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重读李大钊“新旧思潮之激战”

已有 6483 次阅读 2009-2-5 07:33 |个人分类:鼓与呼|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重读李大钊“新旧思潮之激战”

武夷山

 

新旧思潮之激战(李大钊)

宇宙的进化,全仗新旧二种思潮,互相挽进,互相推演,仿佛象两个轮子运着一辆车一样;又象一个鸟仗着两翼,向天空飞翔一般。我确信这两种思潮,都是人群进化必要的,缺一不可。我确信这两种思潮,都应该知道须和他反对的一方面并存同进,不可妄想灭尽反对的势力,以求独自横行的道理。我确信万一有一方面若存这种妄想,断断乎不能如愿,徒得一个与人无伤、适以自败的结果。我又确信这二种思潮,一面要有容人并存的雅量,一面更要有自信独守的坚操。

  我们且看今日的日本,新的方面,有黎明会一班人士种种的结合,大张民主主义、社会主义的旗帜,大声疾呼,和那一切顽迷思想宣战。什么军阀、贵族,什么军国主义、资本主义、都是他们的仇敌,都在他们攻击之列。他们天天宣传,天天游说,这儿一个演说会,那儿一个讨论会,这里立一个杂志,那里创一所日刊。公共结合以外,他们还有自己本着他专究的学理、择选的问题,今天一个小册子,明天一个小册子,散布传播,飞如蝴蝶。他们虽然定了一个公同进行的方向,都向着黎明的曙光去走。可是各人取那条路,还是各人的自由,不必从同,且不能从同,不可从同。那反对一方面,也是堂堂鼓、正正旗来相对应。桐花会这一般人的思想虽旧,他们也知道本着自己所信的道理、思想,和新的对抗。就是那个浪人会的行动,在日本社会已为舆论所不直,他们对于新派的激战,也不过开一个演说会,请反对党的魁领莅会辩论而已。

  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我们中国,新的旧的,都是死气沉沉。偶有一二稍稍激昂的议论、稍稍新颖的道理,因为靡有旗鼓相当的对立,也是单调靡有精采,比人家那如火如荼的新潮、那风起潮涌的新人运动,尚不知相差几千万里。那些旧人见了,尚且鬼鬼祟祟的,想用道理以外的势力,来铲除这刚一萌动的新机。他们总不会堂皇正大的立在道理上来和新的对抗。在政治上相见,就想引政治以外的势力;在学术上相遇,就想引学术以外的势力。我尝追究这个原因,知道病全在惰性太深、奴性太深,总是不肯用自己的理性,维持自己的生存,总想用个巧法,走个捷径,靠他人的势力,摧除对面的存立,这种靠人不靠己,信力不信理的民族性,真正可耻!真正可羞!

  我正告那些顽旧鬼祟、抱着腐败思想的人:你们应该本着你们所信的道理,光明磊落的出来同这新派思想家辩驳、讨论。公众比一个人的聪明质量广、方面多,总可以判断出来谁是谁非。你们若是对于公众失败,那就当真要有个自觉才是。若是公众袒右你们,那个能够推到你们?你们若是不知道这个道理,总是隐在人家的背后,想抱着那位伟丈夫的大腿,拿强暴的势力压倒你们所反对的人,替你们出出气,或是作篇鬼话妄想的小说快快口,造段谣言宽宽心,那真是极无聊的举动。须知中国今日如果有真正觉醒的青年,断不怕你们那伟丈夫的摧残;你们的伟丈夫,也断不能摧残这些青年的精神。当年俄罗斯的暴虐政府,也不知用尽多少残忍的心性,杀戮多少青年的志士,那知道这些青年牺牲的血,都是培植革命自由花的肥料;那些暗沉沉的监狱,都是这些青年运动奔劳的休息所;那暴横政府的压制却为他们增加一层革命的新趣味。直到今日这样滔滔滚滚的新潮,一决不可复遏,不知道那些当年摧残青年、压制思想的伟丈夫那里去了。我很盼望我们中国真正的新思想家或旧思想家,对于这种事实,都有一种觉悟。

  (原载191939每周评论12号)

 

几点简单的感想:

一、               李大钊深明阴阳之道,因此说,“不可妄想灭尽反对的势力”。对立面没有了,自己也要完蛋。90年之后,我们有多少人明白李大钊所说的这个简单道理呢?

二、               李大钊批评旧势力“总不会堂皇正大的立在道理上来和新的对抗。在政治上相见,就想引政治以外的势力;在学术上相遇,就想引学术以外的势力”。总之,讲理讲不过你,我就灭了你。90年之后,有些人自恃代表了“新”思想,代表了进步,代表了改革开放,代表了未来,就用当年旧势力的那一套手法来对付自己的对立面,不亦可哀乎。

三、               “靡有旗鼓相当的对立”,就“单调靡有精采”。科学网在广开言路、鼓励辩论方面,在目前形势下,已经做得相当不错了,但是肯定还有网友认为科学网于此做得仍不够,还可以做得更好。“更好”,需要各方的努力。我们每一方,都不要把自己看成真理的化身,“要有自信独守的坚操”,也“要有容人并存的雅量”。与大家共勉。



博客感言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57-212962.html

上一篇:给研究生的忠告
下一篇:两种基本的信息观
收藏 IP: .*| 热度|

13 周可真 王铮 张志东 李小文 刘玉平 张檀琴 陈绥阳 曹聪 杨秀海 邹晓辉 迟菲 刘畅 yinglu

发表评论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4 03: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