“窄信息”与“宽信息”的差异。宽信息,

即第一种信息观,试图将所有形态的信息一网打尽:卫星云图所反映的气象信息、蜜蜂舞蹈所反映的蜜源信息、图书文献所蕴含的知识信息,等等。窄信息则主要局限于涉人信息。我个人比较认可窄信息的研究进路,一是因为宽信息无所不包,难以把握,二是因为,若信息专家也去研究蜜源信息,岂不就进入昆虫学家的研究范畴了?但是,关于宽信息的基础研究仍是十分可贵、十分必要的。

第二,   材料(或广义的物质)、能源与信息是人类文明的三大支柱。在科学技术的

发展进程中,人们第一步便是对物质的了解,反映在物理学、化学、冶金学等许多学科。第二步是对能量、能源的了解,反映在热力学、化学、电力技术等许多学科。正是由于能量的概念非常强大,深入人心,弗洛伊德受此启发,才提出了“力必多”的概念,力必多者,心理能量也。迄今为止,人们对信息的认识,相比较对于物质和能源的认识,还是相当弱的。

第三,   迄今为止,对这三方面的认识,主要是分别、独立进行的。爱因斯坦的质

能关系式建立了质量与能量的相互联系,是个孤例。质量与信息是什么关系?信息与能量是什么关系?还是一头雾水,更别说三者之间的联系了。信息技术尽管在突飞猛进地发展,但对于加深人们对三者之间联系的认识,似乎并无多大帮助。

    中医的“气”概念是个很神奇的东西,它既是物质(气在体内运行,可能发生“气滞”的情况,如交通堵塞),也是能量(如气功),又是信息(所以中医才可以通过望闻问切来诊病)。目前的自然科学,认为这样的概念不好,因为什么都搅在一块儿了。人们觉得,只有先还原、分解,才能获致真知。但事实表明,人们分别对物质、能量、信息了解得这么深了,并无助于了解其相互关系。因此,在新的时代、新的背景下重新开掘诸如“气”这样的“复合”概念,对于推进科学发展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57-213110.html

上一篇:重读李大钊“新旧思潮之激战”
下一篇:《诗经》中用时间表示空间的例子(外二则)
收藏 IP: .*| 热度|

9 邱嘉文 周可真 刘玉平 陈绥阳 曹聪 杨秀海 陈国文 邹晓辉 迟菲

发表评论 评论 (1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3 08: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