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明庆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oumingqing 何苦来哉?心不忍耳!

博文

专家能理解尺长测算吗:以石磨盘棒为例

已有 1017 次阅读 2024-6-23 13:50 |个人分类:尺度|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倘若器物制作使用尺件,则以合适的尺长量测恰当的部位所得规整,即控制部位的长度数据具有公因子“寸长”。相关测算至今未能得到文史领域的采信。近日讨论清华简真伪而说到楚国的尺度,有专家指控笔者“精心挑选符合自己预期的数字,然后以各种歪理排除或无视不利的证据”,又说“你能找出西周青铜器必须是整尺整寸的铭文规定吗,不然都是扯蛋”,等等。笔者所说“铁锅以口径尺寸为标志”乃是生活常识,专家竟然不能理解呢。

河南新郑裴李岗七千年前使用尺长15.8~15.9 cm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5648-1414983.html

八千年前的骨笛:河南贾湖遗址已用夏尺15.8 cm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5648-1415051.html

先民是否也喜欢“三六九”?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5648-1415331.html

 河南舞阳贾湖文化、新郑裴李岗文化距今八千年上下,出土器物适用尺长 15.8~15.9 cm。此前博文所说过于繁琐,重新论述如下。

1  河南新郑裴李岗1978年出土的石磨盘棒 (chnmuseum.cn) 藏国家博物馆,以尺长15.9 cm 测算,盘长63.5 cm四尺欠1 mm,宽28 cm一尺七寸半过1.7 mm、 高7.3 cm四寸半过1.4 mm;棒长47.8 cm三尺过1 mm、直径4.8 cm三寸过0.3 mm

屏幕截图 2023-12-22 083127.png

屏幕截图 2023-12-22 083047.png

盘和棒的长度整尺过、欠1 mm,数据可能有0.5 mm的误差,故而实际尺寸的偏差最大可能达到±1.5 mm,即有3 mm 的变动范围。倘若没有尺寸设计而巧合的几率是(3/159)^2 < 1/2500,棒直径三寸过0.3 mm,偏差最大 0.8 mm巧合的几率1/10。这就是说,随意制作的石磨盘棒,平均而言25000 套才能有如此一套呢,且不说宽度和高度的尺寸。国家博物馆网页有石铲 (chnmuseum.cn)一件,长30.3 cm一尺九寸过0.9 mm;未搜到其他河南地域新石器时代的石器。 

2  河南舞阳贾湖遗址已进行多次发掘。简报[1]仅介绍石磨盘棒一套,

屏幕截图 2024-06-23 111152.png

棒长 44.6 cm二尺八寸过0.8 mm,棒最大径约5 cm 想来考虑磨损而向上圆整,设计值4.8 cm 三寸。盘长宽数据精度不明;不过,长62 cm 三尺九欠0.1 mm 想来也是精确到 mm,只是没有写为62.0 cm,而宽度29 cm 一尺八寸过3.8 mm,所过源于制作偏差还是测量精度,不能知道。总而言之,盘长和棒长已表明器物有尺寸设计。

[1]  杨玉璋, 张居中, 蓝万里, 程至杰, 袁增箭, 朱振甫 执笔.

   河南舞阳县贾湖遗址2013年发掘简报. 考古,2017(12): 3-20+125

[2]  冯沂 执笔. 河南舞阳贾湖新石器时代遗址第二至六次发掘简报.文物, 1989(1):1-14+47+97-100  

“舞阳贾湖遗址的试掘. 华夏考古, 1988(2)” 未见石磨盘棒介绍,其后五次发掘简报[2]仅介绍石磨盘棒一套

屏幕截图 2024-06-23 111757.png

原始数据精度不明(附注1);不过,盘长52.5 cm 三尺三寸过0.3 mm,宽 22~27 cm,一尺四寸欠2.6 mm至一尺七寸欠0.3 mm棒长28.5 cm 一尺八寸欠1.2 mm,没有直径的数据

3   上述三套石磨盘棒和一件石铲计7个长度数据,以尺长15.9 cm 计算,整寸偏差-1.2 ~ 1.0 mm,考虑到测量数据的精度,最大范围可达3.2 mm 即二分倘若随意画7条直线,如此结果出现的几率大致为1 / 5^7,约万分之一,巧合不易。

