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下午到图书馆借到《中原文化大典•聚落》,期望增进对先民生活的了解。晚上随意的翻看,突然觉得先民或许也喜欢 “三六九”。
1 新郑裴李岗的窑址(P49),直径约0.96 米,深0.52 米,设计值是六尺(94.8 cm) 和三尺三寸(52.14 cm);火道长约0.8 米,宽0.5米,深约0.6 米,数据精度不明,设计值 长 五尺(79.0 cm) 、宽三尺(47.4 cm) 的可能性较大,而深或许 不是三尺八寸(60.04 cm) 而是三尺九寸(61.62 cm)。我觉得,陶窑非常重要,先民一定会精心设计、建筑。土体变形当然会有的,能够分析埋藏环境,利用土力学的知识还原古人设计,那就好啦。
2 此前说过,
(1) 青海大通长宁的两座房址,F13 似完整,居室东西长6.16、南北宽4.56米,数据精确到厘米,39尺(616.2 cm) 和 29尺(458.2 cm),想来不是巧合。至于怎么不是 40尺和30尺,笔者难以解释,只是相信距今4000年前的青海地域使用夏尺15.8 cm。
(2) 河南密县莪沟北岗的石磨盘M34:9 形制最大,宽27~42.6、最厚3.8、通高8 cm,即宽一尺七寸过1.4 mm~二尺七寸欠0.6 mm、最厚二寸半欠1.5 mm、通高五寸过1.0 mm;长78 cm精度不明,或许设计值四尺九寸(77.42 cm)。又,磨盘M61:5 长62 cm三尺九寸(61.62 cm)。曾见过另一件石磨盘也是长62 cm,当然都是裴李岗文化,距今总有七千年。
(3) 藏中国国家博物馆的裴李岗石器以尺长15.9 cm 测算,石磨盘长63.5 cm四尺,磨棒长47.8 cm 三尺、直径4.8 cm 三寸;石铲长30.3 cm 一尺九寸,偏差均小于1.0 mm。时间跨度千年而尺长相差 1.0 mm,不必在意。
3 说先民喜欢“三六九”,当然无法给出“铁证”,但考古总该 “以古尺量古物”,方能理解古人所思所为。出土八千年前骨笛的贾湖遗址现在正在进行第九次发掘,专家倘若回望第八次发掘的八支骨棒(右侧网格略上移),总该相信先民已用夏尺15.8 cm (或偏大至15.9 cm)。
附录:《中原文化大典•聚落》介绍密县莪沟北岗的裴李岗时代器物,适用夏尺15.8 cm;博文“ 河南新郑裴李岗七千年前使用尺长15.8~15.9 cm ”未介绍的器物如下,部分数据精度不明,尺寸偏差只能作为参考。笔者与器物的选择、数据的测量无关,只是进行简单计算。
(1) 石磨盘介绍一件, M61:5 长62、宽22~33、高6.6 cm(P64)
三尺九寸过3.8 mm,一尺四寸欠1.2 mm~二尺一寸欠1.8 mm,高四寸过2.8 mm
(2) 石磨棒介绍一件, M61:4,长38 cm、最大直径5.6 cm
二尺四寸过0.8 mm,三寸半过0.7 mm
(3) 有肩石铲介绍一件,M43:3 磨制较精,长15.8、宽7 cm, 一尺整、四寸半欠1.1 mm
(4) 陶器 介绍多件,仅三件有形体参数(P65)但皆未见图片。
深腹罐 M17:14口径11.5 cm 不整、高11.7 cm 七寸半欠1.5 mm;
深腹罐 M34:3,口径15.8、高25.2 cm,一尺整、一尺六寸欠0.8 mm;
鼎 H34:1 口径18、残高7 cm,似无测算价值。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19: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