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槃在涧-心外有物趣男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考槃在涧 坐在垃圾堆上仰望星空

博文

魏延治国 精选

已有 4186 次阅读 2008-3-17 15:42 |个人分类:新编四大名著

新编四大名著之三国演义之魏延治国

话说自刘备自不量力攻打东吴,被乳臭未干的书生杀得大败,在白帝城气不过吐血两升,两腿一蹬,留下孤儿大傻刘禅。诸葛亮把持了朝政。

如今的大将只剩下老赵云、小关兴和张苞,以及魏延。连廖化这个给关公提鞋的都做了先锋,与黄忠齐名的魏延却得不到重用,十分郁闷。

这一天上朝,魏延又跟诸葛亮呛起来了。

“你要是早听我话,派五千精兵出子午谷,长安早到手了!”

“你那五千精兵一定有去无回,我国目前人丁不旺,五千精兵百百送命,我心疼啊!”

“你怎么知道有去无回?你不过是丞相,决策都是你在做,要是我来做丞相,结果就不一样了!”

“我能够做丞相,是因为我的智慧比你高一点点!”

“哼,论智慧论武功,我都要比你高一点点,你只不过认识主公早十年罢了!”

“你无知!”

“你占着茅坑不拉屎!你看你天天的发言,都是大话、空话、套话,什么代表荆州帮的先进性,什么和谐大汉,和谐成都,都是先主留下来的精神财富,一点你自己的思想都没有,成都电视台还采访你,你一点都不活跃,你看赵子龙,还会拿着他的银枪摆Pose,你就拿着你那鬼扇子乱扇,弄得主持人老咳嗽。”

……

二人吵得不可开交,魏延说诸葛亮老婆丑,诸葛亮说魏延后脑勺有反骨;别看刘禅人傻,心可不傻。当下刘禅发话了,“二位爱卿,莫要争吵。丞相劳苦功高,不若先休息一段时间,钓钓鱼,打两圈卫生麻将,实在不行上网写写博客;魏卿时有高见,成天写博客觉得自己怀才不遇,英雄无用武之地,不若魏卿代理丞相一月,感受感受如何?”

诸葛亮本来权力欲极强,后来看刘禅不住使眼色,也不能当众驳了他的面子,又受不过魏延整天在博客里骂娘,搞得民间对魏延的呼声很高,人人都要推举魏延做成丞相,心想这样也好,看你能不能做这个丞相,于是就顺水推舟答应了。

魏延新官上任十分得意,第一件事当然就是要派五千精兵奇袭子午谷,当下廖化志愿领军前往,魏延同意了。新官上任三把火,魏延接着实施了大量的改革,把诸葛亮以前的政策全都推翻了。

然而,魏延的改革遇到了极大的阻力,尤其是以赵子龙为代表的既得利益派,意见很大,而例如关兴、张苞这样的新锐,也对魏延十分反感,只有极少数劳苦大众表示了支持。一开始,大家忍气吞声,后来就联合起来反对魏延,刘禅这个时候总是推托自己脑子不好使,不肯发表意见,魏延形单影孤,十分狼狈,苦等廖化传来捷报。

终于,廖化回来了!看见满脸憔悴,目光呆滞,形容枯槁的廖化,魏延的心顿时凉了半截!果然,廖化跪地哭诉道,“我带领五千精兵一路顺利,刚出子午谷,就听一阵锣鼓响,张郃带领一万人马拦住去路。张郃狞笑道,‘丞相早料到你们小样的会来,没想到诸葛亮这么笨,竟然真的派人来。’我赶忙退回原路,谁知谷口早就被王双带领一万人堵住要收过路费,我死战得以逃脱,但五千弟兄全都被王双当过路费收去了。”

魏延顿时呆了……

早就看不惯魏延的一众文武乘机弹劾魏延,诸葛亮这时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替魏延解围道,“这其实是我和魏延合演的双簧,廖化兵出子午谷不过是幌子,乘廖化吸引了司马懿的注意,我早派张翼和王平从斜谷夺取了天水、街亭,司马懿现在正捶胸顿足,后悔莫已呢!”

魏延当然不笨,就坡下驴道,“哈哈,现在丞相的位置应该还给丞相了。”众人虽然心里狐疑,但前面传来了捷报,证明了诸葛亮的话,也就没事了。只是廖化稀里糊涂差点做了替死鬼,十分不满。

魏延得诸葛亮解围,心里十分感激,这天登门道谢。

“多谢丞相解围!”

“哪里哪里,其实这两个月我天天混在‘成都民间思想论坛’里,看别人写的博客,自己也写博客,明白了很多事情。派王平他们去也是从民间得到的灵感。”

“啊,愿闻其详。”

“民间因为和当局没有直接的利害关系,总是能够发现问题以及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是十分可贵的,但这种可贵与智力和知识无关,纯粹是所处的位置带来的。”

“有道理,我天天在博客里骂赵云和关兴,其实他们也不是吃素的,武功都好得很。”

“但当局认为民间不如自己站得高,看得远,这恐怕也不尽然。”

“对对对,有的人总认为自己官大就高人一等,其实也就是所处的位置不同而已。”

“但当官有当官的难处,你也做过丞相了,愿意分享一下吗?”