即使其他发掘简报有3套石磨盘棒的6个长度没有尺寸——当然并非如此(附注2),那么13 个长度中 7个为整寸偏差一分之内,没有尺寸设计而巧合的几率也仅为 C(13, 7)*[ 4^(13–7)]/5^13=0.58%。前面已说,国家博物馆所藏石磨盘、棒,长度皆为整尺±1 mm,更有棒径三寸过0.3 mm,倘若随意制作,平均而言25000 套才能有如此一套。

器物的选取和测量与笔者无关。当然,尺寸不甚规整的石器很多,随意制作而没有尺寸的石器也是很多,但不能否定“八千年前河南舞阳、新郑一带曾使用尺长15.9 cm”。“器物精美方能尺寸严谨”乃是常识,并不需要、也不可能找到“石器整尺整寸的文字规定”。

尺件长度稍有差异也属正常,如部分贾湖、裴李岗的器物适用尺长15.8 cm,相差1 mm。笔者称该尺度为夏尺,沿用于浙江河姆渡和良渚、河南新砦和二里头、湖北盘龙城、江西大洋洲、陕西汉中等地,距今三千年前的商周之际太湖流域仍有使用。

又及,长15.78 cm和15.8 cm牙尺分存国家博物馆和上海博物馆,出土于殷墟,想来是虏获的夏朝尺件,因为商朝器物适用尺长19.7 cm。与此相类,众多楚国墓穴、葬器以及出土的青铜器、漆木器适用周尺21.5 cm,而荆门左冢墓出土“有楚文字的木尺长23.3 cm”,可以做多种解释,并不能成为楚国使用秦尺23.1 cm的“铁证”。

周尺21.5 cm 完全没有疑问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5648-1438886.html

4  黄河右岸、淮河右岸、长江右岸使用夏尺15.8 cm五千年,将来会成为历史记录的 

附注1:简报[1]介绍 “整齐堆放”的8件骨棒,直径想来是随料,而纵向有 “0.25/0.25/1.5/5”四段设计即七寸(15.8*0.7=11.06 cm),只是长约11 cm不能精确地测算先民手中的尺长,真是可惜——八千年前先人磨制的石器,尺寸偏差可以在1 mm 呢。如此器物的长度总该测量至0.1 mm,至少也得0.5 mm——游标卡尺可以测量至0.02 mm,而后给出八件骨棒的长度范围。简报说“ 长 约11 cm”总是欠妥啊。孔径约2 厘米想来是 2 mm 之误,设计值为一分。

屏幕截图 2023-12-25 093640.png

附注2:新郑稍北的密县莪沟北岗出土石磨盘棒9套。以尺长15.9 cm测算,盘最短47 cm,尺寸不整;最长78 cm四尺九寸过0.9 mm,宽2.7~42.6 cm而有印刷错误,却可猜测长度可能精确到mm 即78.0 cm,而宽42.6 cm为二尺七寸欠3.3 mm。特别介绍的M61:5,盘长62 cm 三尺九寸欠0.1 mm磨棒长有四个数据35、51、38 和35.4 cm,后者尺寸不整其余二尺二寸过0.2 mm,三尺二寸过1.2 mm,二尺四寸欠1.6 mm。

总计介绍七个长度,五个尺寸规整;只是数据精度不明,有些可惜。不过,参照盘宽,或许部分长度精确到 mm。

屏幕截图 2024-06-25 055316.png

屏幕截图 2024-06-24 224743.png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5648-1439370.html

上一篇:周尺21.5 cm 完全没有疑问
下一篇:八千年前石磨的尺寸严谨与社会的等级森严
收藏 IP: 202.102.253.*| 热度|

26 陆仲绩 许培扬 檀成龙 刘进平 朱晓刚 杨卫东 刘炜 孙南屏 宁利中 孙颉 汪运山 崔锦华 周忠浩 王成玉 杨正瓴 杨学祥 李学宽 郑永军 钟炳 郭战胜 高宏 张忆文 代恒伟 杜占池 马丽丹 刘跃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8 08: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