“首先我发现,以前在民间,没有决策权,但是有发言权,很多话可以随心所欲的说;当了丞相后,有了决策权呢,却反而没有话语权了。”

“为什么呢?”

“在民间的时候,人家觉得你是老百姓,不会去抠你观点中的一字一句,偶尔有点闪光点,人家马上就觉得你有见地;做了丞相,人家自然而然认为,你坐到这么高的位置,必须要用非凡的见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有的言行都被大家拿着放大镜看,说错一句话批评者如潮;更要提防的是,那些时刻想坐到丞相位置的人,会抓住你观点中的任何漏洞,利用‘巴蜀日报’、‘大汉观察’、‘汉中月刊’等媒体进行大肆挞伐,稍不留神就闹个灰头土脸,哪里敢乱说乱写?久而久之,连乱想也不敢了。但当了官,得说话呀,就只好说些空话、大话、套话,因为这些话谁也挑不出毛病来。”

“有道理,继续说。”

“我推行改革,结果发现,凡是有道理的改革,必然会触及一大批人的利益而最后推行不下去。”

“这又是为什么呢?”

魏延拿了一个阔口的瓶子,装满了水。再把瓶子里的水倒入另一个长身窄口的瓶子,也装满了。魏延再找来几个棉花球,统统倒进阔口的瓶子,晃了晃,挺好;魏延再想把球们倒进窄口的瓶子,却倒不进去了:球在瓶口卡住了。

魏延反问诸葛亮:“为什么两个瓶子都能装水呢?”

“因为水没有形状,瓶子是什么形状,就是什么形状。”

“那为什么一个瓶子能装球,另一个瓶子不能装球呢?”

“因为球有形状,只有那种瓶子才能装得下这样的球。”

“凡人就像一个个球一样,他们都有自己的形状。如果我们发现一个制度能够稳定的存在很久,那我们只能说,这个制度可能不是最好的,但他是最符合目前的主流人群的。可能有的人因为形状和这个制度不合适,所以被排解在这个制度之外,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啊。”

“那为什么不去改变球的形状呢?”

“那些球一旦制造出来,他们的形状就已经固定了,要想让他们改变形状,还不如把他们统统赶到民间写博客。”

“那么干吗不让民间写博客的人来做官呢?”

“那些在民间写博客的人,要么是能力不够,要么是志不在此;即便让他们去坐那些位置,也会如坐针毡,如履薄冰,苦不堪言啊。人毕竟都不是水,大瓶装大球,小瓶装小球;爱乱想乱说的就让他们在民间;爱决策爱管人的就让他们去做官,各得其所,大家都很高兴啊。而民间的人一旦做上那些位置,他们要推行自己的见解,就必须要有人支持,有人执行,于是他们不得不去跟其他人达成妥协,你向我妥协,我向他妥协,他向你妥协,妥协来妥协去,最后形成的体制和现在也差不了多少啊。其实谁在那个位置并不重要,谁在那个位置都可以做得很好,谁在那个位置都很难做得更好。重要的不是什么人坐那些个位置,而是有什么样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啊。”

“那什么时候可以改革呢?”

“当你愿意看民间的博客,当民间的人不是要么把你视为神明,要么把你视为猪头的时候,就可以改革了。”

“为什么呢?

“当民间的人把你视为神明的时候,他们认为别人是猪头;当民间的人把你视为猪头的时候,他们需要另一个神明。这两种态度反映的是同一种人与人的关系。只要这种关系还存在,就不能大动干戈的改革。”

“明白了,他们现在有这些想法,就是那个大球,只能装在阔口瓶里;等他们想法改变了,就成了小球了,就可以装进小口瓶里了。”

“那民间写博客又有什么用呢?”

“比如我吧,做丞相的第一周十分得意,为所欲为。幸亏民间骂声一片,在舆论的压力下很多措施没有推行。现在看来,这些措施都是有利有弊,然而在民间不接受的情况下勉强推行,只会让大家阳奉阴违,最后流于形式,还不如不推行呢!所以民间的批评不见得能告诉你该做什么,却或多或少的可以告诉你不要做什么。一项得到大多数人赞同的决议未见得能推行好;一项得不到大多数人赞同的决议则肯定推行不好。”

“那为什么现在我们的很多决议推行不好呢?”

“不是这些决议有多不好,而是因为决策者不看民间的博客啊!”

 

后来魏延专心博客,也依旧骂诸葛亮,不过骂得就有分寸多了;诸葛亮百忙之中总要上“成都民间思想论坛”看一看,以‘东方不亮诸葛亮’为笔名参与讨论,避免了很多决策误区,得到了百姓和文物百官的爱戴,也摘掉了“不审时则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的大帽子。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638-18533.html

上一篇:秦汉英雄传说-6
下一篇:琴心箫胆-古琴文化-总纲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1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17: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